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初老危机的14个征兆(解剖35岁危机)
年龄划分新标准,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到59岁是中年人。35岁是青年中的青年啊。但近几年,职场爆发了“35岁中年危机”概念。招聘年龄划线在35岁,在科技和网络公司,35岁也成为即将淘汰出局的分水岭。人们总结了许多客观原因,比如有精力下降、知识老化、薪酬成本升高等原因。这些只是“水面”上的原因,还有三点“深水”原因:
第一,解决年龄盖层问题。
中国经历过三次大的年轻化浪潮。第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年轻化”,因为大批人才老龄化,人才青黄不接。第二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年轻化”,启用了一大批“火箭式”年轻有学历的年轻人。主要集中在63年(属兔)出生的大中专毕业生,我们称之“大兔子”。
那个年轻化的时代,也是为了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为了解决人才断层问题,许多企业和单位提拔年轻人,搞层层年龄递减,比如,35岁不能提科了,从而引起负面效应,出来了“34岁现象”、“39岁现象”。第三次就到了现在,大批“大兔子”已经55岁了,现在又到了年龄洗牌的历史规律阶段。
在那个“年轻化”时代,63年(左右)的老中专生、老大学生,得到大量重用,基本上占满了中高层职位,形成了“年龄盖层”。虽然提倡“不唯年龄”,但在用人实际操作中,为了回避矛盾,往往搞年龄一刀切。63年左右的年龄盖层,压住了65年到75年这一茬“倒霉孩子”。“大兔子”达到退职务时,75年的“小兔子”也43岁了,错过了末班车。许多单位下达人才指标,必须使用85后(35岁)年轻人才,以便形成人才梯队。
第二,培育人才嫡系部队。
市场经济的深化,促进了人才充分流动,形成“一池活水”。对宏观层面是好事,对企业微观层面未必就是好事。企业一方面去挖35岁左右的成熟人才,一方面又感觉这些“白眼狼”喂不熟,今天能跳你家,明天也能跳别人家。许多正规企业,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三支人才成长通道体系,培养使用自己的嫡系部队。
企业留住人才与培养人才同等重要,否则就是为别人做嫁衣。以前企业提倡“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现在的企业也在注重“三留人”,可能把“待遇(薪酬)留人”提高到第一位了而已。
企业培养人才,愿意从“一张白纸”培养,便于涂上自己的企业文化色彩。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校招,就是想培养“自己人”。那么,最好的培养成熟期是22岁到30岁。人才到了30岁就进入了“舒适区”。有人总说要打破“舒适区”,其实,企业就想用好人才的“舒适区”,就像“平流层”,把自己培养的人才稳定住。
第三,吃最甜人才甘蔗。
假设大学毕业(22岁)入职,黄金工作期为25岁-45岁,实际上也就是20年。职业黄金起点是22岁,3年熟悉业务、进入角色,最好用的阶段是25-35岁。这十年是员工的上进期,有用、好用、管用,输出大于输入,薪酬偏低,性价比最高,俗称甘蔗最甜的那段。
35岁到45岁,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成本不断抬高,是人才要求回报的索取期。对企业来说,提职加薪、给股份要合伙,这些“输入”成本大增。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35岁之后很容易出现“负作用”,要么跳槽,要么怠工。企业家不是慈善家,除非必须,谁愿意招聘35岁高成本人才,凭什么要吃人家嚼剩的甘蔗?
综上,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职场人,是一个能力、品行、业绩、贡献等素质的综合体,怎么能用一个“年龄”一刀切呢。这是一个特殊时期的客观规律,历史潮流滚滚而来,大浪淘沙,注定有一大批人才,不是因为自己不行,而是被浪潮拍在沙滩上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