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给同学们分享的古文(680字的古文致谢引经据典)

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通讯员 陈思

“戊戌之秋,幸而获隽;只身他乡,揣虑逡巡。岁月不居,四载往矣;拙论终成,掩卷怅矣……”5月19日,一篇古文体本科论文致谢火了。全文680字,不仅文风复古、对仗工整,更细数了作者成长、求学路上的感怀和对亲人、师长和同学的感谢,字字真情。这篇致谢来自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告学专业的胡天池同学。该论文的指导师陈娜为此特别发了条朋友圈,表示为学生的真情实感而感动。

可以给同学们分享的古文(680字的古文致谢引经据典)(1)

胡天池的论文致谢全文

引经据典,向13位亲友师长致谢

“青春对每个人都很珍贵,我就是想在毕业的时候留下些什么,将来回忆起来应该很有成就感。”胡天池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篇论文他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完成,没有刻意雕琢,文体形式只是辅助,为了准备表达情感,他没少引经据典。

可以给同学们分享的古文(680字的古文致谢引经据典)(2)

胡天池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句出自《诗经·卫风·伯兮》,说的是如果把忘忧草种在母亲所居住之处,就可以令人忘忧。”胡天池说,他化用此句,是想感念亲人的养育恩情。

“听母育言,环岁题名;诧讶幼师,由而明之。”这句描述的是天池小时候的一个画面,“一岁左右,妈妈就指导我写自己的名字了,上幼儿园之后,我是全班唯一会自己写名字的孩子,令老师啧啧称奇,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母亲教育我的用心。”胡天池说,这是他能回忆起的最早关于学习的场景。

“未配良剑,转眼江湖”是化用了冯唐《诗百首》中的句子:“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这句正是胡天池当下的心境写照“有种初入社会的忐忑和热血!”他说。

全文680字,胡天池回忆了成长点滴,细数了父母、祖父母、舅舅、指导老师、班导师、朋友、同学等13位亲友对自己的帮助。感谢祖父母时,他写“外祖公婆,予我饭恩;所言宏理,皆有裨益。”;感谢老师时,他写“先生陈娜,温厉并济”“句句通化,详然训迪”;感谢挚友时,他写“挚友金典,互励互助;与之相伴,无忌无顾”;感谢同窗,他写“同窗璐菲,时同作业;与其相伴,合工之悦。”;感谢室友,他写“室友世杰,高义薄云;与之为伴,终至不孤。”

爱读名著写古文,说相声汲取典故和智慧

“对我们来说,胡天池写古文致谢一点也不奇怪,他早在高一就震撼过我们了。”胡天池的高中同学兼好友金典告诉记者,高一新生见面时,胡天池上来就是一段纯文言文自我介绍,不仅同学,班主任老师也夸赞不已。高中时,胡天池的作文写得很不错,经常拿到高分。今年俩人一块大学毕业,金典还特意跨校找胡天池帮忙改论文致谢。

胡天池从小热爱文学,11岁时就抱着原版的《三国演义》不撒手,反复看了三四遍,他尤其喜欢文武双全的关羽,“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书中关羽的形象描写他张口就来。

“《三国演义》算是我文学启蒙,跟着这本书我学到了如何描写人物,怎样用修辞手法表达人物内心活动。”胡天池介绍,他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刻意留下些文字抒发所思所想,初中时他就仿照课文《出师表》,在毕业时写了篇《毕业表》。上高中后,他和家人朋友到滕王阁旅游,回家后自作了一篇文言文游记《滕王阁记》。

可以给同学们分享的古文(680字的古文致谢引经据典)(3)

胡天池(左)参加相声表演

除了文学,胡天池还喜欢讲相声,经常从传统相声中汲取典故和知识。大学期间,胡天池创立了相声社团,后来还担任了学院艺术团团长。论文指导老师陈娜评价胡天池时表示“他很受教,热爱创作,本科期间参加竞赛获得了不少肯定。”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