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朱厚熜怎么读(明朝皇帝朱厚熜)

如果给你换一个爹妈,你愿意吗?当皇帝和爹妈只能选择一个时,你又会如何选择?

他是明朝最会玩政治的皇帝,也是最爱修仙的皇帝。让我们走进朱厚熜的一生。

朱厚熜出生于湖广安陆的兴王府,他的父亲朱祐杬是明宪宗的第四子,朱厚熜是朱祐杬的次子。

朱厚熜幼时就聪敏过人,他父亲教他读诗几次后就能准确背诵。稍大以后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古籍,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不仅如此,他父亲还让他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很小的时候便熟悉了各种礼仪和规范。

明武宗驾崩后,没来得及留下子嗣。杨廷和援引“兄终弟及”的原则,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迎立兴献王世子朱厚熜,为大明朝的新皇帝。

大明王朝朱厚熜怎么读(明朝皇帝朱厚熜)(1)

朱厚熜

突如其来的惊喜直接把15岁的朱厚熜吓傻了,他带着小伙伴陆炳,开开心心地来到了北京当皇帝。然而刚到北京城外,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迎驾的官员请朱厚熜从东安门进宫,先住在文华殿,然后选定黄道吉日登基,这让朱厚熜非常不高兴。

因为这是给皇太子登基准备的,朱厚熜可不傻,他自己是来当皇帝的,又不是要来给谁当儿子的。

朱厚熜坚决要从大明门进宫,两方僵持不下,陷入僵局。

最后还是张太后出面让群臣在郊外劝进,然后迎接朱厚熜从大明门进宫登基,这回朱厚熜才老老实实地走完了登基的流程。

在向张太后扣头行礼之后,改年号为嘉靖。

首辅杨廷和总算松了口气,但是他还不知道的是,这位由外藩入继大统的少年天子,可比朱厚照难对付得多。

朱厚熜的宝座还没坐热乎,礼部尚书毛澄就上了一份奏章,毛澄让皇帝认孝宗为父皇,而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在宗法上,就只能当朱厚熜的叔叔了。

此外,朱厚熜的母亲蒋氏还在世,若是认了孝宗为父皇,也就得认婶婶张太后为母后,自己的生母就只能叫叔母了。

看起来皇位和父母似乎只能二选一了。

但朱厚熜不是三岁小孩,不做选择,他想全都要。

朱厚熜面临的对手是饱读圣贤书的文官集团,要是讲起宗法伦理,只有15岁的朱厚熜根本说不过他们。

这时候有一个还在礼部当实习生的进士上书说,杨廷和毛澄他们的要求是无理取闹,朱厚熜的皇位是合理合法的,不需要认别人当爹。

这个进士叫张璁,考了八次科举才考中进士。47岁的张璁,见皇帝不愿听从文官们的意见,就上书支持皇帝,而且给皇帝提供认亲爹当爹的理论依据。

大明王朝朱厚熜怎么读(明朝皇帝朱厚熜)(2)

张璁

朱厚熜非常高兴,自己终于有帮手了。

而杨廷和却不以为然,把张璁打发去了南京,张璁垂头丧气地去了南京以后,却找到了另一个帮手桂萼,之后王阳明的弟子方献夫等人也加入其中,纷纷上书支持皇帝认亲爹为父皇,双方引经据典,争持不下。

而首辅杨廷和却敏锐地意识到一个事实,皇帝毕竟是皇帝,无论文官如何吵嚷,朱厚熜大可以充耳不闻。

就算这些人全部撂摊子不干,朱厚熜也能迅速补充上去,反正天下读书人并不是都关心皇帝认谁当爹。

杨廷和急流勇退,致仕归乡,而他的儿子杨慎不知天高地厚,年轻气盛,带着一群文官去左顺门,准备拦截刚回北京的张璁和桂萼。

然后张璁没有经左顺门进宫,桂萼倒是走左顺门,但他一看到杨慎带着几十个人在左顺门那里转悠,当即拔腿就跑,杨慎的计划落空。

但是杨慎并没有放弃,在一次朝会后,他鼓动大家在左顺门闹腾,这里还包括七八个正部级高官。

大明王朝朱厚熜怎么读(明朝皇帝朱厚熜)(3)

明朝官员

朱厚熜被这架势吓傻了,随后又无比愤怒,他心想,我堂堂一个皇帝,启容你们放肆!于是他出动了锦衣卫前去镇压,这些官员看见皇帝要动真格的,吓得连忙跑路,保命要紧。

而枪打出头鸟,带头的杨慎就倒了霉,不仅被揍了一顿,还被流放到偏远的云南。

历时三年的大礼仪之争,以嘉靖的顺利宣告结束。表面上看是明世宗为其父母正名,是一场"继统"与"继嗣"的礼 仪形式之争,但实则还蕴含着明世宗从中筛选官员的心思。

内阁首辅“张璁”,便是明世宗最终选择的那个幸运儿,因为在这场“大礼仪之争”的过程中,“张璁”一直都站在明世宗的这边,完全按照着明世宗的想法在做事。

张璁,桂萼等功臣也顺理成章地入阁辅政,推出了一系列的革新措施,包括完善科举和教育制度,裁撤冗官冗员,缩减宗室外戚特权,取消各地镇守太监,以及解决哈密危机,保证了西北的稳定。

随着张璁的失宠,夏言的被害,严嵩登上了首辅之位,政治风气开始败坏。

1542年,夏言被严嵩排挤,失去了朱厚熜的信任,随后被革职,严嵩入阁辅政,进入明朝最高权利中心。

不久,宫女杨金英等人在深夜行刺朱厚熜,差点将朱厚熜勒死,史称壬寅宫变。

这次宫女弑君失败了,幸得未死,朱厚熜移居西苑,设醺炼丹,迷信道士邪说,养生修道,二十余年不回大内,法纪逐渐松弛。

另在宫内外兴建大量宫殿庙宇,加重百姓的负担,使得国家财政危机愈益深重。

六年后,夏言受到了严嵩的诬陷,被朱厚熜下令当众处斩,这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斩首的首辅。

夏言死后,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

1550年,蒙古俺答汗南下劫掠明朝,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下。

上一个打到北京城下的,还是一百年前的瓦剌也先,当时北京还有于谦指挥,打退了也先。

这一次俺答汗在北京城外劫掠了八天,最后得到明朝答应通贡的要求后才扬长而去。

大明朝颜面扫地,严嵩作为内阁首辅,也负有不小的责任。

然而严嵩却把兵部尚书推出去当了替罪羊,杨继盛不满于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祸乱朝政,结党营私,愤然上书弹劾严嵩十条大罪,

结果杨继盛遭到了严嵩父子的残忍迫害,在狱中受尽酷刑而不屈服,最后被当众处斩。自此以后,严嵩父子气焰更加嚣张。

但是,随着倭寇被戚继光打得抱头鼠窜,不敢再犯以后,朱厚熜对严嵩父子也厌烦起来。

再加上严世蕃要为母守孝,暂时离开官场,已经八十多岁的严嵩也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时候次辅徐阶也抓住皇帝的心理,找来道士蓝道行为朱厚熜占卜,蓝道士平生最恨奸臣严嵩,借助这个机会向明世宗传达了“奸臣如严嵩,忠臣如徐阶”的字样,最终使权臣严嵩落马。

1562年,严嵩被勒令退休。三年后,严世蕃被处斩,严嵩被剥夺所有家产,靠着在墓地捡贡品度过余生。

然而严嵩父子倒台,并没有让明朝的社会矛盾缓和多少。皇帝依然炼丹修仙,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百姓生活也日益艰难。

这时,海瑞的一封奏章,戳破了朱厚熜的美梦。他在治安书中列举了朱厚熜如何荒废朝政,导致各种弊政朝生。进而又写了一句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话。嘉靖者,言家家净而无余财可用也!

海瑞骂皇帝那一年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春天,朱厚熜是这一年冬天死掉的。朱厚熜老了,当时徐阶也起了重要作用。嘉靖本来要杀海瑞的,徐阶说:海瑞是想当比干,皇帝想成全他一个忠臣的名声吗?嘉靖皇帝说:“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就把海瑞关在监狱里10个月没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