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这是一个将永远载入史册的时刻。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众人屏气凝神,默默注视着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二号F火箭。

五,四,三,二,一!

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喷着橘红色火焰的火箭冲天而起,将“神舟五号”航天飞船送上了太空。

作为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中搭载的唯一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航天英雄。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1)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作为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中国人,在光辉和荣耀的背后,18年前的那段旅程可以说是无比惊险,眼隐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危险。

英雄的成长经历

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

这是一个靠近海边的小镇,小时候的杨利伟常常在海边看着那些展翅高飞的海鸟,想着,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飞上蓝天该多好呀。

杨利伟小时候看过一场电影叫做《铁道游击队》,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杨利伟有了一个梦想:他想要做一名火车司机。

后来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们到部队中去慰问演出,杨利伟参加了一个叫做《小小飞行员》的舞蹈演出。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2)

演出结束后,小朋友们应邀前往参观机场,在那里,杨利伟看见了起起落落的飞机,看见了神气的飞行员。

从那个时候开始,杨利伟又多了一个梦想:成为一个了不起的飞行员。

1983年,杨利伟正在读高三,当年6月,他得知一个令他兴奋的消息,空军招飞人员来到学校选拔飞行员。

这样的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立刻就冲到了报名处报名。

飞行员选拔的要求十分严格,但是杨利伟依然凭借自己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素质,通过选拔,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成为了一名准飞行员。

大学毕业后,杨利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空军飞行员。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3)

1988年,也就是他毕业的第二年,杨利伟可说是双喜临门:既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又被提拔为空军中尉军衔。

在空军部队服役期间,杨利伟一直兢兢业业,他从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致力于提升自己各方面技能和思想认识。

他展现出了极为优异的专业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在一次飞行训练中遭遇了空中停车,而他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成功度过了这次危机。

1992年的一天,杨利伟正在新疆执行飞行训练任务,突然,飞机的一个发动机出现故障,停止运作。

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杨利伟冷静理智地做出了堪称教科书般的应急操作。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4)

他掌握操纵杆、缓慢收了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路攀升,飞机一路越过天山山脉,向机场飞去。

就在快要到达跑道时,另一个发动机也发生故障“罢工”了,他果断放下起落架,失去动力的战机顺利降落在跑道上。

因为成功地解决了这场危机,杨利伟被记了一次三等功。

成为航天员

1995年,1995年中央军委批复从现役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尽管现役飞行员是最接近航天员的一个职业,但两者间依然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杨利伟之前,中国并没有载人航天的经验,在很多知识和经验上都是一片空白。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5)

所以对航天员的要求也就特别的高,当时在空军部队中约有1500人符合基本要求,经过几轮筛选后,这个人数降到了60人。这一筛选过程十分严苛,时间跨度也比较长。

1997年4月,杨利伟在临床医学、航天生理功能指标、心理素质的测试中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成为了一名预备航天员。

此后又是一轮训练和选拔,终于在1998年1月,杨利伟成为了14名中国航天员中的一位。

这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进入太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还在紧锣密鼓地进展,航天员们也有更多更新的知识要学习。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6)

2003年7月组织上又一次开展了对航天员们的评估工作,杨利伟在此次评估中被评为三级航天员,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航天任务。

而这一任务很快就到来,同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5号顺利进入太空。

太空中的危机

现在说“顺利”,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杨利伟搭乘的神舟5号完成了太空任务,安全返回。

但实际上在这趟旅程中,杨利伟遭遇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危险和意外。

第一个危险时刻就发生在升空后不久,在火箭升空时,人体会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常人难以忍受,受过严苛训练的宇航员在训练时早已经历过无数次。

然而,威胁着杨利伟生命的是另一种反应:共振。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7)

这是由于火箭和飞船的剧烈抖动所导致,人体对10赫兹(Hz)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这种频率的振动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

随着共振不断变化,杨利伟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被震碎了。

他处于忍耐的临界点,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就要死了,但是他只能凭借坚定的意志咬牙忍住。

当他遭遇共振现象时,地面控制中心的人无法得知他的具体情况,只能看到一个定格的画面,所有人都无比担心,直到他眨了一下眼睛人们才安下心来。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8)

当杨利伟完成任务回到地面后,也曾经看到过当时的实时录像,他仍能感受到当时的惊心动魄。

当时的杨利伟以为这是飞船起飞的必经过程,但其实这并不正常。

后来经过技术改进,共振的现象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大改善,再往后的飞船就再也没有这种问题。

这大概就是“前人植树后人乘凉”吧。

不过“共振”并不是最大的困境和难题,在杨利伟遇到的所有问题中,最让人费解的是在太空中,从船舱外传来了类似于“敲门声”的咚咚声。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不少人甚至因此脑洞大开,难道是有外星人吗?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9)

首先要强调一点,人类科技发展至今并未发现外星生命,普遍流传于民间的许多“外星人”事件和故事并未得到最终确认,所以这一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当时杨利伟听到的敲门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准确地说这是一种不明状况的敲击声。据杨利伟自己描述:

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是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10)

这实在是太过离谱了,因此在第一次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杨利伟也吓了一跳,随后每当这种声音响起,他就会留意一下,想要找到其中的线索,但是并未有所发现。

杨利伟也曾经仔细辨别过声音来源,但是这声音听起来既不像船舱外的声音,也不是飞船内部的声音。

整体感觉好像在飞船外部有谁在敲打船体,这种声音并不清脆,也不刺耳,就像用木头锤子敲打铁桶一样。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11)

杨利伟担心这是飞船出现了什么故障,所以曾仔仔细细地检查过,但是飞船运行一直保持正常状态。

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上太空,杨利伟生怕出现什么意外,或者是有什么问题是自己没有留意到的,所以每次听见这种不明敲击声的时候,他都会趴到舷窗那里四处找寻,想要看看有没有线索,但最终他一无所获。

在回到地面后,杨利伟向上级报告了这一现象。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12)

人们当然要调查研究这个神秘声音到底从何而来,首先要做的是,确认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声音。

技术人员根据杨利伟的描述,用各种方法模拟这种敲击声,然后再将之录下来放给杨利伟听。杨利伟尝试过许多次,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他记忆中的那种声音。

此后持续一年多,杨利伟都和研究人员一起想要找寻这种声音的来源,但也没有结果。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13)

后来,我国又发射了“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杨利伟作为中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将自己所有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后辈,当然他也提到了这种声音。

他告诉航天员们,如果听见了类似的声音千万不要慌张,也不用害怕,这应该是一种正常现象。

杨利伟是在2003年飞上了太空,距现在已经过去了18年,在此期间,中国不但有别的航天员飞上太空,而且还建立起了空间站。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14)

载人航天的项目计划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探索太空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大。

那么,当年杨利伟遇到的这个问题,现在能否解释了呢?

为何会有诡异的“敲门”声

有很多人就这件事提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这是外星生命在向地球文明传达一些信息。

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飞船出现了某种不为人知的故障,还有一些人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有太空垃圾撞上了飞船。

工作人员也没有放弃研究这种声音的来源。

其实这种状况并非只有杨利伟遇见过,其他国家的宇航员也曾经在不同时期听到过类似奇怪的声音。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15)

1969年5月,美国的阿波罗10号正在执行航空任务,三位宇航员同时听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啸叫声,这种声音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

后来,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和卡西尼号探测器都曾经记录下了太空中某种奇怪的声音,还为此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外星人的敲门声”。

在杨利伟进入太空后,中国又进行过几次载人航天任务,其中有两次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也表示曾听到过类似的声音。

不过由于在此之前杨利伟曾经告诉过他们可能遭遇这种情况,所以航天员们也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不会觉得过于恐慌。

那么在太空中传来的这些声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16)

目前关于这些声音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看法是,飞船在进入太空后,由于飞行时会遇到剧烈变化的外部温度,所以船体会出现收缩或者膨胀,而这种收缩或者膨胀就会导致飞船外壳发出一些声音。

另一种看法也与温度有关,不过是与飞船舱室内部温度变化有关,人们认为当飞船内部产生温度变化时,舱内舱外的压力差距也会产生变化,这种压力差就有可能让舱体内壁的材料轻微变形并且发出听起来像敲门的声音。

“月宫一号”的总设计师刘红就倾向于第二种解释。

她提到,在2013年10月19日到2014年1月23日系统的启动实验期间,实验人员就在舱内听到了与上面描述类似的咚、咚敲击声。

终于在13年后的2016年,最后经过分析,大家发现是舱体内壁材料在舱内压力变化时发生微小变形所产生的声音。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17)

月宫一号是密闭舱室,舱室内的温度为了适宜人生活,是在21-25 ℃之间变化的。在温度变化的过程中,气压也会随之变化。

这样一来,舱室内外的气压差就会跟着变化,舱体内壁的材料就会发生形变,从而发出咚咚的响声, 听上去类似外面有木头锤子敲在舱门上面的感觉。

刘红总设计师表示,我方实验人员在与俄罗斯同行交流中获得的信息也证实了这一点。在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在做BIOS-3系统实验时,也听到了类似的声音,后来确定了是压力变化导致的变形所发出的声音。

事实上,出现这样的声音,不仅不用担心舱室的安全问题,反倒还从侧面说明了舱室的气密性很高。

说起来由于温度变化而让物体变形甚至产生声音,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

可能很多人都曾经听到过,家里的家具会在某些时候发出轻微的“咔啦”的声音,特别是一些老式实木家具,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所导致。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18)

航天飞船,几乎是人类最高科技水平的体现,虽然不能说是已经完美无缺,但是在设计舱体时是考虑了温度变化的因素的,在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上还是很可靠的。

“航天英雄”杨利伟真正在太空中待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就在这短短的20多个小时内,他遭遇了数次危险。

比如在杨利伟踏上回程时,飞船的船舱与大气层发生了巨大的摩擦,产生的巨大热量舷窗外面烧得通红。紧接着飞船外的防烧蚀层开始脱落,而后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窗外可是1600-1800的高温啊!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19)

杨利伟事后回忆道:“就看着它一格一格的裂,我说不行,舷窗裂了,这还得了吗,一千多度的温度要进来,确实是很紧张,真是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杨利伟胆战心惊,但仍然配合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操作步骤。

就在即将降落时,杨利伟还被有棱角的麦克风划伤了脸部,在当时他出舱的照片上,依然能看见他嘴角的血迹。

不过好在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降落了,全国人民都为此感到无比高兴与自豪。

杨利伟是第几个进入太空(杨利伟在太空听到)(20)

回顾杨利伟的经历,我们便能发现,要成为一名航天员需要经过重重考验。

虽然这是一项看起来十分光荣的工作,但是每一个航天员们都要经历无数艰辛的训练和学习,在太空中更是要面对许多未知的状况与恐惧。

杨利伟把自己航天的所有细节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后来者,他所经历的困难和危险对整个航天事业都是宝贵的经验,航天工程师们也在方方面面都做出了改进。

后来杨利伟没能再次进入太空,但是他时至今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航天事业中,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无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航天英雄!

-完-

参考资料

新京报:《一口气读完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惊心动魄”》

果壳网-刘红:《杨利伟在太空听到的“敲击声”,原因也许找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