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不能买的车(为什么不要给亲友推荐买什么车)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车聚网,关注我们。

更真实、更独立、更开放 丨 autoju

引言 | 现在,亲友们咨询我对某车的看法时,我的导购建议是:“你们开心就好啦!”

从我还在西北认车标时起,亲戚朋友就喜欢向我咨询一些买车的问题,诸如:10万买什么车呢?你觉得XX车怎么样呀?等等。

通过知识储备助人为乐是一件会上瘾的事——这不像张小明周末帮孤寡老人王大爷挑满水缸那样耗费体力和时间,你只需要调用大脑内部存储,通过语言表达将其具象化,就能收到口头赞誉或物质报酬。再者说,具备这项能力的人,往往受人敬仰。这身份像古代的谋士,只有国士无双,才能受君王礼遇有加。“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是前果后因的逻辑。

25万不能买的车(为什么不要给亲友推荐买什么车)(1)

所以,遇到导购求助,我总是欣然接受!

最近一次找我导购的是我的堂姐,她预算落地10万左右,平时都是姐夫开,公公身高180cm,所以想要车大一点(喜欢“大一点”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完全没必要拿公公的身高当借口)。对品牌没有特殊要求。

帮人导购这件体现专业水准的事,我总是给予高度重视,何况对象还是我的堂姐,这直接关系到我在族里的口碑。我在族里是个有辈分的人,出门就有一票重孙跟着喊我太奶奶。作为一个长辈,一定要树立饱览群书、博采众长的形象。所以,即便是早已脱离了认车标的行列,我还是要求助外援。

综合数据及外援建议,我列了一个EXCEL表格给我堂姐。要知道近半年来我的季报月报都是口头表述,连txt文档都很少打开,由此可见我的重视程度。

25万不能买的车(为什么不要给亲友推荐买什么车)(2)

堂姐接了表格过去第一个5天,她打电话说,有一个开了很多年车的老师傅说,桑塔纳最好,皮实耐用!我推断老师傅一定还在为“富康、捷达、桑塔纳”的老三样一去不复返唱挽歌。

我对堂姐进行了谆谆教诲——相比之下桑塔纳配置低、动力总成表现平平,关于你们首肯的可靠,大众已频频遭遇破产。所以,它并不是这个价位区间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堂姐接到表格过去第二个5天,她又打电话说,我们后来又看了英朗和ix25,但你姐夫觉得英朗减震有问题。“减震”这个词,我上次接触是在写雅马哈时,对比台湾竞技版减震和川南减震的舒适性,上上次是读汽车构造与原理时……对姐夫使用这种高冷系词汇好生佩服了几秒,我否定了关于减震有问题的结论,补充说英朗的悬挂系统很成熟,在断轴剧情密集上演的时期它出镜率都很低。但超出了预算!而ix25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同样它也超出了预算。

堂姐接到表格过去第三个5天,她打电话说,我们买了朗行,优惠完9.6万,明天提车!

剧情神反转在电影中是跌宕起伏的神来之笔,能让一部电影的豆瓣评分从6.0升到9.0,但在生活中容易引起事故,这逻辑关系让我想起一首悲伤的印度情歌——《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同时想起的,还有一些像墨菲定律一样无法破解的买车怪现状。

115万内多逃不开大众的蛊

如此辜负我的,并不只有我的姐姐。2013年预算13万买了的宝来的,2014年预算10万买了捷达的……而这些车型都不在我的推荐范围之内。大众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我身边,轻而易举给我带来了波及脏腑的伤害。

25万不能买的车(为什么不要给亲友推荐买什么车)(3)

最初不推荐大众,无关爱恨,仅仅是因为我对大众这个品牌没有态度,它像芸芸众生中与我没有交集的那些陌生人,没有倾国的姿色和无双的才辩引起我的关注,在同级竞品中并无优势,就理所应当地不在推荐行列。

而如今不推荐大众,源自于一种油然而生的逆反心理。大众像降头一样统治着一些我的朋友们,他们挣脱不了荒唐而神秘的控制,却轻易忽略作为朋友的诚恳建议。我以为,这个结果最终体现的结论是,他们因为不信任我导致在情感上背叛了我——而大众予以迎敌并取胜的,并不是产品本身出类拔萃。

那些请我导购而最终买了大众的人,我与他们都绝交了。但对于堂姐,绝交这条路显然走不通,她的儿子还要管我叫姨妈,我该如何化解这种怨气?(请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给点建设性意见,谢谢

2求之木桃,得之琼瑶

例如我的姐姐,最初预算为落地10万,所以我推荐的裸车价格优惠后都在8.5万以内,而后来他们又先后看了英朗、ix25、朗行这些入门版车型裸车价优惠后在10万边缘的车。

25万不能买的车(为什么不要给亲友推荐买什么车)(4)

这并不是个例,我还有个正准备买车的朋友,从年初就不间断向我咨询,这种状态保持长达一年之久,他的预算也从12万涨到了16万,问题从最初的“福克斯和英朗哪个动力更好”,到如今的“408和C4L谁更年轻化”。鉴于之前导购的惨痛教训,我已经不怎么给他提供建议,只以“你喜欢就好”作为标准对答话术。

我还见过很多人试驾完宝马X5 3.0T买了保时捷卡宴3.0T;预算10万全款提车,后来10万只是首付……

控制购买欲与追求更好的本心,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一样,是社会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败家不是某种人的标签,是所有人的通病。何况,买车并不像买衣服,一个审美正常的人站在镜子前照一照就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关于买车,很多人没有明确的需求和对产品的精确认知,面对任何维度差均越来越小的市场,看低买高像车聚网的天蝎座一样普遍。

3你心里的硬币只有一面

读到这里很多人拿不准这究竟是谁家的软文,或者只是为了黑大众?这主要归结于车聚对沃尔沃深沉的爱给读者带来了面积可观的心理阴影。

25万不能买的车(为什么不要给亲友推荐买什么车)(5)

实际上我要推荐一本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解忧杂货店》。抛开时间像空间一样重叠的小说色彩,书中的解忧杂货店之所以解忧不过是浪矢爷爷给的建议恰好肯定了当事人内心深处的决定,即便出现误差,他们也会按潜意识的指引理解爷爷的信件,为自己的观点佐证。

事实上,在硬币落地的前一秒,我们心里已经有了结果!

面对抉择时,每个人未知的潜意识里都有个既定的选项,建议只是个没有强制性的参考,与决定相左时,人们往往会跟随自己的决定。毕竟拥有主动决策权就像操控生杀大权一样,是一种很爽的体验。

车聚小结:

所谓导购,并不需要过多干预结果,而是给予建议。从不同维度分析每款车的优劣势,再让当事人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做最终判定。当然,有人忍受不了平庸选择高跟鞋,有人力求舒适选择平底鞋,而我始终只是个看客。

要报仇的,评论区交给你们,车聚君全数通过并手动点赞。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