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一个晕轮效应(学点心理学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光晕效应”“月晕效应”

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这种错觉现象,心理学中称之为“晕轮效应”。它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这种效应在对不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的整体性及内隐人格理论有关。

在知觉客观事物时,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

譬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一俊遮百丑”、“窥一斑而见全豹”都是光环效应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认识了晕轮效应,就要尽量去避免同时也可以去利用,比如说:注意“第一印象” 注意“刻板印象” 避免“循环证实”

在日常生活与人交往的时候,要避免出现晕轮效应,当然从日常做事中,若遇到问题,也不要以偏概全,归因于外界,从事实出发,向内求,别回头,向前看,多听批判的话加以思考。

心理学中一个晕轮效应(学点心理学晕轮效应)(1)


我是嘉欣,一名心理咨询师,乐见生活,常怀空杯,持续学习,喜爱分享,欢迎多多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