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帝的一些传说(从八芒星到帝字起源)

【记者观察资讯】作者兵策儒剑:在维基百科列出的古埃及前王朝法老名单中,在手臂王和那尔迈之间还有一个名字“蝎子王II”,本来叫蝎子王(King Scorption),后来在阿拜多斯U墓发现了“蝎子王”的墓,埃及学家则把这个蝎子王称为“蝎子王I”,而之前发现的那个“蝎子王”又改叫“蝎子王II”。关于“蝎子王II”唯一一个考古证据同样是在尼肯城(崇城)荷鲁斯神庙主藏宝地发现的蝎子王权杖头。虽然有许多考古物体如象牙雕刻上有蝎子的符号,但不能确定是属于哪位蝎子王的。许多学者怀疑是否有“蝎子王II”存在,很多学者认为蝎子王II和那尔迈可能为同一人。在阿拜多斯,仅有蝎子王II和鳄鱼(挚)没有发现考古踪迹,但是鳄鱼即挚已经被确认,他和他的父亲帝喾(双隼鹰)是以亳(孟菲斯)为首都。

蝎子王权杖头有两个,一个是大蝎子王权杖头(The Major Scorpion macehead),一个是小蝎子王权杖头(The Minor Scorpion macehead)。小蝎子王权杖头就是那尔迈权杖头。这两个权杖头的艺术风格明显相似。现收藏于英国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大蝎子王权杖头(Scorpion Macehead),是由考古学家在1897-98年在“鹰之城”尼肯的荷鲁斯神庙内发现的。石灰石材质,梨形。因为蝎子符号在法老头部前方,这个权杖被认为是属于蝎子王II法老的。法老头戴上埃及的白冠。据说蝎子王权杖头的原考古出土信息丢失了。

关于黄帝的一些传说(从八芒星到帝字起源)(1)

关于黄帝的一些传说(从八芒星到帝字起源)(2)

蝎子王权杖头描绘了一个大人物,头戴象征王权的上埃及白冠、腰系牛尾,其形象比普通人高大得多,他手里拿着一把锄头(耒)。这个权杖头描绘被埃及学家翻译认为是法老出席一个仪式,他正在开挖第一条沟渠或者打开堤坝灌溉。法老头前部有一个花瓣和蝎子象形符号文字,其用法和位置与那尔迈调色板的描绘相似。与蝎子王I的蝎子符号一样,这个蝎子符号也没有塞拉赫(Serekh)形式和隼鹰,仅以花瓣代表君主。

在象形符号文字的右边有几个旗手举着与那尔迈调色板上的一样旗帜。法老前面的一个人似乎正在弯腰把篮子里种子撒进刚刨松的土里,他后面的一个人图像已部分损坏,好像背着一个装粮食的大包,在下方还有道路或沟渠河流和房子。这两个人物形象似乎能加强对播撒种子仪式的解释翻译。可能与古埃及人的塞德节(Sed Festival)有联系,与后来中国人的“春耕”似乎相似。埃及学者推测“蝎子王II”可能是尼肯城或北方布陀城(Buto)的建造者,这样可以解释为什么该权杖头在尼肯城被发现。

在国王的后边有两个人举着大扇子跟着国王,这个形象中国人都很熟悉,古代中国帝王身后也是由两个宫女执掌两柄“掌扇”。在掌扇人身后,是一片纸莎草丛。在草丛后方,是一群跳舞者和一个祭司。祭司正在保护有轮子的车,车上坐着一位女性,前方好像还有一辆车,与跳舞者组成游行队伍。有学者相信看到在权杖头的另一面有红冠的痕迹和第二个花瓣。这个红冠痕迹加强一种假设,即在蝎子王权杖头上还有第二个国王形象,他戴着下埃及的红冠。这就显示“蝎子王”是统治整个埃及。在权杖头的上面一层,是一排旗帜。每个旗帜顶端有一位神祗形象,如赛特(Set)、敏(Min)等。原来有多少面旗帜不清楚,但是很显然有一半旗帜上吊着田凫或者叫麦鸡(Lapwing),其他旗杆上显示悬挂有狩猎的弓。学者们认为田凫是代表下埃及平民的表意符号,弓箭则是代表有敌意的东边西亚人部落。

“蝎子王”(King Scorption II)的名字和头衔在现代埃及古物学家中引起巨大争论。《跨越三千年的因缘》书中认为蝎子王权杖头上这个人是大禹,禹为蝎子的象形,权杖头图画是反映大禹治水。解开这个谜底还得从这个金玫瑰花入手。“蝎子王”的名字前带有六叶瓣或七叶瓣的玫瑰花开头作为符号标志。埃及学家称这个花瓣为金玫瑰(Golden Rosette)。也有学者认为花瓣或是雏菊花或莲花。徽章在前王朝和第一王朝许多物品中大量出现,直到第三王朝消失了。它的确切含义有过激烈讨论,最常见解释这个徽章代表君主或者高级君主(High Lord),还有人相信这个符号可能是法老名字“王宫门面”的前身,金玫瑰的读法也存在争论。在古埃及原王朝和早王朝时期,它明显地是作为国王代称。在非常晚期,这个徽章则被授予高级官员和王子,尤其是那些曾经服务过女神赛斯哈特(Seshat)的祭司。赛斯哈特是月亮神托特(仓颉)的妻子,她的头上标志是一个类八芒星形头饰,与金玫瑰形状存在相似之处。这样,金玫瑰成为赛斯哈特的官方徽章。

花形徽章呈圆形,最初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广泛使用于古代雕刻物品中。从三花瓣到多花瓣都有,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多芒星形成对应。在地中海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中也有出现。在古印度哈拉巴文明和后来格列柯佛教艺术常见装饰浮雕。在古希腊被用来装饰葬礼墓碑。后来又被罗马建筑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采用。在中亚艺术中也很常见。在现代葬礼中,也常用菊花。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多芒星以八芒星为主。芒星是万年古代文化的极为重要符号。从二芒星到八芒星,再到十二芒星,再到更多芒星都有。不同的芒星还含有不同意思。如今从三芒星到八芒星和更高芒星都出现在世界各国的旗帜上,其中尤以有五角星的国旗最多。以色列使用六芒星大家都比较熟悉。八芒星是古代苏美尔文明非常重要的一个符号,八角星纹集中发现于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下游的中国东部地区,在红山和良渚文化也有发现。与从赤峰到香港的中国东面沿海人面岩画分布带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如今,八芒星与卐字符号也是遍布于我国广大地域多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八芒星有两种,一种八芒星虽有八角,却并不正指八方,而是每两角平行指向一方,因而八角实际标示的只是东南西北四方。

关于黄帝的一些传说(从八芒星到帝字起源)(3)

(八芒星符号传播和演变)

从八芒星到金玫瑰,在乌鲁克时期的苏美尔人已经完成,下图为乌鲁克苏美尔人的马槽,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注意槽头这边有个八瓣玫瑰花。

关于黄帝的一些传说(从八芒星到帝字起源)(4)

在考古发现的几个古埃及刀柄上可以看到双螺旋的蛇和以及六个花瓣的金玫瑰。

关于黄帝的一些传说(从八芒星到帝字起源)(5)

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石刀和刀柄

双螺旋蛇起源于苏美尔,在古埃及刀柄上的双螺旋中加上了六个花瓣的金玫瑰标志。伏羲女娲双螺旋造型形成与此有关,在伏羲女娲头顶上方中间和尾部有一圈星围绕太阳或月亮的造型。

关于黄帝的一些传说(从八芒星到帝字起源)(6)

花瓣与汉字“帝”存在关系。汉典字典中解释帝的甲骨文字形为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帝后来是对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个境界之后的称谓。战国以前专指道德修养和功德很大很高的人,也是最高管理者。帝者,德合天地曰帝。即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与天地一样并且和天地贯通且和谐的地步,这个人就称之为帝。而这样的人必然是所有人类中最有智慧和能力的,故而所有人都愿意让他来管理大家的公共生活,引导教化大家,于是所有人推举他为最高管理者。由于后来人们不再重道德,而只重地位,于是“帝”的意义发生变化,由原来代表道德修养境界变为后来的地位象征。

在蝎子王权杖头、那尔迈调色板和那尔迈权杖头上,都可以看到金玫瑰,同时金玫瑰下方或旁边还有一杆状东西。在蝎子王权杖头上,这个杆状东西是放在蝎子符号下方。可以对比赛斯哈特头上的符号。

关于黄帝的一些传说(从八芒星到帝字起源)(7)

如果把这个杆状符号水平放置在金玫瑰上方,这个组合形成的字就是甲骨文的“帝”字。前面已论证“黄”的甲骨文字形是真正的蝎子象形。因此蝎子王权杖头这个大人物头前方三个符号组合赫然就是“帝黄”也就是黄帝二字!

关于黄帝的一些传说(从八芒星到帝字起源)(8)

蝎子王II实际就是蝎子王I,只有一个蝎子王,他就是黄帝。经历第二王朝炎帝后裔共工氏夺权后,到第三王朝时“帝”就成了五帝时代的国王的专有称呼,而其后古埃及的法老都只称王,一直延续商代和周代仍然只是称王。到了秦始皇这里,他认为自己德超三皇、功盖五帝,然后称自己为“皇帝”,皇和帝二字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确认蝎子王权杖头乃是那尔迈制作的纪念黄帝功绩的物品! 而那尔迈调色板设计为纪念炎帝功绩的纪念品,更多论证在《鹰蛇之夏》一书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