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善用叠词的作品(一个叠词用得比李清照还好的女词人)

李清照善用叠词的作品(一个叠词用得比李清照还好的女词人)(1)

新编古装越剧《贺双卿》剧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贺双卿大约生活在清代康乾或雍正年间,具体生平年月不详,是家中的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她从小读书识字,聪颖敏慧,不幸的是,十八岁时贺父去世,从此孤女无依。

更不幸的是,虽然贺双卿“负世绝才”,“秉绝代姿”(清人陈廷焯语),然而,这样一位芳华绝代的女词人,竟然与一个大字不识,完全不懂体贴的糙汉子缔结了婚姻。好想问一问,月老当时在打盹吗,还是酒后看花了眼,以致错牵红线?

在父母家住了一阵子,韩西要返回夫家了,其父母设酒席饯行。韩西与双卿关系那么好,自然舍不得与她分开,邀请双卿出席,可是双卿正疟疾发作,没法应邀为她送行。重情的韩西自己也不吃了,“乃分其所食,自裹之遗双卿”,双卿感动得无以复加,含泪作了两首词送给韩西。一首《摸鱼儿》,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价说,寸寸微云这首词,“其情哀,其词苦。用双字至二十余叠,亦可谓广大神通矣。易安见之,亦当避席。”

倘若李清照读到此词,是否应当自愧不如,固然值得商榷,然而只知易安叠词绝妙的我,能读到宋朝之后清代女子的如许叠词,深感神州大地上,江山代有才女出啊。

此词此情,叫人如何不浮想联翩,得知其惨痛经历之后,叫人如何不因喜其才而怜其身世?得知有一密友韩西待她甚好,又如何不为韩女的菩萨心肠高情雅意所感动?(晕啦,今天到底在读双卿诗词还是在讲韩西)

且看双卿在词里是怎样说的:明天你就要离开了,去到那么远的地方,不能轻易回来,再没有人陪着我对我好了。从此后,我孤单单的一个人在这没有温暖的夫家,能陪着我的,只有象今天晚上这样的酸楚了!

从此后,没有人和我一起嘻笑玩闹,没有人一起亲切地闲话,没有人让我教她认字,没有人和我一起读书谈书了。欢乐的日子,都结束了。

好友的远嫁,带走了贺双卿生命中仅有的温暖,读此词,感觉到她怀念往昔与韩西一起的欢乐时光,更体会出她已经心灰意冷,自觉了无生趣。读来不胜唏嘘。

春从天上来•饷耕

紫陌春情,漫额裹春纱,自饷春耕。小梅春瘦,细草春明。春田步步春生。记那年春好,向春燕、说破春情。到于今,想春笺春泪,都化春冰。

怜春痛春春几?被一片春烟,锁住春莺。赠与春侬,递将春你,是侬是你春灵。筭春头春尾,也难筭、春梦春醒。甚春魔,做一场春梦,春误双卿!

《春从天上来》,好一个大气的词牌名。这首词与第一首不同,全篇弃用叠词,只是,形式之新颖别致,似乎毫不逊色。

整首词用了二十八个春字,蔚为大观,读来没有重复感,令人叹服。少女时的梦想,纵然春情再好,经过每日里田间地头辛苦劳作,早已化作那春冰,消融得无影无踪。春天多美好,黄莺婉转,春烟迷蒙。可是春梦易醒,是对春天的幻想误了双卿啊!

首首和着血泪,句句直抒胸臆,用字用词质朴天然,没有一丝雕琢造作的气息,而又不失细腻婉约的味道。出身农家的女词人贺双卿,上天给了她出众的容貌,亦给了她非同寻常的才华,却也给了她在夫家悲惨的遭遇。可感可惜可泣。

读她的词作,试想,在那个时代,纵然她有才能在污泥里开出莲花,写出为人称道的“古今逸品也”,却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机会。可叹可怕可恨。

【作者简介】绿杨,来自湖北的女筒子。喜欢读诗词,喜欢读闲书。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签约作者绿杨提供,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