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李清照解析(李清照知否知否)
春秋时期,管仲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话,最先在唐朝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因为李唐的富足和繁荣,导致了遍及大街小巷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张九龄、孟浩然、王昌龄、柳宗元……。
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陈寅恪曾经说过:
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清明上河图
宋朝的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是众所周知的,赵宋之世同样印证了管仲之言的正确。满坑满谷的著名词人令谁都应接不暇,苏轼、辛弃疾、柳永、晏殊、欧阳修、周邦彦、岳飞、陆游……。
如果问,以上这些文人中谁的诗词造诣最突出,或许没有定论。但如果问,谁是唐宋时期最著名、最出色的女性诗人和词人,那所有人都会众口一词提到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1156年),出生于山东济南,自号易安居士,精于书画和金石,尤其以诗词最为擅长,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文人。
一、“纵情妄为”的少女时期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是进士出身,更是当朝宰相韩琦和大文豪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其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非常具有文学底蕴和修养,典型的书香气息型才女。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李清照自幼就受到了父母的疼爱和熏陶,开心快乐每一天。引用《小小少年》中的一句歌词: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
李清照天资聪慧,悟性极高,除了家学渊博以外,又得到了晁补之等当时的文坛大家点拨指导,很小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
知否知否剧照
进入豆蔻之年后,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下,李清照竟能立即挥笔创作了《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作为她早期的代表作品,这首词简洁明快,仅寥寥四十一个字,就刻画出了少女对于内心的悸动和未知的懵懂,可谓是妙笔生花,准确生动。
据说,当时很多的文坛大家,都啧啧称赞,不相信这首词竟然出自一个豆蔻少女之手。
二、“挥斥方遒”的青年时期一次偶然的机会,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与在元宵节赏灯的李清照相识了。已经是小有才名的李清照,立即就赢得了赵明诚的倾心爱慕,他请求父亲去李格非家提亲,求娶李清照。
赵挺之恍然大悟,他对李格非的官声和人品深以为然,也对李清照的相貌和才华非常满意,便立即派人去向李家提亲。结果,两家互相看对眼,很快就确定了姻亲关系。
1101年,也就是北宋的崇宁元年,二十岁的赵明诚与十七岁的李清照完婚。
二人完婚
由于赵、李两家都为官清廉,所以婚后小夫妻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丝毫不影响二人的琴瑟和谐和志同道合。对于诗词、字画、金石等物,两人都有着共同的兴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夫妻感情是非常和睦的。
婚后,赵明诚“负笈远游”,李清照在重阳节赏菊饮酒后,因为怀念丈夫,随即写下了《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纳兰性德在《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其中一句“赌书消得泼茶香”的词句,就是讲述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故事。
赵明诚一心钻研金石,想撰写一部《金石录》,但自己的记忆力却一般,经常忘记金石器物的出处,总被博闻强记的李清照挖苦。赵明诚不服输,便与李清照打赌看谁能最先说出玉石出处,赢的人才能喝茶。结果,每次都是李清照喝茶,甚至还洒到了衣衫上面,引得夫妻二人陶醉于茶香之中。
这段时期,不仅是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二人相濡以沫,共同钻研的时期,更是赵明诚金石研究最有成就的时期。
宋徽宗
谁曾想到,在短短一年后,宋徽宗重用蔡京为相,掀起了新一浪的党争。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被列为元祐党人,她请求公公赵挺之帮忙,但却遭到了拒绝。
这件事后,李清照与赵家的关系有了间隙,好在她与赵明诚的夫妻关系还算稳固,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几年后,在长期的党争中,赵挺之累倒亡故了,赵家无法在东京继续立足,李清照只得跟随赵明诚回到了青州。
在青州生活期间,夫妻二人继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清贫乐”,安贫乐道,诗词创作,夫唱妇随或者妇唱夫随。
1117年时,赵明诚在李清照的协助下,终于创作完成了《金石录》。
三、“霸气豪横”的中年时期由于蔡京的倒台,赵明诚又有机会出仕为官。而李清照却因为受其父李格非的牵连,成为了有问题的奸党子女,因此不得在京城居住。
这样,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开始长期两地分居,忍受着相思之苦。关于这点,从她创作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就可以窥得一二:
红藕香残玉覃秋。 轻解罗衣,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在李清照43岁那年,也就是公元1127年,成为了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先是因为赵明诚奔母丧而南下金陵,担任了江宁知府,李清照在青州整理家中收藏的各类字画和金石等文物,准备南下与赵明诚汇合。
北宋灭亡
结果,恰逢金兵南下并一举攻破了东京,昏庸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代帝王皆被金人虏获。至此,北宋朝宣告灭亡,两宋时期开始了下半场。
由于战乱,李清照只得精挑细选了部分珍藏,装车随自己一同南下。跟随难民一起流落到江宁后,李清照与赵明诚终于夫妻团聚。可惜,夫妻二人多年搜集的金石字画却损失大半,令人心痛不已。
赵明诚此人,搞学术,搞专研尚可,入仕为官实不擅长。他只做了一年的江宁知府,便遭遇王亦造反,因不敢抵抗,甚至未做任何安排就独自从城墙逃跑,当即被朝廷革职。
作为外表柔弱但内心豪横的李清照,她对于自己丈夫的畏缩不前和临阵脱逃,感到无比的羞愧。虽然,并未因此与赵明诚激烈争吵,但二人往昔的和谐却是一去不返,她开始逐渐疏远赵明诚。
李清照对朝廷惧战求和很不满意,但软弱的丈夫赵明诚却害怕金兵南下,坚持继续逃亡,夫妻二人的裂痕和嫌隙越来越大。
乌江边的李清照
当行至乌江时,想到当年项羽兵败后在乌江自刎的气魄,想到如今的国破家亡,李清照满怀豪情地写下了《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由于奔波劳碌,由于心情沮丧,赵明诚因此而卧病不起,很快便病故了。
李清照其实是深爱丈夫赵明诚的,只是对他缺乏一种英雄气概而有所失望罢了。赵明诚过世后,李清照为了悼念亡夫,深情地写下了《祭赵湖州文》:
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
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亲自安葬完赵明诚后,李清照大病一场,随后奔波他乡开始辗转谋生。不卑不亢,不求不靠,这就是李清照式的豪横!
四、“遇人不淑”的二婚生活经过了颠沛流离的岁月,李清照携带的藏品已经所剩无几,当48岁的她抵达临安时,已经是筋疲力尽,陷入了茫然无措中。
作为一个女人,她累了,她真心希望能寻找一个避风的港湾安顿下来。
这时,时任杭州奉承右郎的张汝舟出现了。他对李清照积极热情,表现得百般照顾,甚至多次直言表白。经过了花言巧语和倾情出演,张汝舟终于走进了李清照的世界。
再婚后,李清照很快发现,原来张汝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是一个“演技出色”的演员。此人追求自己,并非出自真心和本意,而是为了名和利。
李清照是当时名噪全国的才女,在向来“重文轻武”的两宋时期,李清照本身就是一张靓丽的名片;李清照和赵明诚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自然是一笔价格不菲的财富,张汝舟早已盯上。
结婚以后,张汝舟很快发现,原来李清照的大部分文物已经在战乱中遗失。而仅存的一些,又被她视若生命,坚决不肯出售或者转让。于是,张汝舟开始露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不但辱骂李清照,甚至还会拳脚相加。
李清照
豪横和骄傲了半生的李清照,如何能够忍受这般屈辱。她在深思熟虑后,最终下定决心要和张汝舟离婚,早日结束这段不幸的婚姻。
北宋的程颢和程颐在解释儒学的过程中,逐步创立了新的理学并且在当时的社会中非常有市场。据《二程全书》记载:
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以上,也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的来源和出处。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清照选择再婚,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今,她竟然还要离婚,还要主动结束这第二次的婚姻,更是难上加难,完全不被世俗所认可。
为了成功离婚,李清照开始搜集张汝舟的证据。果然,她查出张汝舟曾在科举考试中舞弊,甚至官位都是花钱买来的,便立即到官府告发此事。
按照《宋律》,妻子告发自己的丈夫,也要被问罪下狱。官府查实后,认定李清照的告发俱实,于是张汝州被罢官流放到了柳州。幸亏有好友搭救,没过多久李清照就得以重获自由,终于成功结束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
五、“宁静致远”的晚年生活成功离婚后,李清照在雨夜酣畅淋漓地痛饮一顿,昏睡了整整两天。期间醒来时,还不忘询问院中的海棠花是否凋谢了,在得到了“海棠依旧”的回答后,她才又酣然入睡。
步入了老年,李清照没有因为失去爱人而沉沦,没有因为膝下无子而寂寞,反而在痛定思痛后,重新振作了起来,决心潇洒自在的追求真我,继续完成诗词歌赋和金石文物的事业。
李清照
为了弥补当年赵明诚《金石录》的不足和遗漏,李清照进行了积极的增补和完善,也就是后世著名的《金石录后序》。
同时,李清照一改自己中青年时的那种婉约淡雅词风,转而以更加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积极关注时代的变迁,成为了两宋时期诗词创作的集大成者。
比如,这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李清照开头连用重叠字,抒发自己的悲凉之情。不过,再多读几次后,你会越来越感觉出那份悲凉,不仅仅来源于个人,而是面对国破家亡和山河沦丧后的苦楚。
这种意境,明显超出了之前的卿卿我我和花前月下。或许,这种宁静致远就是岁月沉淀和积累后的结果。
六、结语作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无疑是成功的。她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诗词书画等文学领域,更在于她七十三年跌宕起伏的生命中,通过自己的坚韧和坚持,活出了精彩,活出了自我。即便是在黑暗的岁月中,她也从来没有放弃过。
突然,我想到了王菲在《彼岸花》中的一句歌词:
彼岸没有灯塔,我依然张望着……。
欢迎支持原创!点击关注文史不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