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乡里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菜(乡情乡韵冬来腌菜忙)

“乡情乡韵”

来乡里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菜(乡情乡韵冬来腌菜忙)(1)

来乡里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菜(乡情乡韵冬来腌菜忙)(2)

· 冬来腌菜忙 ·

/ 第 109 期 /

———————

文: 顾琴玲

来乡里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菜(乡情乡韵冬来腌菜忙)(3)

1

立冬一过,凌厉的西北风就一阵紧似一阵,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当第一场浓霜降临,沿河人家的黛瓦上白茫茫的一片,早起走在路上,发现枯黄的草白茸茸的,踩上去还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而青菜经过这样的几次霜降,口感明显好起来,以素食为主的膳食也增加了诱惑力。

来乡里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菜(乡情乡韵冬来腌菜忙)(4)

2

腌咸菜是一年中的重头戏,江南每家每户都会腌制一大缸咸菜,是冬天的主要菜肴。趁着阳光尚好,农户抓紧收割田间地头的青菜,怕来个寒潮,菜冻在地里口味就差了。由于集中上市,量大价低,为了卖个好价格,农人一般将青菜用船通过水路运往各个集镇,需要腌菜的人家到各河埠头打听青菜的行情,一般都是二分半或三分一斤,起量是一百斤,菜品不同价格略有差异,矮蒲头青菜略贵,长梗青菜略便宜点。交易场所就是各河埠头,一旦价格合适,河岸边挤满了人,大家指着相中的青菜,让农人将一大捆一大捆的青菜从船中拎到岸边,过秤结算。

来乡里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菜(乡情乡韵冬来腌菜忙)(5)

于是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晾满了青菜,成了各家的门帘和窗帘,是冬日里的一道极具特色的亮丽风景,据说如果直接腌制由于青菜水分太足,成品容易碎不漂亮,也浪费食盐。经过一周的晾晒,青菜缺失了一部分水分,软塌塌的挂在晾干上,甚至有的叶片已经开始发黄,到了清洗青菜的时节,近百斤青菜清洗绝对是个体力活,需全家出动忙活大半天,不断地从晾晒的地方取下来,用篮子提到河埠头,将每棵青菜上坏掉的叶片剥离,其他的叶片仔细地进行清洗,洗完后整棵青菜还必须是完整的,然后再放回原处晾干,同时还需将腌制咸菜的大缸洗净擦干待用。

3

待这些准备工作一切就绪,腌菜最需要的是一个身高体壮的男劳力,作为踏菜主力人员,我们家都是由父亲承担,在一个晴好温和的傍晚,母亲在大缸底下放一层食盐,然后放一层青菜,再放一层食盐,父亲洗净了脚,站在缸内来乡里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菜(乡情乡韵冬来腌菜忙)(6)用力踩着青菜,绿色的浆液不断地从父亲踩过的脚下流出来,不一会儿,青菜完全失去了活力,瘫在缸底,一个晚上就是不断地重复着母亲放青菜放食盐,父亲重重地来乡里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菜(乡情乡韵冬来腌菜忙)(7)用力踏青菜,堆在边上的青菜源源不断地放入缸内,离缸口差不多三十厘米样子,青菜也全部在缸内了,踏菜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父亲双脚通红,浑身冒汗站在缸边,在腌制的菜上面加压一块重重的大石头,再盖上竹匾防尘,一大缸腌菜才算大功告成!

来乡里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菜(乡情乡韵冬来腌菜忙)(8)

4

现在就静等青菜在食盐的作用下慢慢成熟,大约经过一周,菜已经去掉了青生味,有了咸混和着植物鲜味的清香,小孩子就会从缸内捞一片偷尝,大人呵斥着:时间还没到,有毒(应该是亚硝酸盐浓度最高的时候)!小孩子吐吐舌头,早已将咸菜扔进嘴里猛嚼,不断的咂巴着嘴巴,喊着:好吃!好吃!

经过二十天左右的腌制,菜已失去原先的青色,蜕变成半透明的金黄色,梗叶的经络在阳光的照射下,丝丝清晰可见。生咸菜直接从缸内取出来,菜梗切成小片滴几滴香油,是下早饭的绝配,辣椒炒咸菜,豆腐煮咸菜,是平时日常的标配,偶尔侈奢一把的是咸菜炒肉片,咸菜烧小鲫鱼,至今想来,也还是舌尖上的美味,味觉的盛宴!就连咸菜腌制出的汁水也是不可多得的一剂美味调和品,咸菜露烧毛芋艿是另一种简单的土制美味,烧制的过程中香味七邻八户都能闻到,当然好的咸菜也是送熟人的礼品,得到朋友的夸奖也是常有的事!有了这一大缸咸菜,冬天再也不用慌神,大雪飘飞的日子依然有可以下饭的菜肴。一大缸咸菜是整个家庭冬天最大的后勤保障!

咸菜泡饭,是我们中国人早点最经典的配制,是平淡生活中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来乡里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菜(乡情乡韵冬来腌菜忙)(9)

-END-

(图文无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