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论当代大学生就业)

2021届全省高校毕业生22.2万人,2022届全省高校毕业生27.3万人,同比增长23.1%,数据显示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就业任务依旧艰巨高校毕业生稳就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理应正视问题,直面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多措并举解决高校毕业生稳就业问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国内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内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论当代大学生就业)

国内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021届全省高校毕业生22.2万人,2022届全省高校毕业生27.3万人,同比增长23.1%,数据显示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就业任务依旧艰巨。高校毕业生稳就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理应正视问题,直面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多措并举解决高校毕业生稳就业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稳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新冠肺炎疫情是影响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的首个“变量”。在疫情反复发生的影响下,直接体现就是毕业生的出国留学比例普遍下降,某些岗位的招聘规模有所收缩,部分劳动力市场受到冲击。中高风险地区的高校暂停了教室上课,选择了线上教学;暂停了招聘会、就业政策咨询会等,选择择期召开或自行寻找合适的岗位,大大降低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选择内容。如:疫情当前,上海市各高校的大学生都因疫情隔离在学校寝室,选择工作的渠道仅局限于网上发布招聘等,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就业信息相对缺乏,同时每天只能为了生存排队采购、做核酸检测,无心也缺少途径寻找心仪的岗位。

(二)毕业生数量增加是影响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的重要“变量”。2021届全省高校毕业生22.2万人,2022届全省高校毕业生27.3万人,同比增长23.1%,数据显示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就业任务依旧艰巨。面对高校毕业生不断激增的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两种情况,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各类大型企业相对较多,毕业生可选择的岗位也相对较多,但高校毕业生数量和岗位选择不成正比,就业压力也不小;在云贵川等城市,高校毕业生大多认为只有选择正式的单位才有就业前景,都扎堆选择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考人员比例和报考人员比例最多的高达1:3000等,毕业生数量增加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稳就业。

(三)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影响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的关键“变量”。在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的同时,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需要重点加以解决。一方面部分高校毕业生、一些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因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另一方面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严重,无论是沿海还是中西部地区,部分企业都发生了技工、熟练工和新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同时机器换人等结构调整对中低端产业的就业人员产生挤出效应,使部分岗位人员失业风险和就业压力增大。

二、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意见建议

(一)新兴岗位助力毕业生稳就业。在疫情的背景下,高校和属地政府全力开发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互联网企业打造信息透明的招聘平台,相关部门加大对求职中介的管理,确保一系列举措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如:带货主播、互联网工作者等新兴岗位的设置,解决就业问题,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二)提高能力助力毕业生稳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自我定位,了解自己可以胜任什么、不能胜任什么。在寻求就业的过程中,做好求职就业的长远打算,能有的放矢地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充分调整好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将学到的知识归纳总结,让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从中摸索出正确的方法,使自己能够应对任何挑战。如: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自学会计证、计算机证等,让自己获取更多的专业技能。

(三)就业指导助力毕业生稳就业。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努力使教学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接轨。在教育上需要不断地变革,为市场服务,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专业设置等方面也要跟得上市场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有效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培养能独当一面的优秀毕业生,有效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