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五在各省平均分 为什么清北之后是华五

华五在各省平均分 为什么清北之后是华五(1)

关于中国的顶尖大学格局,坊间有句玩笑话,叫“两所学校争第一,五所学校争第三”。前两名毋庸置疑是清华和北大;有能力争三的学校,目前普遍认为是复旦、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因这五所学校均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故通常被称为“华东五校”。

这五所学校相比其他名校究竟牛在哪?和清北的差距又还剩多大?本文就根据软科最新公布的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对这七所中国顶尖名校的学科布局进行分析。

清北华五学科排名的基本情况

首先来了解这七所学校,在不同级别的学科排名,各自的位次如何。

由于这七校的办学体量和规模相差较大,定位也不同,因此光看学科数量的绝对值可能尚无法体现这些学校的实力。这里引入学科精度的概念,即该校被评为前1%(及其他级别)的学科数量/该校的学科总数。显然,学科精度越高,意味着该校的办学质量越强,每个学科都是精品。

分别统计前1%、5%、10%、25%、50%这五个级别,学科数量和学科精度排名前20的高校,看是否能找到清北华五的身影。

华五在各省平均分 为什么清北之后是华五(2)

从整体来看,各级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基本以大家印象中的传统名校为主。顶端层次包括了清北和一些学科特色显著的学校。到50%左右,办学规模大的学校依靠体量优势占优。

学科精度较高的院校,除了上文提到过的学科特色型高校,还有一部分是艺体类高校,这些学校作为行内的翘楚,通常都是“小而精”的模式。相比综合性大学,艺体类高校的精度更占优。

为什么清北是国内当之无愧的头牌?是因为不管怎么比,用哪些指标比,清北都能上榜并位居前列,实力无可挑剔。

为什么清北之后是华五?因为论规模、论质量,能在不同级别都经得起挑战的,的确无出其右。人大、北师大的确有自己的王牌专业,但整体实力不均,略显两极分化;川大、吉大等校,学科多,且都不错,但可能欠缺全国拔尖的学科。既能确保自己整体学科实力全面发展,同时又能有若干个前1%的“拳头产品”,的确是华五了。

清北华五的各级学科数量和精度

接下来进一步研究这七校,本次被评为前1%、5%等不同级别的学科,数量分别有多少,华五和清北的差距在哪。

华五在各省平均分 为什么清北之后是华五(3)

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前1%这个最顶尖的层面,清北的数量对于华五是呈现碾压式的优势。到了5%的层面,浙大迅速赶上,数量基本和清北持平;到10%的时候,浙大的学科数已经是最多了。同时交大和南大也在快速上升,到50%的层面数量也和清北差不多了。

那复旦和中科大是什么情况?来看这七校的学科精度对比。

华五在各省平均分 为什么清北之后是华五(4)

从学科精度的层面,可以再次感受到清北的无可撼动,一所学校有超过1/5的学科是全国最好的1%,有超过半数的学科是全国领先的5%,那整体实力自然是数一数二。复旦和中科大在前1%的层面,精度是仅次于清北的。而到了50%的层面,复旦和浙大的精度都是超过清北了。此外,除了中科大,其他六校前50%的学科基本超过了90%,这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一所顶尖名校的特点:没有短板,全面发展。

当然,华五各校的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中科大规模最小,走的是“高精尖”的路线,顶端学科优势明显。复交作为上海的双子星,偏工的交大规模更大、学科更全面,偏文的复旦则更“精致”一些。南大是华五中相对最“稳”的一所学校,同时也是唯一一所没有合并过的学校,完全依靠自己独立发展到当前这个水平,实属不易。浙大则是五校中规模最大,上升速度也最快的高校,在2018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名列第三。

不过从目前来看,华五想要赶超清北仍需时日,特别在最顶层的学科上,还需要进一步突破。

最后用一张动图,来形象展示清北和华五在不同级别的位次变动差异。(圆圈大小代表该层次的学科精度)

华五在各省平均分 为什么清北之后是华五(5)

如欲获取完整版2018中国最好排名Excel表格,请关注软科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2018BCSR”。

华五在各省平均分 为什么清北之后是华五(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