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

一名46岁的中年男性和其78岁的母亲,听说生吃蜈蚣可以预防冬天感冒,于是母子俩用生蜈蚣榨汁喝下。谁知道过后没多久,相继头痛、嗜睡,甚至发展到认知障碍,两个人都进了医院。医生最终诊断为管圆线虫感染引发脑膜炎。

由于此前并没有这样的案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医生们煞费了一番功夫,才帮他们找到了病源。而这两个病例,被医生进一步研究,首次证明吃生蜈蚣可能导致管圆线虫感染,相关成果近日被《纽约时报》《发现》杂志等知名媒体报道。

案例:

母子俩先后感染管圆线虫引发脑膜炎

这一切源于几年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医师陆伶俐博士收治的两名特殊患者——一名46岁的中年男性和他78岁的母亲。首先来医院的是老人家,她主诉连续几个星期头痛得厉害,而且非常嗜睡,发展到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

治疗团队对患者的脑脊液进行了研究。“很明显不对劲,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而患者的脑脊液呈黄色,而且十分浑浊。”进一步检测发现,脑脊液中白细胞、蛋白增多。“当时结合初步的检查检验结果,以及颈部僵硬等症状,我们考虑可能是脑膜炎。”陆伶俐介绍。

当检查排除了病毒或细菌、结核等病因后,为了寻找其他潜在的可能病因,陆伶俐团队对患者的脑脊液进行了细胞学分类检测,发现脑脊液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最关键的是,管圆线虫抗体阳性,这意味着患者有管圆线虫(一种寄生虫,又叫鼠肺虫)感染。一位78岁的老年人,明确没有食用蜗牛等软体动物史,为什么会突然得管圆线虫病?正在医生们费解的时候,老人儿子的入院为他们提供了线索。

老人入院几周后,她一向健康的儿子也因持续了20多天的轻微头痛,前来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而其脑脊液的检查结果,与母亲一致。

经详细询问,原来他和母亲在此前都吃过生蜈蚣。这名男子听别人说吃生蜈蚣可以预防冬天感冒,而且又觉得中医确实有蜈蚣入药的说法,于是就用生蜈蚣榨了汁,招呼78岁的老母亲一同喝下。

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1)

蜈蚣

所幸,经过21天的抗寄生药物阿巴达唑和两周疗程的类固醇地塞米松治疗,母子两人都顺利痊愈出院。

研究:

吃生蜈蚣很可能导致管圆线虫感染

吃生蜈蚣与管圆线虫感染,究竟是偶然,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两者特殊的联系,引起了陆伶俐博士的兴趣。于是,她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华教授等人开始了相关研究。

管圆线虫

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2)

管圆线虫

管圆线虫通常存在于老鼠的肺动脉,也因此常被称为鼠肺虫。不过,此前的科学研究停留在:管圆线虫的生命周期比较复杂,在老鼠等啮齿动物体内“安家”之前,需要在“中间宿主”(如蜗牛一类的软体动物)中生活一段时间。所以一般只有患者吃过蜗牛一类的软体动物,才会被怀疑是管圆线虫感染的高危因素。

为了证实猜想,他们从患者购买蜈蚣的农贸市场购买了20只蜈蚣。结果,居然在其中的7只蜈蚣样本中都发现了管圆线虫3期幼虫,且每只蜈蚣平均含有56条3期管圆线虫幼虫。进一步提取蜈蚣的DNA,采用PCR扩增方法,他们发现蜈蚣体内有管圆线虫相应基因。

陆伶俐博士研究团队研究发现,蜈蚣确实成为管圆线虫的暂时宿主,将这种寄生虫传播给人类。不过,至于能否像蜗牛一样,本身就可以作为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提醒:

中药蜈蚣并不生吃 多为晒干或磨粉

一方面,蜈蚣与管圆线虫感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另一方面,因药用价值,蜈蚣在中药里又占据了一席之地。据了解,在传统中药中,已有几个世纪使用干的或粉末状蜈蚣来治疗各种疾病如百日咳、破伤风、心血管疾病和风湿性疾病的历史。

对此,陆伶俐博士解释,用于中药的蜈蚣通常是被晒干了或做成粉末状,在制作过程中,寄生虫早就被杀死了,是不会再传播给人类的。“至于用野生的生蜈蚣来治病,还是要小心慎重。”

这些民间偏方不靠谱!

有这些行为赶紧停止!

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3)

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4)

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5)

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6)

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7)

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8)

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9)

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10)

被蜈蚣咬后拔了火罐还有什么症状(为防感冒母子饮下)(11)

盲目相信、尝试偏方,

轻则影响健康,重则危害生命!

转给家人,别再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