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萧衍皇帝(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的皇帝梁武帝萧衍)

历史上的萧衍皇帝(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的皇帝梁武帝萧衍)(1)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写实诗《江南春绝句》既向我们展现了烟雨江南之美,也让我们聆听到了作者杜牧对南朝那段崇佛历史所发出的慨叹。今天来说一下痴迷于宗教的佛教徒梁武帝,萧衍和无神论者范缜。

南朝梁武帝

南朝梁武帝萧衍是南兰陵人(现江苏省丹阳市),汉相国萧何之后,虽然萧家是南朝的四大望族之一,可是萧衍的前几辈祖先官位并不是太显赫。

萧顺之,萧衍的父亲,他是南朝齐国开国皇帝萧道成的族弟,在萧道成的皇帝之路上,萧顺之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历任侍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等职务。

最初萧衍任法曹参军,之后升迁为卫将军王俭的东阁祭酒。萧衍的勤奋好学,文武兼备让王俭断言萧衍三十岁以内就可以官至侍中,将来更是贵不可言。

历史上的萧衍皇帝(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的皇帝梁武帝萧衍)(2)

南齐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十月,萧宝卷诛杀了萧衍之兄尚书令萧懿,萧衍在得到兄长被害的消息后,经过周密的策划,第二年初,萧衍起兵讨伐萧宝卷。三月,发明了步步生莲的萧宝卷被宦官所杀。

萧衍扶持年仅十岁的萧宝融为齐和帝,权柄在握,声望自然越来越重,萧衍从大司马到相国、加九锡、封梁王,一路走来和司马家篡魏极其相似。终于,在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萧衍“受禅”萧宝融的皇位并取而代之。他曾被封为梁王,所以他的国号是“梁”

萧衍也成为了南朝四个朝代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享年八十六岁。在历朝皇帝中,仅次于乾隆的八十九岁,萧衍如果不是晚年被侯景软禁饿死,他其实有望突破乾隆的八十八岁的皇帝年龄之最。

痴迷的佛教徒

在东汉明帝时期,因为汉明帝的一个梦,他派人西行取经,佛教典籍经过白马驮经传入我国。为了更易于被中土人士所接受和方便传播,于是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就有了新的后续发展,传说老子在西域变成了佛陀传道,这就是老子化胡的由来。这个说法一直流传于佛道两家,并被认可。

到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现实的社会的苦难,人民需要更好的精神寄托。这种大环境,为佛教在中土的传播发展提供了充实的土壤。

历史上的萧衍皇帝(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的皇帝梁武帝萧衍)(3)

南朝时期,佛教在有一段空前绝后的繁荣时期,南梁武帝萧衍的过度崇佛,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萧衍,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他统治期间佛教大兴,他广建寺庙,僧众大增,近乎痴狂的礼佛行为,使得僧尼队伍迅速扩大,这部分僧众的不劳而获也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负担。

萧衍精研佛家经文,还曾经亲自注释过佛家经典数百卷。佛教专家的他,经常在同泰寺开坛讲法。

历史上的萧衍皇帝(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的皇帝梁武帝萧衍)(4)

萧衍建国后,就在南京皇宫内外开始建设佛寺,据不完全统计,仅在都城内的佛寺数量就达到了七百多座,全国佛寺更是有两千八百之多,僧尼数量在八万余众

萧衍提出了著名的“三教同源说”,他提出,老子和孔子都是佛祖的弟子,将佛教放在了儒释道三教的首位,并宣称:道有九十六种,只有佛家才是唯一的正道。萧衍的这些言论实际上已经把佛教定义为了国教,南朝四百八十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了礼佛,任性的萧衍曾3次舍身同泰寺企图出家,结果被大臣们共花费了4亿钱才将他赎回。舍身同泰寺的行为,反而成了萧衍敛财的工具。

众人皆醉我独醒

在佛教盛行的南朝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百姓黎民,都痴迷于佛教,但是当时有一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神论者,他就是范缜。

在南齐时期,范缜官拜尚书殿中郎。竟陵王萧子良也是为佛教徒,在一次竟陵王的宴会上,范缜与他展开了一场关于“因果报应”的辩论。

历史上的萧衍皇帝(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的皇帝梁武帝萧衍)(5)

竟陵王说:“您不相信因果报应,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世间有贫富贵贱之分?”

范缜答道:“人生就像一树花,花开并蒂,一阵风过后,花自飘零。有的被刮落进屋落于枕席之上,如殿下,也有被吹落于粪坑之侧的,比如我。贵贱虽然不同,但是因果在哪里呢?”

竟陵王被问得哑口无言,。

范缜回去后,写下了著名的《神灭论》,他主张形神一体,形灭神也就不存在了。范缜的言论发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朝野震惊。竟陵王纠结一帮僧众责问范缜,都被范缜驳斥得一一败下阵来。

历史上的萧衍皇帝(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的皇帝梁武帝萧衍)(6)

太原名士王琰为难范缜说:“范先生,您竟然不知道您的祖先神灵所在么?”范缜回到:“王先生,您知道您先祖神灵所在,为什么不杀身追随您先祖的神灵呢?”

梁武帝萧衍也曾经带队集合当朝权贵和僧众几十人,写了七十多篇文章,对范缜的《无神论》进行攻击,可是都被范缜驳斥得体无完肤。

无眠心语:

万事皆有度,如果过度,违背了自然规律,后果将不堪设想。一个人如果专注于某件事情或某个爱好,可以理解,但是太过痴迷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尤其是帝王更不应该。

宋徽宗痴迷于书画,任用奸佞,导致自己和儿子北狩受辱亡于北地。明熹宗痴迷于木匠,宠信阉党魏忠贤,最后将大明朝的烂摊子撂给了自己的兄弟崇祯皇帝。

在全国上下一面倒的礼佛的时候,范缜的出现无疑世人以当头棒喝,可惜范缜的《无神论》并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