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见首不见尾孔子见南子(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

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麟麒送子。”按麟麒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麒者。

神龙见首不见尾孔子见南子(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1)

中国神话传说中,麒麟为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纬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见载于晋王嘉《拾遗记》。

神龙见首不见尾孔子见南子(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2)

在孔子的故乡曲阜,有一条阙里街,孔子的故居就在这街上。父亲孔纥与母亲颜徵仅孔孟皮一个男孩,但患有足疾,不能担当祀事。夫妇俩觉得太遗憾,就一起在尼山祈祷,盼望再有个儿子。一天夜里,忽有一头麒麟踱进阙里。麒麟举止优雅,不慌不忙地从嘴里吐出一方帛,上面还写着文字:“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徵在贤明”。第二天,麒麟不见了, “孔纥”家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通行的《麒麟送子》图,实际上是中国民间祈 麟送子风俗的写照,方式是由不育妇女扶着载有小孩的纸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里转一圈。亦有学阙里人样,系彩于麟角的。还有据此传说绘成的《麒麟.吐.书》图,多用于文庙、学宫装饰,意思为祥瑞降临、圣贤诞生。

神龙见首不见尾孔子见南子(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3)

麒麟作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雄性为麒,雌性为麟,合称为麒麟。据说麒麟形状像马,长着龙头、牛尾,浑身还有像鱼一样的鳞片。它口能喷火、吼声如雷,性情却十分温和,从不伤及人畜,甚至连花草也不随便践踏。因此人们称它为“仁兽”,成为了吉祥的象征。

神龙见首不见尾孔子见南子(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4)

在古时候,山东曲阜有一条阙里街,街上有一户孔姓人家。家里的男主人叫做孔纥,女主人叫做颜徵。孔纥花甲之年时,生有很多女儿,但儿子却只有孔孟皮一个,孔孟皮天生有残疾,不能担当家业。夫妻对此十分忧虑,便常常到附近的尼山上去祈祷,希望上天能再赐给他们一个儿子。

也许是孔纥和颜徵的诚意感动了上天,不久之后,颜徵真的怀孕了。一天夜里,一只麒麟踏着祥云,来到了阙里,它浑身的鳞片金光闪闪,异常雄壮。麒麟举止优雅的走到孔 纥 家附近,不慌不忙的从嘴里吐出一块方帛来,上书“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徵在贤明。”

神龙见首不见尾孔子见南子(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5)

第二天麒麟便消失了,而从孔纥家中却传出了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一个小男孩降生了。四邻们便都说,这是麒麟送来的孩子。那块方帛上所写的字,便暗示着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会具有帝王一样的德行,但却不居帝王之位,所以称之为“素王”,是一位难得的大贤之士。

孔纥听了非常高兴,觉得这个孩子是自己和妻子常去尼山祈祷,感动了上天才得到的,便给孩子取名为“孔丘”,字仲尼(老二为仲)。

这个孩子长大以后,果然大贤大德,被尊称为“素王”、“万世之师表”,为无数读书人所敬仰,后世更是将其尊称为孔夫子、孔圣人。而麒麟送子的传说,也由此流传开来。另外,传说中关于“麒麟之死”也与孔子有关。

神龙见首不见尾孔子见南子(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6)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 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神龙见首不见尾孔子见南子(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7)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