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17岁出现淤青(女孩被奶奶照看半年浑身淤青)
2021年11月22日,“孩子好像出事了,你快回来看看吧。”在外打工的韦艳玲,突然接到了这么一通电话,让她的脑子直接乱了,六神无主。
订好车票,韦艳玲急匆匆地赶回了老家,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劫难会几乎压垮这个幸福的家庭。
虽患绝症绝不放弃韦艳玲一家住在广西南宁甘圩镇,家里世代以务农为生。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韦艳玲把2岁的女儿雨墨拜托给婆婆照看,自己外出打工。
可是还没等她工作多久,就接到了老家亲戚的电话。
他们说雨墨在家没什么精神,而且还不喜欢走路,焦急的韦艳玲立马坐车赶回了老家。
可当她见到雨墨时却愣住了,孩子原本白皙娇嫩的皮肤,上面多了大片的瘀青。
心疼的韦艳玲还以为是自己的婆婆虐待了自己的女儿,殊不知情况比她想象得更为严重。
2021年11月24日,回到家后,韦艳玲第一时间带着女儿来到了医院做检查,看看女儿有没有大碍。
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过程无比漫长。
医生看着化验单面色凝重,反复确认了好几次,之后还让韦艳玲带着女儿做了多项检查。
当拿到最终的化验单,医生再次查看了孩子身上的瘀青,询问了孩子是否还存在牙龈出血等症状。
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医生表示:检查结果上孩子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比值达到了二百五十比一,孩子很有可能得了白血病。
当听到这个消息,韦艳玲感觉天都塌了。
在检查的过程中,雨墨的情况突然恶化了。
期间雨墨高烧不退,整个人感觉蔫巴巴的,哭闹都没有力气。
眼看孩子越来越没有精神,医院急忙将孩子送进了ICU抢救。
本以为情况会就此好转,可令人没想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雨墨开始出现呼吸不畅的症状,情况不容乐观。
医生告诉韦艳玲,这时候必须给孩子上呼吸机,不然孩子就会有生命危险。
病房外,韦艳玲看着孩子在病床上痛苦地挣扎,心口的刺痛感让她一夜无眠,一直守在外面,知道孩子的情况变好,才稍微松了口气。
更让韦艳玲揪心的是,孩子要在ICU住整整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各式各样的器械、管子,在维系着小雨墨生命的同时,也在摧残着她娇嫩的身体。
当雨墨从ICU出来时,她喉咙已经肿得难以发声。
面对饱受痛苦的女儿,韦艳玲恨不得以身代之,但现实让她只能陪着女儿,默默流泪。
因为当地的医疗条件并不是很好,在留院观察期间,雨墨的骨髓被送到了武汉做进一步检测。
最终确定雨墨得的是急性白血病,还有非常严重的伴生疾病。
受这些伴生疾病的影响,孩子现在根本不具备做骨髓移植手术的条件,只能等待病情好转。
但是当地的医疗条件根本控制不住雨墨的病情,在日复一日地治疗中只能勉强维系孩子的生命,情况还是在慢慢变糟。
为了将孩子从死神身边夺回,韦艳玲选择带着孩子去往医疗水平更高的城市,追寻那一线希望。
四处奔波终见光明
为了给孩子治病,韦艳玲带着孩子来到了河北,在这里,雨墨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肺部感染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但这只是个开始,下一步的治疗对于小雨墨来说更为残酷。
化疗,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极为痛苦的过程,更何况是一名几岁大的孩子。
刚接受化疗时,雨墨就在副作用的影响下不停呕吐,无法正常的进食。
看着女儿在受罪,韦艳玲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抱着女儿在病房中走来走去,希望这能带给女儿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没有营养的补充,雨墨只能依靠营养液来维持生命,本来就不大的小孩变得更加瘦削。
当孩子恢复精神时,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妈妈,那如小猫哀鸣的声音,让韦艳玲的心在滴血。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雨墨经受的苦难没有白费。
通过治疗,肺部感染基本好转,化疗也被她挺过去了,接下来等待配型就可以进行骨髓移植了。
看着因为得病而愈发瘦小的女儿,终于能够重获新生,韦艳玲的心理悲喜交加。
喜得是女儿找到了合适的配型,但这件事也让韦艳玲一家头疼不已。
骨髓移植没有太大的痛苦,但最大的问题就是钱。面对巨额的手术费让韦艳玲一家愁眉不展。
为了治病,他们已经花费了四十多万元,家中的积蓄已经全部被掏空,自己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丈夫每天跑出租。
可那笔钱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除了能够维持家庭的正常开销,根本攒不下来钱去支付这笔费用。
可女儿的病情刻不容缓,为了凑齐这笔钱,韦艳玲一家人四处举债,东拼西凑。
对于孩子的病情,家里的老人十分自责,特别是奶奶,她觉得是因为自己照看不周的缘故,才让孩子得了这个病。
为了给孩子看病,老人将自己一生节省下来的几万块钱全拿了出来,还每天外出卖面子欠人情,只为给孙女筹到足够的手术费用。
看着自己年老体衰的父母为了女儿四处奔波,韦艳玲心中满是自责,本来应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最后竟然要为钱财发愁。
“我感觉自己太不孝了。”这是韦艳玲惭愧地说道。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家人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借到了20多万元,雨墨才得以顺利进行了移植手术。
可这台手术共花费了25万元,术后还有大笔的支出,除了住院观察的基本费用,还有后续抗感染和排异药物的购买。
韦艳玲一家已经欠下了四十多万元的外债,之后还有三十多万元的“无底洞”等着他们去填。
但他们一直没有想过放弃孩子的治疗,因为在他们心中,孩子是他们最宝贵的东西。
雨墨所得的白血病,为什么会被称为是“绝症”?这一切还要从白血病的病因说起。
白血病的成因主要分为遗传、病毒、辐射等,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还是遗传因素。
白血病患者中,有百分之八的患者都有白血病家族病史。
而近亲结婚所生孩子患有白血病的概率要比正常家庭生出的孩子所患白血病概率大三十倍。
除了这些,长期在高辐射的环境下生活,在接受癌症化疗后,也有可能得白血病。
白血病最令人痛苦的是它带来的并发症。
雨墨之所以没有立即进行骨髓移植,就是因为并发症得不到控制。
强行开展移植手术不仅会浪费配型骨髓,还会让小雨墨有生命危险。
长期的化疗和各类药物的注射,会让身体产生严重的不适感。
这种痛苦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
但小雨墨坚强地挺了过来,并顺利移植,希望她能早日康复。
大难之后必有后福,也希望韦艳玲一家的日子能够重回正轨,越过越好。
养育之恩大于天
母亲的爱像水一样温柔,像海一样广阔,像韦艳玲这样的母亲还有很多,她们将自己全部的爱,放在了自己的子女身上。
但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母亲”,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她却视如己出,将28个孩子抚养成人,她就是“草原母亲”都贵玛。
20世纪50年代末期,南方大部分城市里有许多孤儿因为缺衣少食,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为了挽救这些孩子的生命,在政府的协调下,有3000名孤儿被送到了内蒙古草原,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
当时的都贵玛,被选为保育员。
最初接到这个任务,她的心里还有些忐忑,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这项工作。
年仅十八岁的她,根本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
但她得知这些孩子都是孤儿,有着同样经历的都贵玛不再犹豫。
她知道这些孩子经历着怎么的痛苦,于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工作岗位。
作为保育员,她要做的事情很多。
这些被送来的孩子最小的才8个月,最大的也就5岁,他们要先在保育院里养好身体,才能被牧民收养。
那时候的都贵玛没少为这群小家伙操心。
都贵玛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从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后来的游刃有余。
对每一名孩子她都投入了全部的心血,从不厚此薄彼。
在她的照料下,孩子恢复了健康,茁壮成长。
经过了四个月的休整,都贵玛带着二十八名孩子来到了脑木更苏木保育院,让他们在这里适应草原上的环境。
这里的居住条件并不是很好,只有一顶蒙古包。
所有的孩子都住在这里,而都贵玛就睡在孩子中间。
每天晚上都贵玛都不会睡得很死,她总要关心有没有孩子会哭闹难受。
一旦她听到了什么不对劲的声音,她都会第一时间来到孩子身边。
最艰难的就是孩子生病的时候。
因为这里缺乏药材,都贵玛便会骑着马去其他地方找医生。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雨雪还是风霜,甚至是草原上凶猛的饿狼,都无法阻拦都贵玛半步。
她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从不拖延,这也让她和孩子们结下了很深的情谊。
在她的照料下,孩子们都适应了草原的环境,并且个个健康活泼。
在都贵玛不舍的眼神中,他们被送到了草原的牧民家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就算孩子们离开了都贵玛,都贵玛也没有忘记这些孩子们。
她对于这些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们,十分疼爱,根本不愿意让他们受委屈。
在她二十八个孩子中,有一个叫扎拉木吉的孩子。
起初,他被一对夫妇收养,但都贵玛始终不放心她的孩子们,经常会去探望这些孩子的生活状况,担心他们受委屈。
当她看到那对夫妇让扎拉木吉干重活时,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思念之情,直接抱着扎拉木吉离开了那个家庭。
在她心里,这些孩子就是她亲生的,谁又愿意自己的亲生骨肉去受苦呢?
后来,政府为扎拉木吉找到了新的收养家庭,这次都贵玛并没有很快将扎拉木吉送出去。
而是四处打探消息,并对那户人家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直到确认那户人家是良善人家,才把扎里木吉送了过去。
当她看到扎拉木吉在新家快乐地生活时,她才终于放下了心里的重担。
都贵玛的二十八个孩子,都在这片草原上扎根。
这些孩子有的当了公务员,有的当了老师,还有的继承了养父母的事业,在草原上跃马扬鞭。
但不论他们的身份是什么,他们始终忘不了都贵玛的“养育之恩”。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他们有空,都会前来看望都贵玛,向“母亲”送上自己最诚挚的问候。
都贵玛对于前来看望他的孩子十分热情,不论这些孩子的岁数多大,身份如何,在都贵玛眼中,他们永远是自己的孩子。
但都贵玛还有一个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当年没有记下孩子们的汉语名字。
这些孩子在成年后,有的人踏上了寻亲之旅,可是苦苦寻找之下一无所获。
有些年纪太小还没有取名字的孩子,更是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
这件事情,让都贵玛对孩子们十分愧疚,她觉得都是自己的问题。
如果当初能够用心记下孩子们的名字,现在这些孩子也许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人。
但无论如何,都贵玛的善举实实在在地拯救了28个无辜的小生命,并赋予了他们崭新的人生。
虽不是生母,却胜似生母,不禁让人感叹母爱的伟大。
老话说:“有生无养,断指可报;有生有养,断头可报;无生有养,无以为报,不生而养,百世难报”。
无论是韦艳玲还是都贵玛,她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亲情的伟大之处。
-完-
编辑 | 张啊张、书书
文 | 悬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