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学心理学(我们该怎样学习心理学)

心理学“三无论”——我们该怎样学习心理学?

1.无理可讲的心理学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自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迄今还不到140年。短短百余年间,心理学的发展如白驹过隙,经历了“把人看作动物”的精神分析学派、“把人看作机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把人看作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等阶段,正在步入“把人看作世界”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派阶段。

《左传》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正是由于心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才导致了众多心理学流派的百家争鸣乃至硝烟四起,而每个学派均宣称自己找到了真理——同一个求助者的问题,精神分析学派会认为是幼年心理创伤和本我欲求得不到满足所致,行为主义学派却认为是奖惩不当或学习训练不够造成的,认知学派则强调是认知功能失调引起的,而人本主义学派则认为是自我实现之潜能受阻使然……

具体到心理咨询的方法论上,就更是让人感到无所适从——被精神分析流派视为“制胜宝典”的深挖创伤、情绪宣泄,不仅被认知行为学派所禁用,更是被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视为心理咨询之“大忌”……

在自然科学领域屡试不爽的从个性入手找出共性、再用于指导个性的研究方法,用在心理学研究上,却显得不再灵验。通常我们所追崇的理性和逻辑性,在活生生的人面前则经常束手无策。心理现象的非理智、非逻辑和不可复制的特性,注定了我们不能像学习自然科学那样去学习和运用心理学,更注定了心理咨询工作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因为我们不可能像修理一部机器那样去修理一个人——自然科学总结出的公式、定理,用于解决物质世界的问题,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可用于解决人的问题,就经常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和茫然。

这也正是很多求助者面对心理咨询师经常发出的无奈感慨: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我就是做不到……”

“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无法摆脱烦恼……”

“我也知道丈夫辛苦了一天,我应该对他多些疼爱和包容,可每次见他一进门就窝进沙发,还把脚翘在茶几上,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善心者师心不师圣。”学习心理学最好的老师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心。“千江有水千江月。”卡尔·罗杰斯说:“最个人的其实也是最普遍的。”马斯洛也说:“我们要记住,关于个人自己深刻天性的知识,其实同时也是关于普遍人类天性的知识。”科里(Corey)说:“咨询师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作为一个人的你自己。”阿佩尔(appell)说:“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能带进咨询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帕特森(Patterson)说:“治疗的关键不是治疗师做些什么,而是他是谁。”

2.无处不在的心理学

心理学不是心理学家“拍脑袋”的主观臆测,而是广泛吸收和整合了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各种学科研究成果,甚至包括三教九流、下里巴人等各种观点而得以发展和成型的。如:经典物理学 心理学=心理动力学,计算机科学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存在人本主义哲学 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哲学 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心理学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 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管理学 心理学=EAP,系统观 心理学=系统主义心理学等。

一个心理学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杂家”——哲学的,文化的,社会的,人类学的,自然科学的等等,都应该有所涉猎、有所了解。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是,对心理学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往往反而不是心理学的“科班出身”。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曾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卡尔˙罗杰斯,刚上大学学的却不是心理学,而是农学。并未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阿尔伯特·埃利斯,创立并坚定捍卫了起初几乎遭到所有心理治疗家激烈反对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情绪ABC理论),以至于生前被美国心理界誉为“活着的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去世后被美国媒体尊称为“心理学巨匠”,曾被列为最具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第二名(罗杰斯第一,弗洛伊德第三)。沙盘游戏疗法的创始人多拉·卡尔夫,在45岁才开始正式学习心理学,62岁时完成了她关于沙盘游戏治疗的唯一专著《沙盘游戏》,奠定了她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每每有人问我:“我都已经超过40岁了,学习心理学是不是有些晚了?”我都会回答:“比起卡尔夫,你说你是早还是晚?”

3.无所不包的心理学

“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毛泽东,1917)

爱因斯坦曾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随着人类认知疆界的实质性拓展,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心理学将会成为各类学问研究之母,成为人类认识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和基本准则。

怎么才能学心理学(我们该怎样学习心理学)(1)

李不言主编《谁之错:四句话点透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新书

(文章来源:李不言主编《谁之错:四句话点透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新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