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忆旧游(故园有忆母亲老屋)

采桑子忆旧游(故园有忆母亲老屋)(1)

梁家营民宿

说到老房子,就不由得想起已经回不去的老家,更不由得想起已经去世的母亲,曾经的老房子伴我们长大,伴我们成家立业,当城里鳞次栉比的楼房纷纷出现的时候,我的父母也搬到了城里,然后思考了很久,终于下决心把老房子卖掉了,然后把最后的一丝与故乡牵挂就切断了。后来母亲去世了,需要归葬到家乡的祖坟,当时最为纠结的就是没有地方办丧事,如果老房子还在就好了。至今,每次回老家去给母亲上坟,偶然经过老房门口都会兴起一丝怅惘。

喝火令题扁豆花忆故园

自在随风舞,婆娑映日红,小街深处矮墙东。原是梦魂长寄,无处可相逢。

独锁高楼上,常思故宅中,忆来何事解情衷。一串清歌,一串泪朦胧,一串细心叮嘱,却付与时空。

童年到初中以前的老房子是普通的华北红砖民居,只有三间房,两间卧室都是长条土炕,爷爷奶奶一间,母亲和我们姐弟三人一间,姐姐去邻居亲戚家借宿。那时候,母亲在院子里种了很多高大的杨树,后来它们变成了新房屋顶的椽子。

大约是我初中以前吧,父亲做木匠每年都要出去打工,母亲在家里务农,上有公婆,下有我们姐弟四人,非常辛苦,经历了一般农村妇女经历的一切磨难,纺线织布做衣服做鞋,种地养猪养鸡,她的理念一直都是朴素的实用价值观,“养鸡不养鸭,栽树不栽花”。后来父亲终于不再给人打工自己做了老板,在养家和给母亲治病之余攒下一笔钱翻盖了新房,院子也大了,母亲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蔬菜和果树,蔬菜有扁豆角和西红柿,果树有苹果、柿子、李子和一棵黑枣树,最好吃的莫过于那棵李子树结的果实,特别好的品种,很甜很甜,不等成熟鸟儿就先来吃了,邻居也会多来摘食,其实它还是我亲手养起来的,所以更有感情。

记得那年母亲去北京看病,那时候父亲还在给人打工,在北京西山干活,母亲也就住在了那里,那时候毛岸青和夫人邵华还有儿子毛新宇住在那个地方,记得母亲说那时候毛新宇大约十七八岁,已经很胖了,还经常见到他的外婆张文秋女士,后来母亲病愈回家带回来很多西山的水果,其中就有李子,我们吃完觉得很甜,于是决定把果核种到花盆里,没想到第二年春天竟然有一枚发芽了,我们姐妹就非常小心地呵护着它。

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盖新房,还是早期的红砖房,卧室里有跟土坯炕相连的砖砌的火炉,冬天我们就把它放在靠近火炉的地方,夏天每天给它浇水,一天天,小树长大了,家里新房也盖起来了,院子也大了,母亲把它从花盆移到了院子的泥土中,第四年就开始开花结果,然后一天天繁茂,然后吸引着鸟儿和我们,然后邻居们把它的果核也种出了果树,一直到我快结婚前,爷爷去世了,母亲决定卖掉房子搬到城里,打算卖房子的前一年,它却突然生病枯死了,好像预知了母亲要离开。后来,邻居到城里看望父亲,也曾带来它的后代的果实,总觉得不如它更甘美,也许不是母亲养育的原因吧。

后来有一次参加区里组织的美丽乡村采风活动,走到梁家营村,村主任是一位青年画家,有自己的产业,把家乡打造成了一个风景旅游景点,保留了很多古民居,改造成了民宿,当我看到红砖的颜色和房屋的样式,都和记忆有了重叠,当时写了一组绝句:

梁家营生态小镇一组

民宿

为避尘嚣待问津,长街碧树粉墙新。

谁家饭菜香风至,转角红砖老屋亲。

采摘

青青一望解乡愁,瓜菜生香果碰头。

忽听小儿急声叫,有虫漫步叶边游。

宜居

沿街花草自芬芳,漫步行来入画廊。

檐下清阴风习习,老人闲坐话家常。

采桑子忆旧游(故园有忆母亲老屋)(2)

梁家营村内街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