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争爆发该怎么防护(美国人有多怕核战争)
美国女孩小玛丽跟我说的末日地堡其实是核庇护所,最早流行于美苏冷战期间,21世纪后逐渐销声匿迹。让我没想到的是,时至今日的美国人仍然对核战争如此恐惧,以致末日地堡越建越多,内部越来越豪华,功能及娱乐设施也犹如居家日用般丰富。
2015年,小玛丽独自开车去印第安纳州参加博览会,结果路上突遇龙卷风,一辆侧翻的卡车将小玛丽死死困在车里,此后5年里经历了20次手术才算勉强康复。小玛丽的父亲迈克尔从此萌生给女儿购买安全住所的念头,在租下99年末日地堡后跟小玛丽说:如果目睹过卡特丽娜飓风和德州洪水,你应该知道美国政府没有能力保护你,我和你妈妈也一样,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你一个能安全度过“灾难和末日”的地方。
迈克尔租的末日地堡位于南达科他州西面的福尔利弗县,前身是美军建于1942年的黑山军械库,以储存和测试沙林以及芥子气等化武而被指“臭名昭著”,二战期间曾短暂关押意大利战俘,1967年关闭宣告废弃,直至50年后被Vivos公司收购用来修建末日地堡。
预期设想将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私人庇护所社区”,在575个独立掩体中,有20个会赶在2012年“世界末日”之前完工,当时的标价是1年5万美元,仅提供紧急状态下使用的药品、饮用水、燃料以及氧气等等,食品等物资则需自行储备。
安全度过2012年后,末日地堡热度降低转为“租约”,即购买者一次签租99年仅需10万美元,管理费最低每年1000美元,可体验式居住30天,超过后每天增收10美元。统一提供地堡设施维护,配备独立的太阳能发电板和30天所需的食物、药品、淡水和燃油等物资储备,由专人值守提供安全巡逻,更换损坏的电器、临期的物资等等。
所以,末日地堡的受欢迎程度不降反增,低廉的消费引来不少北美中高层消费者排队预购,目前已开发近半区域的212个地堡。
小玛丽参观独属自己的F区地堡后,第一时间跟我“炫耀”:里面虽然简单,但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洗浴间、厨房以及空调、冰箱、电视等电器都一应俱全。唯一不足的是,为了尽量让更多人进入庇护所,内部格局被设计的相对局促,超过5个人的家庭就显得不太方便了。
费了不少功夫,最后在2016年解密的部分《美军军械库档案》中,我才找到黑山军械库的设计图纸,原来,美军当年在规划黑山军械库时就考虑到核战争庇护所,因此将内部布局分成三大类,数量最少的一类是圆管型地堡,第一部分4米直径、长10米,第二部分尺寸约7X22米,主要用来储备弹药和化武原材料;另一类是层高5米的武器库设计,可切换成双层住宅充当临时指挥所,当初意大利战俘就被关在腾空后的武器库里。
数量最多的就是以庇护所为前提设计的末日地堡,位于地下5-8米不等,单体长26米、宽8米,使用面积约200平米,早期被美军用来储备防弹衣、冬季棉服等物资。由于改建末日地堡需增设水电网络、通风排污等设施,实际单个地堡的使用面积往往只剩下不到一半。为满足大家庭的需求,地堡也接受指定布局设计,最多可容纳24人居住。
值得一提的是,以军事建筑为目的修建的地堡,其建材标准要求非常高,如以使用年限来计算可保证300年不出意外。在解密资料中,每个地堡的三个防爆门总造价就高达9万美元,总厚度达35公分,每道门都有电动和手摇开关,可承受20万吨级TNT的直接冲击力。改建私人庇护所后基本没有主体改造,只是增设了部分摄像头以及通风管道等部分设施。
如果你以为这就算夸张的话,那真就低估了美国人有多怕核战争,从第一个完工的私人庇护所就能管中一窥美国人面对核战时有多么的恐惧。
这座位于印第安纳州的庇护所实际是美军建于冷战期间的导弹发射井,主体在地下9米,按照美军当时公布的资料显示:身处发射井内的人可安然面对十级地震、700公里时速的强风、36米积雪、3000毫米的强降雨等意外情况,即使地面高温达677℃或被洪水淹没20天也能安全度过危机,就算地面上空20兆吨核爆或发生太阳耀斑,对内部设施也不会有破坏性的影响。
因技术更新迭代导致这座发射井最终被废弃,早在1998年就被购买改建成私人庇护所。
改建成地堡后只用了一年时间就销售一空,最多可同时居住80人。与南达科他州庇护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私人储备空间,所有食物、淡水、药品等等物资都要去相应场所购买。有消费者做过预算,入住一年的人均消费至少要5万美元,这还不包括购买个人居所的费用。但对于富豪而言,这笔钱花的很值,因为在这里居住连卫生都有人打扫,近乎酒店般的服务水平。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丧心病狂”的庇护所,同样是Vivos公司,耗资1.7亿美元买下美军位于堪萨斯州的艾奇森军事基地仓库,总占地面积超过25公顷,因石灰岩地质不易潮湿霉变,是美国陆军冷战期间最大的粮食与药品仓库。
设计师在美军设施的基础上换装更先进的电梯,将仓储空间分成15个楼层,每个楼层可用面积都在1000平米以上,最大一层超过2000平米,最大容量可同时居住5000人。
当美国陆军安全部门拿到新图纸准备检查逃生通道时,对方却提供了一整份设计图,一名美军工作人员看完后足足呆了20秒才反应道:这还是庇护所吗?明明就是度假村。
原来,新规划中的庇护所实际是以“中型社区”的标准修建,内设2个电影院、3个图书馆、5个健身房、5个诊所以及20家便利店和若干服装店等等场所。在此之前,还没有私人庇护所能做到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完善的设施。
购买者事先都会被告知:花多少钱就能得到多少服务,一旦进入这座庇护所,则代表钱已经失去作用。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所有物资和服务都必须提前一年预购,不接受核战爆发后的一切交易。
转念一想确实也对,都发生核战了,钱还有作用吗?或许是这个思维作祟,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关注庇护所的作用,使得末日地堡越建越多,才有了庇护所变成度假村的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