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观测几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人类是怎么看到和知道百亿光年远距离天体情况的)

人类观测几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人类是怎么看到和知道百亿光年远距离天体情况的)(1)

所有的探索都是通过看和听,是因为人有了眼睛和耳朵,把看到听到的记录下来分析出来。

人类的眼睛和耳朵是最厉害的工具,加上大脑就无敌了。

当人类的眼睛探索到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并不是靠眼睛一公里一公里的看过去的,而是这些天体发出得光芒和各种射线信号以光速传播到我们的眼前,有些还不是看到的而是“听”到的。

人的眼睛是很厉害,没有它就无法看到这些天体。但有人老以为人类的眼睛厉害,是因为可以看到100亿光年远的东西,还不要一秒钟就看到了,比光速快多了。这就大错特错了。

人的眼睛是没有速度的,只是被动的看着这些光芒或者被这些光芒反射的物质,它们不管是千里迢迢还是亿万光年,都是它们自己以光速撞到我们眼前的,人的眼睛就是守株待兔,瞎猫碰上死老鼠而已。

人类观测几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人类是怎么看到和知道百亿光年远距离天体情况的)(2)

基于人类眼睛和光与物体的这种性质,人类就知道了那遥远的天体是很久前的事物,而且是很久以前的样子。

130多亿光年远的天体就是宇宙诞生之初的天体。因为这些天体的光线走到人类眼前经历了130多亿年,我们看到的就是130多亿年前的样子,138亿年前宇宙才诞生,这个天体不就是宇宙诞生不久的天体吗。

所以人类看到越远的天体,就是形成越久远的天体。是它们过去的样子,不是现在的样子,现在是不是毁灭了也不知道。比如我们太阳只有100亿年的寿命,如果看到100亿光年远有一个我们现在样子的太阳,那现在这个太阳肯定不存在了,早就死亡了。因为太阳已经50亿岁了,还有50亿年就要寿终正寝。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00亿年前的样子,也就是说50亿年前它就没有了。

人类观测几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人类是怎么看到和知道百亿光年远距离天体情况的)(3)

人的眼睛每时每刻都会接收到无数条光的信息,至于看那一条或者怎么看,就要依靠脑袋来指挥了。

你想看天体还是看美女,这就是你脑子的选择。人眼的分辨率还是有限的,遥远的光线传过来一路上会越来越弱,太远的东西人眼睛就看不清了,这就要借助望远镜。

望远镜也不是自己会往前赶着抓取远方的天体送到你的眼前,也是被动的接收远方的光线,只不过是通过放大,使人眼能够看清本来看不到的东西而已。

就是这么简单。至于如何放大,哈勃望远镜在太空怎么接收远方来的光线,又通过一些什么仪器把它呈现在大家面前,这就是比较专业的问题了,咱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人类观测几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人类是怎么看到和知道百亿光年远距离天体情况的)(4)

除了哈勃这样的光学望远镜,还有X射线Y射线探测器、红外紫外探测器、射电望远镜等等。

这一类的望远镜主要是接受各种天体发出的各种射线和电波,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偏振等。所以它们不是直观的看,而更像是听,凭着“听”到的感觉来描绘远方的天体是个啥样子。

这种听也是被动的,搜寻来自太空各个方位,这些信号源发出了信息,并经过漫长的光速传播传到了我们的“耳朵”里,我们才能接收到。然后,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分析综合,将各种信息整合起来形成报告,供科学家们研究。有时候还会建模制作还原出图像。

我们网络上的大多数恒星、黑洞、类星体,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谱就是这么得来的。

人类观测几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人类是怎么看到和知道百亿光年远距离天体情况的)(5)

其实人类现在对宇宙的研究还处于很初级阶段,百亿光年的天体信息都还不是很精确,发布的图片都还只能看到一点点光影,而且那些光点都是巨大星系发出的。

那些描述得很精彩有细节的图片都是根据信息制作的艺术构想图,并非真实情景。

但有一点,如今的科学界很多精细精密的设备仪器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是很高级阶段了。比如可以探测到几百万光年远星系移动的速度,精确到公里以下;可以探测到一个质子万分之一尺度的移动;可以感觉氢原子半径尺度的地面震动;可以拍摄出每秒钟5万亿帧照片的飞秒技术,捕捉光速的进程。

还有很多很多高科技的东西,老百姓都不一定知道。所以科学界发布的信息或者取得科学界共识的成果,都是经过各种科学方法求证出来的。而在我的文章评论里还有人问,“太阳距离是用什么尺子测量的?”

人类观测几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人类是怎么看到和知道百亿光年远距离天体情况的)(6)

所以作为一个门外汉就不要轻易去质疑了。对一个科学事物先要认真读懂弄明白,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就理性的去求教,如果很精通了,找到某个理论的漏洞,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质疑和商榷。

一些人随意用自己知道地一点生活常识,就大言不惭的去否定取得科学界共识的发现和理论,甚至肆意的贬损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其自身却在蒙昧中享受着科学带来的好处。这种做派实在令人不齿。

时空通讯愿意以虔诚之心来学习和对待科学,不断的充实自己,让自己活得更明白,也愿与朋友们共享和共勉。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欢迎一起来探讨。原创版权,抄袭可耻,侵权必究。谢谢支持与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