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第十一章深度赏析(论语笔记宪问十四)

论语宪问篇第十一章深度赏析(论语笔记宪问十四)(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1:本文作者,张永强,退休教师。曾任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本文在此发布,已获原作者授权。

注2:原作者撰写本文,旨在让从来都没有读过《论语》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注释】⑴危:高,厉。⑵孙:顺。

【译文】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可以大声说话,大胆做事;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就努力做事小心说话。”

【简评】国家政治清明的标志,就是允许人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集思广益;而清明的政治背景,也会鼓舞人们踊跃报国,效力国家。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危言危行”是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国力强盛的标志。做为有志于国的士人,这应该是报效国家的最好的时候。

国家政治黑暗,人们动辄得祸,谁还敢说话呢?三缄其口,万马齐瘖,也许这就是避免得祸的最好手段。从历史的经验上看,越是脆弱的政权,越是害怕人民说话,但灭亡也就越快。《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上说:不让老百姓说话,就好比将河流堵起来不让水流动一样。有一天堤坝坍塌,后果一定会非常严重。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是采取堵老百姓嘴巴的办法,而是善于引导。

对那种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的人,我还是持敬佩的态度的,也许这样的人正是国家的脊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