思想家伏尔泰怎样评价孔子(刘立夫伏尔泰)

伏尔泰:自孔子之后,普天之下有谁提出过更好的行为准则

孔子思想在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十八世纪的法国,上自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的普遍重视中国文化,争相谈论,形成中国热,对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巨大。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于欧洲来说简直是宝贵,儒家的人本哲学、重农轻商、德治一体,尤为启蒙思想家所倾倒。

百科全书派的领袖霍尔巴哈称:“欧洲非学中国不可。”他反对欧洲野蛮的君主制度,提出孔子的道德理想应成为政府施政的目标。推崇孔子最甚者,莫过于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精读了儒家各种经典的译本,倾慕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连续五千年不中断的历史,感叹说:

“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这真是大不幸”。

思想家伏尔泰怎样评价孔子(刘立夫伏尔泰)(1)

伏尔泰从中国历史中发现了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孔子哲学思想的巨大威力,主张应该全面学习中国。他认为,孔子思想绝非空洞的教条,而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孔子那一整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道德规范指导着全社会,使得中国两千多年来基本上国泰民安。即便长城无法阻止异族越过长城,但当他们入主中原后,仍然不得不选择孔子既定的这一套学说来管理国家。

伏尔泰对《论语》中“子不语怪力乱神”敬服不已,认为孔子避谈鬼神专注道德,比耶教高明得多,因为耶教只禁人行恶,而孔子劝人行善。

“孔子常说仁义,若使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界上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

思想家伏尔泰怎样评价孔子(刘立夫伏尔泰)(2)

中国之所以具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和崇高的道德理想,与两千年来深受儒家熏陶密不可分。伏尔泰还曾以元曲《赵氏孤儿》为蓝本,写成《中国孤儿》剧本,剧中表现了暴力折服于道义,野蛮败北于智慧。希望法国人从剧中领会中国人的道德生活。他在《哲学词典》中的“哲学家”词条中,列举了孔子的七句格言,感叹道,西方人应该感到羞愧,竟然要到东方找一位智者:

“自他之后,普天之下有谁提出过更好的行为准则?”

这种准则使得普遍的理性抑制了人们的欲望,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法则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伏尔泰把孔子的画像挂在自己的礼拜堂里,朝夕礼拜,敬仰不已。

思想家伏尔泰怎样评价孔子(刘立夫伏尔泰)(3)

法国重农学派鼻祖魁奈,在研究了孔子经济思想后,深感此一思想之伟大。儒家学派一开始就重农轻商,保护了个体小农经济。魁奈以此受启发,认为只有农业才是国家财富的泉源,提出:

“农人穷困,则国家穷困;国家穷困,则国王穷困。”

此与孔子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如出一辙。由于他的提倡,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于1756年仿照中国举行了亲耕籍田的仪式,这在法国历史上罕见。据其弟子说,魁奈名著《经济学图表》完全继承于孔子。除此之外,魁奈对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也有研究,对孔子的选贤任能主张赞赏有加:

思想家伏尔泰怎样评价孔子(刘立夫伏尔泰)(4)

“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

他盛赞中国的科举制度,它能够使“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借以抨击法国当时的封建制度和卖官鬻爵恶习。魁奈对孔子思想的研究与推崇使他获得了“欧洲孔夫子”的称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