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记载(通过魏蜀吴三方史料相互印证简述真实的赤壁之战全过程)
由于《三国演义》的深入人心,三国时期的人和事始终是历史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前些年易中天《品三国》的走红,三国的热度有增无减。这其中不少人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三国历史进行断章取义,甚至过度解读,已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笔者窃以为对历史的钻研是对的,但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而刻意地曲解历史很不可取。
赤壁之战是汉末时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促成了三分天下的雏形,关于赤壁之战的各种讨论,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那么真正的赤壁之战究竟如何呢?真的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刘备或孙权一方独自战胜了曹操的军队吗?我们还是从史料入手,还原真相。
主要参与者传记中对赤壁之战的描述
我们印象中的赤壁之战是孙刘联手击败了曹操,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史书中这三方的主要参与者的传记中,对于此战的叙述都是如何的。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救合肥。权闻□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在曹操的传记里,把孙权的合肥之战提前了,而赤壁之战只提到了和刘备交战不利,同时军中出现了瘟疫,因此曹操退兵。此外在《三国志》这段的注释里,裴松之引用了《山阳公载记》,其中提到是刘备放火烧了曹操的战舰,曹操才退兵的,走的是华容道。而另一注释孙盛的《魏氏春秋异同》中提到,应该是刘备先击败了曹操,后面才有孙权的合肥之战。总之,都没有提到孙权一方参加了赤壁之战,这也成为了某些人指出,赤壁之战是刘备独自击败曹操的重要依据。但我们研究历史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孤证不立”,所以再接着看看其他人的传记里是怎么写的。
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惟瑜、肃执拒之仪,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三国志·吴书·黄盖传》
我们可以看到,在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黄盖这些赤壁之战的主要参与者的传记中,都明确提到了是孙刘联合作战。其中周瑜的传记中具体描写了黄盖建言火攻,并亲自执行的全过程,最后火攻成功,从水面烧到陆上曹营,就此击败了曹操。这其中,只有孙权传记中提到了曹操自己“烧其余船”,但之前的船是怎么损毁的并没有提到。此外,曹操、刘备、孙权、周瑜的传记中都提到了曹军中有瘟疫流行,只不过存在瘟疫具体出现在交战前后的差异。
通过史料分析还原赤壁之战的真实过程
根据以上史料,我们不难分析出赤壁之战的真实过程。
先来说曹操传记中的说法,由于是孤证,同时《三国志》的陈寿是奉曹魏为正统,他的第二个东家司马氏(陈寿是由蜀汉入晋为官的)的奠基人也曾经是曹操的手下,考虑到中国的史书中经常有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因此曹操传记中把赤壁之战描写为小败于刘备就此撤军的说法,可信度并不高,可以忽略了。
再来看其他人传记中的描写,都提到了孙刘联军抗曹,只不过每一方每一个人的侧重点不同,但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确定,赤壁之战是刘备孙权两方共同作战从而取得的胜利。
剩下的就是一些具体细节了,我们把所有人的传记放在一起看,其实就可以推导出赤壁之战的全过程了:
曹操夺取荆州将刘备赶到江夏之后,准备继续进兵,一鼓作气消灭刘备和孙权,其军队人数应在十几万。刘备想和孙权联兵抗曹,正好半路遇到给刘表吊丧打探虚实的鲁肃,双方一拍即合,刘备派诸葛亮去劝说孙权。孙权自己悬疑未决,但应该是主战的成分多一些,在经过诸葛亮、鲁肃的轮番劝谏下,主战已经占了九成。同时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听听他的意见,而周瑜也是主战的,一番分析,都说出了生擒曹操这种大话,这下孙权十成主战了,于是派周瑜、程普领兵三万与刘备合兵一处,刘备的军队人数大致在一万多,双方共同与曹操作战。
当时曹操军中由于北人水土不服,已经出现了瘟疫,双方小规模交战了一下,曹操军失利。之后在黄盖的诈降火攻计策之下,孙刘联军大败曹操,水面战舰焚烧殆尽,并连带着将陆上军营也一同烧毁,曹军的损失估计在十万人左右。由于死伤众多,导致了曹操军中瘟疫的进一步加重,无力再战的曹操,从华容道退兵,率领剩下的残部退回北方,留下曹仁等将领,驻守荆州的部分城池。
结语:
以上就是我分析得出的真实的赤壁之战全过程,之所以会出现很多的不同版本,不同说法,其实是由于《三国志》中魏蜀吴三方人物传记偏重于己方的描述,以及一些“春秋笔法”所致,毕竟陈寿的《三国志》也是收集了当时的各种资料汇编而成,各国自己的记载里肯定会对本国有所倾向。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基本就是这样综合了各方不同侧重的说法,进行的汇总描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七》里关于赤壁之战全过程的叙述。
我不编造故事,我只是历史的搬运工。关注我的ID:大黄扯点历史,不断更新原创文章,期待与你交流。
另附几篇我写的关于三国的文章:
七实三虚的《三国演义》都有哪些虚的地方?
三国不只是男人的世界——说说曹丕的两位皇后甄宓与郭女王
江东猛将太史慈竟然是一方诸侯?——用史料分析太史慈的真实地位
翻案之后再翻案——浅析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