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发展特点指南(教学支招新学期小班儿童发展特点及班级管理指南)
小班幼儿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习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在成人的指导下,他们形成了许多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时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会自己用勺子进餐,会自己穿衣裤、会解会扣较容易操作的扣子,会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会自己洗手等,这表明小班幼儿已开始能适应集体生活了。但由于受动作能力发展的制约,动作比较迟缓、笨拙,需要成人给予耐心指导。
小班幼儿的大动作协调性增强,喜欢跑、跳、钻、爬和踏小轮车等活动,喜欢跟着大孩子、成人玩追跑游戏等。
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展相对较迟缓,但双手协调技能有了较大发展,他们会折纸,会用蜡笔画画,会使用剪刀剪直线,动作逐步精细化了。
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中,无意注意占优势,幼儿往往受到行动和外都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做事情时往往会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不会思考好以后再做。
如他们在绘画开始前往往无计划,画完后才会想到随意的情节,因此欣赏小班幼儿的绘画作品贵在“听”而不在“看”。
小班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尤其喜欢与同伴一起活动,在与同伴或成人的交往中幼儿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如自己的名字、性别,自己喜欢干什么,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等。
但在与人交往中,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容易受情绪影响而冲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如存在“抓人”“咬人”等特有现象,游戏活动不吸引他,自顾自地脱离集体活动重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等。
这个阶段的幼儿对自己的认识还容易无限夸大,如认为自己可以像奥特曼一样打怪兽,像蜘蛛侠一样帮助所有人等。
小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飞跃期,他们基本掌握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但在实际说话时发音还不够准确。同时,他们的词汇量增加也很快,尤其是名词、动词等实词增长较为迅速且掌握得较好。
小班幼儿不仅能用简单的语言与成人、同伴交往,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还能叙述生活中的事,只是在独白时不流畅,带有很大的情景性。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特别爱听故事,常常缠着父母在空闲时间讲,还喜欢一边听,—边学故事中小动物有趣的动作和叫声。
小班幼儿正处于秩序敏感期,他们对做事的顺序性、生活习惯、物品的空间位置及所属上有严格的要求,如不能随意打乱坐的位置,接送卡必须要自己交给妈妈而不能让妈妈拿等。
这个阶段,是建立规则最好的阶段,因此一日活动常规管理在小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儿歌具有内容浅显篇幅精巧、语言活泼、结构明快等特点,相比较起单纯的说教,更符合小班幼儿心理接受水平。
幼儿在儿歌中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习得方式正是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通过简短生动的语句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例如,在儿歌“小围巾,真漂亮, 这边短,那边长,短边碰一碰, 叠得四方方”中,孩子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自我服务的基本技能。幼儿洗手时,可以边念儿歌边洗手:“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看谁洗得最干净。”在儿歌的引导下,幼儿愉快地完成了洗手的任务,还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作为教师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为此,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常规培养的有效途径。
对于小班前期孩子来说,这里面很多事情都是在教师提醒、帮助下才能完成的,所以幼儿教师要时常提醒和帮助小班幼儿培养管理自我的意识。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易遗忘。小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阶段,其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与形象性并存。
因此在此阶段,幼儿大都通过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来感知世界,事物的外在特征是幼儿认知的来源,看、摸、听、闻等行为成为其认知的途径。加之此阶段幼儿的注意、记忆主要以无意注意与无意记忆为主,因而教师应充分把握住幼儿这一特点,利用环境加以引导,让环境成为幼儿无声的“教师”。
针对这一特点,要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以提示孩子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例如,为了帮助孩子掌握"上下楼梯向右行"的规则,在楼梯口画上箭号。久而久之,孩子们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到了靠右行的习惯。
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是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
教师就是幼儿的榜样,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将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小班幼儿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做好榜样示范。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生活常规。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游戏也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
都说幼儿教育要“寓教育于游戏中”,幼儿的常规教育也是如此,游戏的自主性、愉悦性、互动性正符合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求。幼儿通过游戏与同伴及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得自身各种能力得以发展。
教师可抓住游戏的这一特性,通过角色游戏、建构游戏等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懂礼貌、穿脱衣、整理归纳等行为习惯。这样一来,游戏便成为了幼儿学习与练习的平台。这样一来,在游戏的过程中就会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识。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的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很好,但一回家,家长往往随其自便,不能严格要求,使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功亏一篑。因此,要把教育延伸到幼儿的家庭,让家长参与教育,配当幼儿园培养幼儿在家在园的一致意识。
幼儿是环境中的互动发展的个体,除在幼儿园的环境外,家庭环境也影响到幼儿的常规行为发展。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合作,将幼儿园的各类活动延伸至家庭,充分调动起家长的参与度。这样一来形成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合力,更好地巩固了教育的连续性。避免出现“5 2=0”的现象。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作为引导,幼儿能自主地投人到教师创设的活动中。因而小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常规管理中,应以幼儿兴趣作为出发点,设计各项活动。
对幼儿游戏情况的细致观察是教师有效管理的基础,这一点对小班游戏活动来说更是如此。
观察是行动的前提,只有建立在游戏观察基础上的管理与指导,才能做到真正的有的放失,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小班幼儿各项游戏水平发展都处于起始阶段,因此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教师只有通过细致地观察,才可以发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需要,才能切实地了解当前游戏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游戏的环境支持,适时介人游戏,进而做出适宜的管理与指导。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网络,转载仅用于学习资源的分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排版丨Raily
审核丨不写昵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