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怎样的江南才子(江南才子周吉毕生献给木卡姆的)

他是一位怎样的江南才子(江南才子周吉毕生献给木卡姆的)(1)


“用什么来送我?就用木卡姆吧……”

“我的萨塔尔琴以生命的纽带为弦,

它能慰藉不幸者,予其悲怆与凄婉。

我深深投入于木卡姆使之萦回于心,

若耽于爱的憧憬即弹奏于伊人尊前……”

——《十二木卡姆》序曲开篇


这是《十二木卡姆》的开篇序曲,想必大家都对木卡姆不陌生。

但是有一位被维吾尔族乡亲们热情地称呼为“居马洪”的人,你可能就不知道了。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周吉先生。

他是一位怎样的江南才子(江南才子周吉毕生献给木卡姆的)(2)

他说着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会弹维吾尔族乐器,并且经常穿梭于沙漠、戈壁、绿洲小村庄……

那么,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吗?

不是。

他来自江苏宜兴,是一名地道的江南才子。

那他又是何时来到新疆,并且一步一步成为了木卡姆的“阿西克”呢?

他是一位怎样的江南才子(江南才子周吉毕生献给木卡姆的)(3)

下文将为读者朋友们介绍周吉先生是如何结缘木卡姆,进而是如何深入了解木卡姆的。


结缘木卡姆


上高中时,周吉先生曾在上海市学生课余艺术团担任笛子演奏员,并在高中毕业汇演中演奏了笛子独奏曲《打鼓舞曲》,但他当时并不知道这是源自新疆《十二木卡姆》中的一个片段。

1956年,周吉先生被新疆话剧团选中,从此开启了新疆民族音乐研究的新篇章。

随后的日子中,周吉先生自己总结出,他一生有四次走入、深入、融入木卡姆的瞬间。

走入木卡姆第一次是1965 年,在话剧团排练歌舞《人民公社好》时,用到了《乌夏克木卡姆》的音乐元素,自此开始走入新疆木卡姆。

深入木卡姆:第二次是1970 年,他参与了用维吾尔族音乐来改编创作歌剧《红灯记》,凭借对新疆民族音乐研究的深厚功底,周吉先生成为了团队中唯一一位汉族音乐家。

值得注意的是,《红灯记》借《十二木卡姆》中的《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的元素来创作,因此,这部歌剧又被称为“木卡姆音乐运用于舞台音乐创作的一次成功典范”。

他是一位怎样的江南才子(江南才子周吉毕生献给木卡姆的)(4)

▲红灯记剧照1

他是一位怎样的江南才子(江南才子周吉毕生献给木卡姆的)(5)

▲红灯记剧照2

第三次是1978年,在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的音乐创作中,将木卡姆的旋律灵活穿插于各段情节发展之中。

融入木卡姆:第四次是1987年,周吉先生开始《十二木卡姆》的记谱工作和《音乐集成》(新疆卷)的文字撰写工作。

在记谱过程中,周吉先生与买提肉孜·吐尔逊先生一起听吐尔迪阿洪先生留下的录音;

由于长时间的听录音,有几次周吉先生的耳膜都发炎了,但他只是暂时休息几天,便又开始听,就是在这种惊人的毅力之下,经过反复的听、推敲、核对和修订;

他们完成了《十二木卡姆》乐谱记录的又一次更新,这是对万桐书先生等前人成果的整理与完善,同时也使得周吉先生进一步深入了解、融入木卡姆。

他是一位怎样的江南才子(江南才子周吉毕生献给木卡姆的)(6)

▲著名演唱家|吐尔迪阿洪

在新疆工作的四十多年中,他坚持扎根民间实地考察,和当地维吾尔族同胞一起生活交流,逐步收集、整理各地维吾尔族群众的语言、民俗等,以期较为准确地把握维吾尔族文化内涵和音乐特征。

他是一位怎样的江南才子(江南才子周吉毕生献给木卡姆的)(7)

更是凭借当地群众对自己的喜爱,荣获一个别名——“居马洪”。

他是一位怎样的江南才子(江南才子周吉毕生献给木卡姆的)(8)



不忘的“居马洪”先生

《木卡姆》犹如一首摇篮曲,

维吾尔族伴随着这首乐曲诞生;

没有木卡姆的婚礼不会热闹,

离开木卡姆麦西热甫死气沉沉。

老翁和老妪听了木卡姆乐曲,

衰老的身躯顿时焕发光彩;

据说垂危者听了木卡姆乐曲,

灵魂将得到安息,死后化为天神。

我庆幸自己的一生沉浸在木卡姆中,

愿我的生命与木卡姆永不分离;

朋友,一旦我死去请不要哭泣,

只求您用木卡姆乐曲为我送终。

--《听十二木卡姆有感》 铁衣甫江

他是一位怎样的江南才子(江南才子周吉毕生献给木卡姆的)(9)

因有着像万桐书先生、周吉先生等这样热衷于新疆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人,才使得中国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在2005 年 11 月 25 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同时也被国家列入了“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吉先生因一场歌曲结缘新疆、结缘木卡姆,这一结缘便是四十多年,直到生命的终点。

今年是周吉先生逝世15周年,为纪念先生,让我们在文章最后,一起来听一首由周吉先生作曲的歌曲《天山青松根连根》。

他是一位怎样的江南才子(江南才子周吉毕生献给木卡姆的)(10)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