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棕榈岛建造程序(人工岛怎么建成的)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这个神话故事里蕴含着地理学中的海岸地貌成因原理,即河流和海水侵蚀、搬运、沉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然造陆。同时,精卫用自己的行动也告诉了我们人工填海造陆的过程。

目前,中国人口技术大和住房面积紧张 ,让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海洋。很多工程师设想在大海中建造人工岛屿,这样就可以缓解土地的压力,还可以继续探索神秘的大海。

迪拜棕榈岛建造程序(人工岛怎么建成的)(1)

本期文章我们就来聊聊中国的人工岛工程,先点赞关注,我们再接着往下讲。

人工岛不言而喻就是人工建造而非自然形成的岛屿,一般在小岛和暗礁的基础上建造,是填海造地的一种。人工岛的大小其实是由现存的小岛,建筑物或暗礁的大小或合并数个自然小岛来结合的。

迪拜棕榈岛建造程序(人工岛怎么建成的)(2)

很多人工岛是通过建造支撑建筑物或构造体来实现支撑整个人工岛的,人工岛作为进行海上作业或其他用途的场所,大多有栈桥或海底隧道与它相连。

现代工业发达的临海国家,滨海一带人口密集、城市拥挤,使得进一步发展和建设新企业及公用设施受到很大限制,原有城市本身的居住、交通、空气污染等问题也很难解决。因此,建造人工岛可以改变或改善上述难题。人工岛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方式之一,是一种新兴的海洋工程。

迪拜棕榈岛建造程序(人工岛怎么建成的)(3)

早期人类建造的人工岛是浮岛结构,其中最早建造人工岛的文字记载是在中国明代嘉靖年间。当时江苏北部滨海淤积平原上散布着很多高数米至十多米的土墩台残丘,这些数以百计的墩台过去是为渔业、盐业和军事的需要,在潮间带的海滩上修建的。涨潮时耸立于海涛之中,随着海岸线东移,并入陆地的大部分土墩台被削平,少数至今仍保存良好。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现在社会的人工岛大多由填海造陆的方式建成。就比如在建造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时 ,为了方便大型船舶通行,就修建了一段海底隧道 。而在隧道的出入口就有两座人工岛屿,这两座人工岛就像是两艘大型豪华巨轮游弋在大海之上。那么这两座人工岛是怎么建造成功的呢?

迪拜棕榈岛建造程序(人工岛怎么建成的)(4)

第一步就是先用挖泥船进行海底挖泥清淤,整理好基槽。对号称“基建狂魔”的我们来说,挖泥船绝对不缺,在清理海底淤泥的同时,在上海长兴岛重工基地巨型钢圆筒的生产也同步展开。

第二步,海底基槽弄好,巨型钢圆筒建造完毕。每一个钢圆筒重达约450吨,这些钢圆筒通过振沉系统将其沉入海中插入泥面21米深。然后就是往钢圆筒中注沙,之后就是重复作业,将每一个钢圆筒都沉入、注沙。然后岛隧结合部合拢,人工岛和隧道的结合部是整个人工岛的关键,沉入海中的钢圆筒之间会留有空隙,空隙需要插入隔板进行隔水处理,每两个钢圆筒之间内外插入两块隔板,然后中间注沙。

迪拜棕榈岛建造程序(人工岛怎么建成的)(5)

第三步,岛隧结合部注砂。既然是岛隧结合部,就不能全部用砂填满完事,还需要预埋一段隧道沉管,为了以后和隧道相连通。当然了,和隧道结合的一面是不能用钢圆筒给堵死的,因此还要插入临时挡水板。

之后整岛的合拢,运砂船或吹沙船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往岛内开始填砂。并不需要一下子填满,因为里面还有很多工程要做。填完沙的人工岛因为填充的沙水混合物整个地基是松弱的,必须进行排水。只有地基巩固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建设工作,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必须得要坚固才行,否则就有可能会有沉降。

迪拜棕榈岛建造程序(人工岛怎么建成的)(6)

这个时候 整固地基的装备挤密砂桩船该出场了,挤密砂桩的工作原理简单点说就是通过冲击等方式,在地基中打孔注入砂石,通过挤压 置换 排水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第四步,岛域内地基的整平以及内部相关设施的建设。钢筋混泥土框架这和普通的建筑施工区别并不是特别大了,很好理解,不用多说,然后就是人工岛和海底隧道对接了。

迪拜棕榈岛建造程序(人工岛怎么建成的)(7)

第五步,岛壁施工。到这整座人工岛的主体工作基本上完成,但是因为整个岛处于大海之中,水深浪大,所以必须有防波提这样的防护工程来保护整座人工岛。在挖泥船清淤以后放置大量的扭工字块,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波效果。这些扭转的工字型字块有序地放置在人工岛的外围,能帮人工岛抵御较大的波浪,减少海浪对岛的破坏。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这些密密麻麻的扭工字块,可能不会太舒服。

上面所说的就是中国人工岛屿的建造方法,同时它也是世界一流的工程建构方式。这也让西方的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国建造人工岛能力不足方面时,狠狠地被中国建造打脸。并且,中国力量不仅建成了人工岛屿,还在之后搭建出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成了七座人工岛屿。中国自古以来就以修建巨型工程而闻名世界,如今,随着中国的复兴,国力的不断进步,我们所建造的工程将再次震惊世界。

迪拜棕榈岛建造程序(人工岛怎么建成的)(8)

好了本期文章到这就结束了,更多科普知识 记得点赞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