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

这是这几天最让人心痛的消息:小学五年级的小姑娘缪可馨,从教学楼坠下身亡。

坠楼是因为一篇作文。

老师布置作业写一篇《三打白骨精》读后感。缪可馨写道:

“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够正能量”。老师在这段话旁边打了红叉。

随后,惨剧发生。

读到这条新闻,我的心里仿佛也被打上了大大的红叉。孩子们的作业,值得更真诚的对待。孩子们的创造力,也不应该被“正能量”杀害。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1)

缪可馨的这篇作文,充满鲜活的细节。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2)

形容白骨精化身的村姑,她用“美若天仙”

展示现场动态的场景,她引用《西游记》中的句子:“左手提着青砂罐、右手提着绿瓷瓶。”这些细节大多被老师删去。也有作文专家评价,这样的修改符合考试作文规范。

但最重要的评语就是那句“不够正能量”。“正能量”,应该成为评判标准吗?

可馨的作文写的是《西游记》里“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不知道你记不记得,在这个故事里,孙悟空也受到了老师唐僧不公正的指责和批评。和可馨一样。吴承恩在那一回故事的结尾,这样写孙悟空无法平息的冤屈:

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

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同样是被误解、被指责,吴承恩笔下的悟空用“把地上的树藤都蹬翻”那样的力量,跳上天空,离开了伤心之地。

但可惜的是,可馨不是大圣,无法腾云驾雾。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3)

孩子们只负责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写出来,真正应该负责任的是我们大人。即使大人的世界没那么美好,也不应该剥夺孩子们的美好。

我看过南京一位四年级的老师严杏村,可以是榜样。

她在让同学们摘抄现代诗后,提议大家尝试创作。于是,你就看到了下面这样的优秀作品: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4)

这大概是一种厌学的“负能量”吧,但是严老师的评语是:我也跟你一起等台风吧!

下面是严老师的另一条评语: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5)

看完我都想当严老师的学生。

严老师说:“现代诗对孩子们创造力的发掘是很有意思的;毕业以后想为孩子们出一本诗集”。

而对于大人来说,孩子们的诗其实是一种礼物。每个孩子甚至天生是诗人。你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他们会还给你无限的惊喜。

我看过一个 2007 年出生的诗人出版的诗集。她叫姜二嫚。

那些诗句,就是她眼中五彩斑斓的世界。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6)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7)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8)

果麦 2017 年出版的《孩子们的诗》收录了 70 多首 3 - 13 岁孩子们写的诗歌,每一首里都有大人可能遗失了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春天,可能是头破血流的——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9)

而冬天,则有时候想着通过雪来占领春天——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10)

都和“正能量”无关。在这本书的开头,编者写道:

这本书中的诗都是孩子们写的,虽然他们或许并不认为自己写的是诗。

孩子们可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诗,但他们很清楚:“不像大人那样,他就是小朋友。”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11)

小朋友有小朋友的诗意和想象力。

这几天微博上流传很火的一首诗,也出自孩子的手。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12)

笔迹虽然稚嫩,但孩子的表现力穿透了方格纸。

而对这首诗最好的点评,就是下面的那行得奖信息。

评判他们的标准,不应该是是否“正能量”。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13)

好的老师会把姿态放低,用平等对话的方式给作业批注。常常会有奇效。

博主@小学生作业bot 经常会收到各地老师的投稿。

有的批注非常可爱。

比如这位老师,图文并茂写评语——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14)

经常还会用简笔画鼓励同学——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15)

这位老师对于自己被排除在外好像也没有特别生气——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16)

这位老师一看就是老追星女孩了——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17)

这位老师大概可以去做风险投资——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18)

这位@皮卡丘的包子脸Bigface 一边批评,一边用表情包缓和严厉的语气——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19)

我曾经听一位幼教老师说过,和孩子说话尽量要蹲下,这样可以让 TA 觉得平等。

批作业也是一种对话,蹲下来,让孩子们感到平等。

你还可以轻松对待——有时候你眼中的”错误“,对孩子来说可能只是单纯和调皮。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20)

孩子这种充满人情味的“调皮”,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有些老师,对待孩子的调皮,足够宽容。

安徽阜阳的一位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给老师的一封信》。结果有一篇作文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笨”、“懒”、“矮”、“胖”。

老师也就笑笑,“我觉得他使用了一种反讽的手法。”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21)

除了平等,你还应该认真。

@人民日报 报道过一位杭州的朱老师。

每次都会看 5 遍学生的作文,同时写超过 300 字以上的评语,就这样坚持了 26 年。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22)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23)

如果有这样认真批注的老师,写作文时可能会怀着着“给爱豆写信”的热情,再也不会为每周的周记和作文而苦恼。

毕竟如果我发的每条微博都有人给我写 140 字评论,我肯定每天都认真发博。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24)

对孩子来说,老师是和父母同等地位的权威。

大人的批评和否定,就是一次次的禁锢和扼杀。希望我们有机会停止这些错误。

就算是《三打白骨精》中仁慈的唐僧,也会错怪全能的孙悟空。

关键在于犯错的时候,如何直面自己的问题。

比如,可以像下面这位老师一样,亲自登门道歉——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25)

十几年前的小学生(那个10岁的小学生本可以不死)(26)

一个真诚的道歉对孩子来说真的、真的很重要。

我最后想请你和我回顾“三打白骨精”之后的故事。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被唐僧冤枉而赶走的悟空从花果山回来,拯救了唐僧。原文说道——

长老现了原身,定性睁睛,才认得是行者。一把搀住道:“悟空!你从哪里来也?”

……

三藏谢之不尽,道:“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

行者笑道:“莫说!莫说!但不念那话儿,足感爱厚之情也。”

老师唐僧因为白骨精事件,让学生孙悟空受了冤屈。

但是唐僧这“一把搀住”,主动放低姿态,孙悟空的那些委屈、不平也就化解了。

如果让我写下这一回的读后感,可能会是这样——

我们也许会犯错误,但在孩子面前,尤其需要一颗真诚的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