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葱与布谷的故事(捐葱的嵩song县火了)

一个是群众手刨三天捐助10万斤大葱,一个是县名被念错。这几天,向武汉捐助大葱助力“战疫”的洛阳市嵩县“火”了。

2月9日、10日,河南商报记者连线嵩县多名县、镇、村干部后了解到,被念作“hao县”的嵩县闫庄大葱有“行礼葱”之称,因辛辣度高的特点,还被当地群众当做治感冒的偏方使用。大葱也是群众致富的法宝,当地正打造“闫庄大葱”品牌,农民靠种葱每亩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

郁葱与布谷的故事(捐葱的嵩song县火了)(1)

【1】不止一次被念成(hao)县,央视做法获理解

2月8日,央视主播的一个错别字,将洛阳嵩县推上了“热搜”。而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嵩县被念成“hao县”已不是第一次。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地处豫西深山区的嵩县曾两次上央视,遗憾的是一次被播成‘高’县,一次被播成‘蒿’县。”事发后,曾在嵩县电视台、旅游局等单位工作过,现任《农家参谋》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的范小红,就曾在朋友圈发过这样一个帖文。

“那时候,我也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嵩县电视台做记者,应该是1992年,县里黄庄乡十几位农民挖了一条隧道,中央电视台来采访,播出的时候给弄成了蒿县。”范小红说,另外一次播成“高”的情况也差不多,应该都是手写稿子时笔误或者是潦草了,再加上嵩县那会也不出名,旅游刚刚起步,念错名字也能理解。“这一会看后来的情况也应该是失误,不过央视毕竟是大台,人家又播出了一遍,这算是纠错,这一点就让人佩服。”范小红说。

而对于被念错名字一事,虽然在当地也引起了一些非议,但当地群众多持理解的态度。“嵩县人还把自己念成‘xiong县’,更何况是央视?”“这是央视送给咱的一个大大的广告,比花钱宣传效果还好!”

组织此次向武汉捐赠10万斤大葱的嵩县闫庄镇竹园沟村党支部书记朱德林则显得更坦然。“大家都是开玩笑说着玩儿呢。我们捐葱是为了支援武汉,并不是为了图名。况且央视也是为了宣传咱,念错字没关系,如果当地需要,咱还可以再捐!”2月9日晚,从武汉送葱归来,仍在家自我隔离的朱德林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们离开武汉时,大葱已被当地分配完毕,“人家还很感谢!咱也算为战疫出了份力,就这就行了!”

郁葱与布谷的故事(捐葱的嵩song县火了)(2)

【2】闫庄大葱会“行礼” 群众拿他当偏方

据了解,嵩县闫庄镇有着1100年的大葱种植历史,在武周时期此地大葱还被誉为“行礼葱”。相传,女皇武则天出行至现在的嵩县闫庄镇时,见路边大葱长势喜人,便下车查看。当她看到地里大葱的长势,就像千军万马跪地行礼的景象时,便赐名为“行礼葱”。自此以后闫庄镇的“行礼葱”便名扬千里。

嵩县闫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晓磊介绍,当地特有的红壤土质,富硒、钾,种出的大葱,葱白肥美,个头大,长势好,因此享誉盛名。“我们这的葱口感爽脆,气味醇厚悠长,回甘浓,冲烫不沉底,在汤中能散成漂亮的‘葱花’,因此就连我们这有名的陆浑水库羊肉汤,用的就是闫庄大葱。”李晓磊说,这也是闫庄大葱的主要销路,去年他们通过努力,闫庄大葱还被送到郑州、洛阳等地的大型批发市场销售。

闫庄大葱还被当地群众当做治感冒的偏方使用。“我们这的大葱还有个特点就是辛辣味重,切个葱都能让人眼流泪。大家都拿它当偏方治感冒,人有个头疼脑热,弄一段葱白煮水后加红糖,喝完蒙头睡一觉,出出汗就好了。”朱德林说,也正因为此,村里在看到武汉发生疫情后,才决定向当地捐助10万斤大葱的。

郁葱与布谷的故事(捐葱的嵩song县火了)(3)

【3】打造“闫庄大葱”品牌,农民靠种葱致富

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还是河南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在脱贫攻坚中,嵩县闫庄镇形成了“黄、绿、白”三大主导产业,为贫困户持续增收提供保障。其中,“绿”就是以闫庄大葱为主的绿色农业。

李晓磊介绍,闫庄镇从2018年开始打造“闫庄大葱”品牌,其中,2018年在窑湾村、龙脖村各发展100亩规模化种植试验田,进行大葱规模化种植的探索和尝试。在此基础上,2019年集中力量建设大葱育苗基地500亩,采用“育苗基地 合作社”和“育苗基地 贫困户”两种模式种植大葱5000亩,其中规模化连片种植3000亩,群众分散种植2000亩。目前,已经形成了王元、贺营、菜园三个村连片1500亩的川区大葱示范基地和竹园沟、高垛两个大葱核心种植区连片500亩的岭区大葱示范基地,参与农民达700户以上,直接带动贫困户233户就业。

朱德林就是其中一位种葱大户,2019年他种了80亩大葱,亩产在四五千斤。“一亩地算下来,包含买葱苗、人工、水肥等成本在一千元左右。”朱德林说,闫庄大葱因为品质好,价格比市场上其他葱价格略高,即使在目前大葱价格普遍便宜的情况下,闫庄大葱价格也在每斤一元钱左右,算下来他家的葱,一亩地一年净收入在3000元以上。

郁葱与布谷的故事(捐葱的嵩song县火了)(4)

【相关链接】

河南容易被读错的地名

无独有偶,嵩县被念成“hao县”,也不是个例,仅我省就有多个容易被读错的地名。如浚县的浚,多音字,应读xùn;柘城的柘,读为zhè;武陟的陟,读为zhì;渑池的渑,读miǎn;荥阳的荥,读为xíng;长垣的垣,读为yuán。还有两对比较容易读混的字,例如三门峡市陕州区的“陕”(Shǎn)和平顶山市郏县的“郏”( jiá),焦作市沁阳市的“沁”(qìn)和驻马店市泌阳县的“泌”(bì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