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认真人的心理根源(是怎么毁掉一个人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抱怨水逆、走背字、倒霉、运气不好,却往往忽略一个重要的客观事实——消极循环。
什么是循环?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就叫循环,比如佛家讲因果循环,就是指事物互为因果,不断循环。
举个例子 :
焦虑 → 头发少 → 更焦虑 → 头发更少……
循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会自我强化。
它可以往好的方向强化,让一切越来越好,也可以往坏的方向强化,让一切越来越糟。
但生活不管方向,它只管循环,要么循环成积极的增长系统,要么循环成消极的死亡螺旋。
而且,循环无处不在,很难抗拒,往往还意识不到。
有句成语叫“祸不单行”,意思是灾难总是接二连三地发生。
比如,你不小心在工作上犯了一点小疏忽 →受到领导批评,心情低落 → 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一笔投资血亏 → 沮丧地回到家里 → 爱人看到你的臭脸,想要和你谈谈 → 谈着谈着,一些小事被激化为更大的矛盾 →越想越down,觉得人生糟透了,工作不好,婚姻也不好 → 错把感觉当事实,辞职 离婚 → 麻烦接踵而来……
我们常常把这种一连串的不愉快经历看成“犯水逆”、“点儿背”,有些人甚至觉得自己命运不好。
其实,那些都是消极循环的结果——当一个人对所发生的事情无法理性看待,不得不调用其他方面的资源(心智、物质等)来解决眼前的困境,但轮到处理其他方面的事务时,又因为资源被挪用而进展得不顺利……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前面的坏事制造了后面的坏事,不断循环往复。看不到这个循环的人,就会认为是命运给他的进阶之路挖了一排排的坑。
生活中的消极循环,在一开始往往是悄悄进行的,所以难以察觉也难以闪避,比如贫穷问题。
有本书叫《稀缺》,作者是哈佛大学主讲行为经济学的教授塞德希尔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讲到穷人难以走出贫困的原因:穷人没钱——如果今天不工作,明天很可能没饭吃;如果这个月还没有活干,下个月孩子的学费就交不上了……
所以穷人的生活一直处于紧迫感当中,就会产生一种叫做“管窥效应”的短视现象——让他们的视野变窄,从而忽视那些可能把他们从贫穷中拯救出来的事。
这个消极循环就是:贫穷 → 紧迫感→ 忽视可以变富的事 → 贫穷……
还有……穷人没钱,所以每花一分钱都要斤斤计较,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心智负担,省钱心态会消耗人的注意力,导致心灵被琐碎的事物占据,使得穷人缺乏余闲,进而产生管窥效应,无法进行远期规划。
也就是说穷人缺的不光是钱,还有空闲和心智带宽,那么贫穷体现出来的一种消极循环就是:稀缺→ 没有资源想长远的事 → 更稀缺 ……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也将贫穷描述为“消极的循环陷阱”,即:穷人缺乏物质资源,心智负担重→ 需要奶头乐 → 外界能诱惑到他们的东西就多,但因为穷,所以无力负担那些诱惑,只能消耗意志力来压制→ 意志力是消耗品,耗着耗着就没了,无法抵御诱惑……
从这个角度看,穷人的消极循环陷阱是:物质匮乏→ 诱惑多 → 自控力消耗 → 及时享乐 → 物质更匮乏……
如果不能打破这个循环,穷人就会一直穷下去。
人们说“扶贫先扶志”,这里的“志”,我觉得至少是让穷人看到这个循环的存在,而不是归咎为命运。
曾国藩有个著名的相人口诀,我印象比较深的两句是“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气神”——一个困在生活的消极循环当中的人,大概率也困在情绪的消极循环当中,而这往往能从愁云惨淡的面色中看出来。
生活中的消极循环,就像一个个死亡漩涡一样,让人越陷越深,越深越痛苦。
而挣脱的方式,首先是需要跳出这个循环,然后从更高的维度俯瞰整个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打破这个循环的方法,而不是只盯着某一个环节去处理,那样你只会左支右绌,始终困在循环当中。
比我们通常以为贫穷就是缺钱,所以很多扶贫项目是直接给钱,但钱花完了就又穷回去了。
必须要跳出“贫穷=缺钱”这个认知,看到贫穷问题中的“稀缺循环”,也就是说扶贫要解决的是稀缺,穷人不光缺钱,还缺乏从容应对不确定性的心智带宽,以及妥善计划未来的长远规划。
所以说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费医疗、就业机会才是真正可以使穷人脱困的举措。
可能人生真有走背字的时候,但实话说,抱怨运气不好,没啥卵用,所以我提醒您注意生活中消极循环的存在,当您发觉自己长时间不顺利或者不开心的时候,就要想一想,是否掉入了一场消极循环当中。
如果是,那就要认识到这不只是某个环节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的问题,你盯着其中的一个环节去硬刚,其他环节又会出问题,就只会越忙越乱。
每到这种时候,我觉得有两个字非常重要,一个是收,一个是放。
先对生活做减法,把枝枝蔓蔓都削去,尽量减少琐事对心智带宽的占用,把全部心思用在解决主要事务和核心需求上,比如一心发展事业。
当你的主要事务走上正轨,生活重新回到掌控之中,这样就可以着手做加法,把那些能够增添生活情趣的事务再一一加上,去追求快乐。
最后,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气神!
(转自知乎:叶泊枫)
随手点赞,月薪十万!
更多好看的文章,请关注头条号 “生活齐物论”,谢谢!
也可微信搜索公众号 “生活齐物论”,时不时有福利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