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喜欢剪头发(在强调身体发肤)
《孝经》主讲,以“孝”为先,何为孝?孝为上事君王,下敬父母;尊上,佑下!那孝从何做起?自然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从保护头发和皮肤开始!
这在现代看来,堪称“不可能”。一个月剪一次头、时不时的受伤,这身体早就经历风吹雨打,莫说保护,就连保养都成问题。
在我们现代人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在古代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即便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这“孝”道,也是一件极其难以践行的事情。但“事在人为”,针对于此,古人还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立了不少规矩。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起源
孔子常常提及“礼乐崩坏”,而其所说之话,说做之事,也多是践行“周礼”,此处“周礼”并非两汉所著《周礼》,但是“周礼”却是《周礼》成书的源头。
周朝建立之后,诸侯分封,为维护周朝的宗周统治,周文公认定光靠武力,是不能收拢人心。所谓“以德服人”,若是有一套完整的“正统理念”,何愁天下不归?
周文公根据上古到殷商时期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修改,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这套礼乐制度就成了人们行为生活的规则,限制、约束着百姓。这套“周礼”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就提及了“发肤”,这也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最早来源。
在《左传》中记载有:“断发文身,裸以为饰。”
这记载了古人对于“理发”多是不接受的,认定理发是“不孝”的代表。为此,还设有“髡刑”。髡刑指将罪犯头发全部或者剔除部分,达到羞辱的目的。
一种奢望——理发
头发,显得异常重要,所以盘发就成了最常见的事情。但是头发若是不加打理、修饰,就会显得脏乱不堪,那古人是否也会理发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理发的次数并不多、理发的规矩比较多。在周朝时期,理发几乎是被禁止的,只存在沐发和梳栉。
但南北朝时期,因“三国战乱”,儒家又一次受到冲击,所以对于所谓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并没有那么严苛的遵守。
而南北朝的贵族子弟无不喜欢化妆,因此“修眉、剃须”是必须做的两件事,这个时候出现了理发工具“栉”,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
“栉,理发器也。”
这个时候“栉工”就出现了。经过发展,不仅朝廷有专门的栉工,就连私家“栉工”也出现了。即便栉工出现,也不代表理发可以随心所欲。栉工的一般工作只是打理一下头发,剪掉不必要的碎发,但是头发的长度肯定是不可能像现在这般随心所欲,那都是有专门的规定。不止如此,理发也不是随心所欲,想要剪发就剪发,那必须的挑选黄道吉日,所以日历上面也可以见到不易理发等字样。
到了宋朝时期,理发业较为盛行,不仅有理发师,还有理发店,甚至还出现了行会,宋朝时期的洪迈所著的《夷坚志乙》:
“政和初,成都有镊工,出行尘间,妻独居,一髯髻道人来求摘须毛,先与钱二百”。
头发的样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依旧没有多少改变,而理发的方式,也没有多大变化。直到清军入关,头发的样式才发生了改变。
为加强自身统治、摧毁汉人的自尊心,“剃发令”颁布,最开始的头发样式只是留一根小辫子。所谓“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可乱!”清朝最初的法令引来了强烈反弹,即便如此,依旧遭到了无情镇压,造下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案。理发势在必行,正因如此,理发业大肆发展。
发型改革、思想飞跃
发型的一变再变,也标志着禁锢思想的不断破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最终成为一句空谈,对于头发的珍爱程度,随着先进思想的不断涌入,为表示遗弃旧思想,男生剪去鞭子,就成了一种决心!
之后岁月,发型逐渐定型,也就成了现在这样。至于说剪头发看日子,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男生短发、女生长发,虽然是一种模式。但是也并不妨碍“男生长发、女生短发”,现在社会的接纳度,比之以前好上太多。现在追求的是心灵自由、行为自由,至于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还不如“尊重父母、爱惜父母”来的实在。
参考资料:《孝经》、《诗·周颂·良耜》、《夷坚志乙》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于今日头条首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