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男人眼中的戴花 宋朝男子怎么这么

“男子簪花”话宋朝

不管是“朵花款”,还是“花冠款”,

不管是清秀低调,

还是洛可可式的奢华浮夸,

“簪花”似乎一直是女性的专宠。

非也!这“花”,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

也曾被男子不径摘走!

这个时期,就是宋朝!

宋朝男人眼中的戴花 宋朝男子怎么这么(1)

货郎图 (宋)苏汉臣

从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到宋画《花石仕女》《宋仁宗皇后像》,都是以女性为佩花主体。然而,到了宋朝,男子们也有了佩画的一幕。

宋朝男人眼中的戴花 宋朝男子怎么这么(2)

短命二郎阮小五 戴敦邦

所谓“男子簪花”指的是男子用时令鲜花或金银制、绸制、绢制假花插于发髻、鬓角或冠上(《宋史·舆服志》载,“幞头簪花,谓之簪戴”)以作为装饰或礼仪程序的一种风俗。据考,所簪之花有茱萸、木槿花、蔷薇、梅花、杏花、棠梨、茉莉、牡丹、菊花等样式。

这些,显然与我们现代人的审美背道而驰。

那么为什么宋代的男子会簪花呢?

这可以从五个方面说起。

1宫廷礼制的需要

“万数簪花满御街,圣人先自景灵回。

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见红云冉冉来”

宋代男子簪花,是宋明理学下中央集权的产物。我们知道朱熹所提倡的理学,是要“克己复礼”,强调宫廷“礼制”,对于上层阶级,簪花成为了一种日常礼节

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就有明确说明。“宋代遇喜庆大典、佳节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骑从卫士无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样和使用材料均有记载,区别明确。图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证。”

何况宋代的皇帝又是出了名的好赏花、簪花,赐花,“花痴”多多。并且自真宗后“御宴簪花”盛行,廷赐花礼仪正式嵌入政治体制,可谓空前绝后。不仅如此,宋朝对“赐花、簪花、谢花”礼仪和花品种、颜色、数量、对应官级,都有着严格的等级控制,决不能乱簪花。尊卑有序,违者纠举。

2簪花也是一种时尚

这种簪花称为“雅集簪花”。相传有一个“四相簪花的故事”,讲的就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且簪了同样一朵富贵吉祥花的四位主人公——韩琦、王珪、王安石、陈升之在后来的三十年中先后高坐相位。

宋朝男人眼中的戴花 宋朝男子怎么这么(3)

四相簪花图 (明)仇英

所以此后的官宦聚会,簪花成为一种凑兴,一种附庸风雅的时尚。以借簪花,为自己的宦官生涯讨一个好彩头。

宋朝男人眼中的戴花 宋朝男子怎么这么(4)

簪花图 (清)钱慧安

3喝酒的时候也簪花!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宋黄庭坚词《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记年时、多少诗朋酒伴,逢花醉、簪花舞。”

(宋陈著词《水龙吟·好花天也多悭》)

在宋代,文人一起聚会除了喝酒还干嘛呢? 答:跳舞、簪花。

自古,我国就有“饮酒簪花”的习俗。宋时之如前朝,有过之无不及。宋人吴淑的传奇小说《江淮异人录(上卷)·李梦符》里就描写了一位死于“花酒”的奇人,貌如璧人,出口成诗,好四时插花。

“梦符于狱中献诗十余首,其略曰:‘插花饮酒无妨事,樵唱渔歌不碍时。’钟竟不之罪。”可见此习俗极具普遍性。

4良辰佳节簪花

“簪花”在民间礼服中亦称“礼花”,有曰或与今日“胸花”有关联。民间所好,素有寿庆簪花、嫁娶簪花、节日簪花之俗。

所以无论男女老幼,在头上簪花,是礼节的一种象征。也是民间良辰佳节、做寿、娶嫁的习俗。男子在结婚时就要簪花,不过佩戴的准确说是“象生花”。

象生花即假花,亦称彩花,多以罗、帛、绢等制成。演变到今日,会在胸前佩画。并且民间过节,人们会簪四季花且“以应时序”。

宋朝男人眼中的戴花 宋朝男子怎么这么(5)

大傩图 (宋)佚名

5簪花绝非男人的专属

“宝津南殿,宴坐近天颜,金杯酒,君王劝。

头上宫花颤。”(宋陈济翁词《蓦山溪》)

上面提到的宫花”即“及第花”——杏花,源自新科进士宴前先行“探花”之举。簪花不仅受文人墨客喜爱,还广泛应用于各个阶层。进士会簪花,优伶也会簪花。

宋朝男人眼中的戴花 宋朝男子怎么这么(6)

北宋挟茵褥男侍石刻

而从业于乐工、歌舞、杂剧等的优伶多以男子为主,所以会让人误认为“宋朝男子怎么不爱美人,爱簪花呀?

所以,“簪花幞头”是为流行之演艺行头。典型考证可见:山东温县西关三街砖雕、河南偃师酒流沟砖雕、山西稷山马村的宋金墓群砖雕以及河北宣化的辽张匡正墓壁画。

宋朝男人眼中的戴花 宋朝男子怎么这么(7)

河北宣化辽张匡正墓壁画

宋朝男人眼中的戴花 宋朝男子怎么这么(8)

河北宣化辽张匡正墓壁画中的胡人门吏

簪花之普遍,甚至涵盖了死囚、狱卒。《宋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的是孝媳被诬杀婆,行刑之时她托刽子手将头上的簪花插于石缝,立誓若花活即证清白。

当然也有插纸花的,《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戴宗大限,狱卒为其“绾个鹅梨角儿,各插一朵红绫子纸花”。行刑前“插红花”多有向凶人表达道贺,贺其解脱的意思。可见簪花普遍应用于了宋朝的各个角落。

宋朝男人眼中的戴花 宋朝男子怎么这么(9)

春社醉归图局部 (南宋) 李唐

宋朝男人眼中的戴花 宋朝男子怎么这么(10)

货郎图局部 (宋)苏汉臣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可见,作为一种普遍的民俗,宋代对“簪花”的特殊感情真是自上而下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除了国难、忌辰,再没有什么能阻拦他们“簪花”的。

如此看来,宋代“男子簪花”蔚然成风,

是历史长河中别有韵味的一个造型亮点。

翘首回望,宋朝值得我们去圈红点赞的,

去深拜的,的确太多太多。


寻找高品质生活,尽在书画艺贰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