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文化名笔(路-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lù
注音:ㄌㄩˋ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足
简体部首:足
路的部首笔画:7
总笔画:13
笔 顺:竖折横竖横竖横撇折捺竖折横
五笔86:KHTK
五笔98:KHTK
UniCode:U 8DEF
四角号码:67164
仓颉:RMHER
GBK编码:C2B7
规范汉字编号:2918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
方面,地区:外路货。各路人马。
种类:一路货色。
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车:筚路。乘路。
姓。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
黄帝生子玄嚣,玄嚣生子帝喾,为高辛氏。帝喾有子挚,挚生子玄元,在唐尧为部落首领时,玄元因功封为路中侯,建路国,历经虞舜时期和夏王朝一直为侯爵,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氏,称路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于姜姓,出自为炎帝的后代支子的封地潞地,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氏纂》记载:黄帝为首领时,封炎帝支子于潞地(今山西长治潞城),隗姓,子爵,建潞国。西周至春秋时期,潞国被称为赤狄潞氏。到了春秋时期,有潞国君主潞子婴儿。周定王姬瑜十三年(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晋景公发大军北上。晋军到潞国之后,在曲梁(今潞城北部)与丰舒控制的潞国军队激战一场,彻底击败潞军,杀了丰舒。然后,晋景公顺手牵羊灭了潞国,把潞子婴儿带回晋国。从此,潞国被划入晋国版图,成为强晋的一部分。
潞国被灭后,潞子婴儿的后代子孙合其他赤狄潞氏族人以原封地名称为姓氏,称潞氏,后去掉“氵”偏旁简笔为路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妘姓,出自黄帝的后裔陆终的后裔的封地路,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据史籍《困学纪闻》记载:黄帝之子昌意生颛顼,颛顼之子老童生吴回,吴回之子即陆终。
陆终有六子,其第四子求言(郐子),受封于路邑(今北京通州),后裔子孙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路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路县,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氏急就篇》记载:路,原为水名,作潞。汉朝初期置路县(今北京通州),东汉朝时期改为潞县,该县有许多人以潞命氏,称潞姓,后为路氏,世代相传至今。
后来的西汉朝时期的著名临淮太守路温舒,上奏了闻名天下的《尚德缓刑书》,他就是该支路氏族人。
源流五
出自隗姓,炎帝之裔。黄帝封炎帝之裔于路,即春秋时赤狄潞子(今山西省潞城一带),国人称潞氏,后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疑与姜姓同源)。潞又写作路,也称路氏。
源流六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没潞真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代北鲜卑族拓拔部有没路真氏、亦称没潞真氏、没鹿真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改汉字单姓为路氏、鹿氏。
源流七
出自南宋皇室。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围汴京,高宗赵构逃亡在外遇金兵,问其姓氏,高宗装哑指路为姓,后裔便分赵、路两姓。
源流八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路正、巾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路正,亦称合路、合方,主管天下交通之事,包括筑路、维护、设置驿站、路理(道路哨卡)等,隶属于夏官府司管辖,相当于今天的交通部部长。据典籍《周礼·夏官·合方氏》中记载:“路正,掌达天下之道路。”巾车,官职类同于路正,不过,只负责掌管君王所行的道路,即王路,“殊异乎公路”。王路有五:玉路、门路、寝路、车路、鼓路。
在路正、合路、合方、巾车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路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得姓始祖
玄元。黄帝子名玄嚣,玄嚣生子帝喾,即高辛氏。帝喾有子挚,挚生子玄元,在唐尧时为部落首领,后玄元因功被封为路中侯,历经虞舜时期和夏朝,一直为侯爵,其子孙以国为氏,称路姓。并尊玄元为路姓的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路氏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二位,人口约一百零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5%左右。
路氏源起十分庞杂,在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路氏族人已经十分抢眼,如有巨鹿东里人(今河北平乡)人路温舒、渔阳人(今北京密云)路人、蜀郡人(今四川成都)路建、陈留人(今河南开封)路粹、太原人(今山西太原)路佛……等等。可见在此际路氏族人已分布于今河北、北京、河南、山西等北方大地,并且已有路氏落籍四川。
魏、晋、南北朝时期,路氏族人繁衍得依旧兴盛,尤其在今河南省境,路氏就出现了五个郡望:即襄城郡、陈留郡、河南郡、内黄县、颍川郡。表明在今河南之襄城、开封、洛阳、内黄、禹县一带路氏族人枝繁叶茂,风光显赫。除此之外,路氏人在今河北大名、宁夏固原、陕西西安一带也形成大的聚落,并且人丁兴旺,一直延续到隋唐两朝。尤可一提的是繁衍在今河北大名的路氏族人,在此际竟现于史,名人不断,此际剧烈的社会动荡,也导致数量众多的路氏人取道南下江南,并且在今浙江金华一带形成路氏东阳郡望。
隋、唐时期,路氏族人依旧兴盛,并且以阳平等路氏郡望为中心扩展至今山东境内,如唐朝宰相路岩为魏州冠氏人(今山东冠县),其家族在当地颇具盛名,世代显贵,而且人口繁衍兴盛,后路岩因故被贬岭外,其子避地湖南,住永州祁阳,当为路氏族人入湖南之始。
宋朝时期,路振由永州祁阳徙居潭州湘潭(今湖南湘潭)。
明朝初期,山西路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天津等地。
至清朝时期,路氏族人由于仕宦、谋生、避灾等原因散居全国各地。
例如,商丘市宁陵县路氏一族,先祖在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至今宁陵县,繁延至今历六百多年二十六世,现族众分居在商丘市的宁陵、睢县、柘城、民权、夏邑、虞城六个县梁园、睢阳二区、周口市的开发区、淮阳县、郸城县、太康县,开封的杞县等地。2000年春重修族谱,在谱族众一万六千余人。
如今,路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这四省之路氏约占全国路氏人口的70%左右。
六、家谱文献
安邑河东路氏七修族谱,(清)路有年等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山东济阳路家寨路氏族谱,(清)路德麟作序,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西运城安邑郇城路氏族谱,(清)路生财、路有年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贵州毕节路氏长房族谱,(清)路朝霖、路朝联同编,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苏宜兴路氏六修宗谱十六卷,(清)路文龄始修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民国)路恩耀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傅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山东淄博路氏族谱十六卷,(民国)路振玉等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铅印本十六册。
山东淄博般阳路氏重修族谱十四卷,(民国)路程海重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
路氏六修宗谱十六卷,(民国)路思耀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傅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距念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已均先后建都于内黄毫城,约百余年,称相土或故殷城,早于安阳殷墟;是春秋时期伟大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南北朝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和唐代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秦二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童年时代居住读书的地方。汉朝时期,其地置内黄县。曹魏时期,称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故有内黄、外黄之称。黄河南岸有外黄和小黄,黄河以北称内黄。1999年,内黄县辖四个镇、十三个乡。到2000年,内黄县辖六个镇、十一个乡。
阳平郡:汉朝置郡。治所在元城(今河北大名)。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
襄城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时期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初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时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时期的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为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国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元朝时期曾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东魏时期迁治颍阴(后为长社,今河南许昌)。隋、唐两朝为许州颍川郡。
堂号
阳平堂:以望立堂。
内黄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襄城堂:以望立堂。
安定堂:以望立堂。
东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八、字辈排行
山东济阳路氏字辈:“国春恩延法传振继玉芳德希连逢广学建庆繁祥田(亭)相忠恩轩宝佩逢官年”。
山东磁窑路氏字辈:“一本克敦,则笃箕庆;修德福之基,为善家兴长”。
河北沧县路氏字辈:“上天宝玉洪永炳增”。
山东德州平原县路氏字辈:“洪长殿兴学开”
河南商丘宁陵县路氏字辈:"忠孝延先业。诗书裕后昆,贻谋传统绪,绳武广......"
河南商丘市梁园区叶庄村路氏字辈:"腾化守文克景永善昌章。修德立业从先祖,格治成政起厚仁。“”
河南林县路氏字辈:周廷明玉五,永德长聚保(自明朝从山西壶关迁来后11世至20世)1至10世以后补充。
河北南宫路氏字辈:“文计宗兴广尅明朝遵昌”。
河南驻马店阳城路氏字辈:“登玄良,叔庆堂。依本立,万年长”。
河南淅川县路氏字辈:“德培守常生”。
河南濮阳濮城路氏字辈:逢传世,尚纯梁,立申明,永学昌.....
四川平武县坝子乡路家沟路氏字辈:“万世通元正,青平乐安康”
四川通江县、万源市路氏字辈:长房——钟凤昌毓行,安正光华国。续议:定达英维远,永世承为先,泽义志继园,修原尚梓宽;二房——友纯先荣履,登程芳绍泽。续议:俊裔执御印,进举圣伟民,理纲著君道,通途满翰林;三房——孔学儒芝崇,登程芳绍泽。续议:显清杨名德,贤才续新章,顺天仁有和,科弟跃朝堂。
河北馆陶县路氏辈分:得东行化(单)允万名恒(文、保)(林、昆)(春、梦、安)(俊、瑞、洪)(丙、风)振新长富广献忠朝恩孝臣。
九、姓氏名人
路雄,阳平人,北魏大将。因从军征伐立下大功,官至伏波将军,奉车都尉。
路隋,阳平人,唐代大臣。举明经第。历迁左补阙、侍讲学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文宗时,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监修国史。后出任镇海军节度使。有《平淮西记》。
路岩,魏州冠氏人,唐代大臣。进士出身,历迁屯田员外郎、翰林学士,以兵部郎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位八年,累进左仆射。后与韦保衡交恶,被流放儋州,并赐死。
路皋,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宋代画家。善画骆驼,醉后数笔,颇具生意,时称河东三绝之一,兼长画鬼神。
路彬,晋阳(今山西省太原)人,南宋官吏。任广西提刑时,明察秋毫,杜绝冤狱,后又为民请命,减去部分过于沉重的赋税。官至刑部侍郎。
路振,永州祁阳(今属湖南省),宋代大臣、学者。五岁通《孝经》、《论语》。后进士及第,曾任太常博士。文辞为名家所称道,著有《九国志》。
路迎(1483-1562) 字宾旸,山东汶上人,明代大臣。正德三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历知襄阳、松江、淮安三府,治称第一。累官至兵部尚书。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旋迁入郎中。后转任襄阳、松江、淮安知府等。路迎处事沉稳,平易近人。与人交结首先施以仁爱。即使对下级官吏,亦严慈并施,以慈为本。以兵部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他深入实际,甚至跟士兵结交,一举查清了用改名换姓、虚报兵员等手段冒领钱粮的大案。之后,擢升副都御史、山西巡抚。回朝后,任兵部左、右侍郎。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兵部尚书。因上疏告老乞休,违背皇帝意旨,被免职。路迎一生虽多武职,却善诗文,与同代大儒王阳明有文字之交。所咏佳作,后被镌刻于汶上城内“独乐园”壁间。民国初年,独乐园拆除,仅部分诗文流传民间。路迎卒年80岁,皇帝颁谕以祭,葬于城南路家林。
路亨,太平府当涂(今属安徽省)人,明代官吏。曾任安溪知县,居官清廉,尤重视学校。路如瀛:山西陵川人,明代官吏。崇祯时任临清同知。后清兵攻破临清城,被乱兵所杀。
路温舒,巨鹿东里人,西汉文士。少年牧羊,稍长成为狱中小吏,学律令,转为县狱史。后习《春秋》,学识渐博,举孝廉,为山邑丞。后升廷尉奏曹掾,宣帝即位后,他上书反对酷刑,主张尚德缓刑,官至临淮太守,治有异迹,卒于官。其文以《尚德缓刑书》较著名。
路博德,西河平州人,西汉将领。以右北平太守从霍去病征伐匈奴有功,汉武帝封其为邳离侯。后又征伐南越立下大功。太初元年,因儿子犯大逆不道罪,被革去爵位,降为强弩都尉。
路淑媛,南朝宋丹阳建康(今江苏省南京)人,以色貌入选宋文帝后宫。生刘骏(孝武帝),拜淑媛。孝武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因明帝幼失生母,被其抚养长大,明帝即位后,尊其为崇宪太后。
路嗣恭,京兆三原(今属陕西省)人,唐代大臣。任神乌令时,唐玄宗认为其治绩为天下最,可嗣汉时鲁恭,故赐现名,历迁渭南令、朔方节度留后、检校刑部尚书、江西观察使,以善于治理财赋著称。后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
路敬淳,唐朝临清人。少有志学,足不履门。居亲丧,倚庐不出者三年。后举为进士,迁崇贤馆学士。奉诏编辑庆邮仪典,又著《姓略》、《衣冠系录)等书。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后有撰次者皆本之路氏。
路友于,名汝悌,字友于。山东诸城人。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后因病归国,嗣任北京《益世报》编辑。民国十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后被张作霖逮捕遇害,享年32岁。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