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差异的深度解析(俗话男无性如铁)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智慧的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很多的“俗语”,这些俗语包含面广,也反映着人们的生活经验与愿望。司马迁写下的《史记.滑稽列传》中《西门豹治邺》一文里就有了俗语最初的记载:“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由此可见俗语的历史之悠久,使用范围之广。
既为俗语,那么就是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到的语句,俗语之多,每个人总是会那么一两句的,流传最为广泛的俗语当属描写天气的了,我们在小学的课本中也曾学过,比如:“燕子低分蛇过道,不久大雨到”、“立夏无雷动,包谷皆成空”、“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等等。虽说都是俗语,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在现在的农村里,还有一句俗语一直广为流传着,这句俗话说::“男无性如铁,女无性如麻”,是什么意思呢?看后真的涨知识了。这句俗语中的“性”主要是说性格,意思是如果一个男人没有自己的性格,那和铁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女性没有了自己的性格那和一团粘人的麻糖又有何不同呢?虽然说这些说法稍微夸张了一些,但是却真实反映出了人们所需要保持的品性。
有那么一句俗语是人们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成器、没什么本事的人,那就是“恨铁不成钢”,这类人一般是落后于时代的,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的,因此也常常被人们所嫌弃,在古代的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是相当严重的,不管是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他们都更在乎生儿子,也更在乎儿子的教育。
在那个时候甚至是在现如今,他们认为“养儿防老”,只要有了儿子,他们老了之后便有可靠的依靠,只有教育好了自己的儿子,等到自己花甲古稀之时才能有个去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做事果断刚毅有勇有谋,不拖泥带水,也不优柔寡断,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任人宰割的软柿子,所以才有了“男无性如铁”这样的俗语。
在处于封建社会的古代,其实不仅对男性的地位和德行有所强调,对女子也是有着要求的,对女子的要求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里的无才并非是指要让女子没有才能,而是想让女子更好的遵守三从四德,更好的被束缚在条条框框之内,更好的去服从于男人。
但是在三从四德之下,还是有人想要女人能够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年轻时,可以靠美貌让男人依从于自己,但到了年老时又怎么办呢?那就是美貌不再,只有靠着自己的个性才能留在男人的身边。除此之外,在古代一直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如果那时的女性没有自己的个性和见解,事事都依靠于丈夫,那就宛如一个累赘,像一颗粘牙的麻糖,只会让公家觉得麻烦,丈夫也会更加的看不上这样的妻子。这也才有“女无性如麻”的俗语了。
不管是在古时还是在现如今,“男无性如铁,女无性如麻”这句话都表明了,男人需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性格,女人则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要去依靠于男人。试想,无论男女,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个人的性格和见解,自身的独立又从何说起呢?更别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前行了。没了性格和见解,只能做一个时代的落后者,从此脱离了社会。
当然,个人的性格和见解都是建立在每个人的品性和品德上的,一个人要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万不可去危害他人。俗语是中国上千年来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历史的瑰宝,也是我国密不可分的一个文化载体。
俗语通常都以浅显易懂的句子告诉大家深刻的道理,教会我们怎么做事,也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其中的价值也是值得人去深思的和考量的,伴着这些俗语,想必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少走弯路,少一些波折。这些俗语将伴随华夏儿女走过更长的风雨道路,它是我们文化的一种传承与象征,我们亦不可以将之抛弃。
参考资料:
《史记.滑稽列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