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副参谋长(担任总参谋长职务)

继黄永胜之后,我国的两位总参谋长叶剑英元帅和邓小平都是兼职担任的。

1975年邓小平兼任总参谋长到1977年恢复兼任的这段时间里,前后共有8位副总参谋长。这8位副总参谋长分别是谁呢?

第一位是杨勇上将,湖南浏阳人。

历任副参谋长(担任总参谋长职务)(1)

解放战争时期,杨勇上将他表现出色,是刘邓大军中的一员猛将。先后当过纵队司令员和兵团司令员。当时邓小平和杨勇所在纵队经常一起行军,志趣相投的两人成为了好友。

陈赓大将军是刘邓大军的3位兵团司令员中第一个成为副总参谋长的。

建国后杨勇先后在北京军区和新疆军区任司令员一职,直到1959年才开始担任副总参谋长,然后1977年和时任总参谋长的邓小平组成工作搭档,再度担任副总参谋长。

任职期间,杨勇尽职尽责地做好分内工作。1980年,总参谋长职位由杨得志接手,兢兢业业的杨勇同志继续担任副总参谋长一职,直到1983年因病去世。

第二位是彭绍辉上将,湖南湘潭人。

作战期间,他也曾任职纵队司令员和军长,是彭德怀第一野战军的得力主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彭绍辉作为副司令员和参谋长,负责配合主管西北军区的彭德怀司令员的日常工作。

彭绍辉只有一只胳膊,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工作。 他前后两次担任副总参谋长,分别是1954年和1960年。

1954年,粟裕任职总参谋长一位时,彭绍辉、许世友和韩先楚几人同时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协助处理工作。

1960年,彭绍辉又一次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这一干就是18年,一直到1978年,彭绍辉少将在任职期间因病去世,享年72岁。

第三位是张才千中将,湖北麻城人。

历任副参谋长(担任总参谋长职务)(2)

作为8位副总参谋长中唯一一位出身红四军的将领,张才千的军事才能自不必多说。新中国成立后,他任职南京军区总参谋长一职,许世友很是重用他。

后来一度被任命为军区副司令员,其能力可见一斑。

1971年,张才千来到北京任职副总参谋长。非常时期他挑起重担,尽全力保证总参谋长可以正常推进各项工作。

1980年,张才千赶赴武汉任军区司令员。1994年离开了这个他为之奋斗的世界,享年83岁。

第四位是李达上将,陕西眉县人。

历任副参谋长(担任总参谋长职务)(3)

李达曾经效力于国民党,是在宁都起义之后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刘伯承和邓小平都非常器重他,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出任西南军区政委一职,李达则被任命为同一军区的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58年,李达也批判了。直到1972年才得以正名,重新参加工作。李达具有丰富的参谋工作经验,因此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

1933年,李达逝世,享年88岁。

第五位,王尚荣中将,湖北石首人。

历任副参谋长(担任总参谋长职务)(4)

出生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是八路军最早的一批团长。新中国成立后,王尚荣中将被安排进入中央军委,先后担任副部长和代部长。

1974年到1985年期间,王尚荣同时担任副总参谋长和作战部部长两个职位。

2000年逝世,享年85岁。

第六位,伍修权,湖北武汉人。

历任副参谋长(担任总参谋长职务)(5)

建国后他进入外交部,任职外交部副部长。1975年,被任命为副总参,围绕外交展开工作。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在8位副总参谋长中,他是唯一一位没有参与授衔的高级将领。

伍修权去过苏联留学,还曾经是李德的翻译。1935年,他参加遵义会议,并在会议上态度坚定地支持毛主席的路线。

作战期间不仅担任过红三军团的副参谋长,也当过东北军区参谋长,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不少心血。

1997年,也就是邓小平逝世的同一年,伍修权逝世,享年90岁。

第七位,王铮中将,江苏武进人。

历任副参谋长(担任总参谋长职务)(6)

作为一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高材生,他是江苏省军校最高的开国将军。

在中央苏区的一次围剿行动中,王铮所在军队战败,他在慎重考虑后自愿加入红军。

他的出现,为红军的无线电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行军作战,电台作为联络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王铮拥有丰富的无线电知识,弥补了红军在这一领域的不足。甚至因为出色的工作,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1977年,王铮出任副总参谋长。1978年逝世,享年69岁。

最后一位是迟浩田,山东招远人。

历任副参谋长(担任总参谋长职务)(7)

他是华东战场上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战斗英雄。作为8位副总参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转正的副总参,他是邓小平精心挑选培养的重点人才。

他在总参谋部一待就是十年,中间还曾经出任济南军区政委。

羽翼丰满后,1987年,迟浩田终于接替杨得志,成为了总参谋长。后来任职国防部长、军委副主席,那是后话。如今作为8位副总参中唯一健在的一位,他已经九十多岁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