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战场前的练兵(战场上的不可见之兵)

诸葛亮与鲁肃论将帅之道:兵有可见之兵,荷戟执戈,肉身之躯乃可见之兵。不可见之兵者,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之灵气,如此万象万物,均可以为兵。拿着长戟铁戈,以血肉之躯作战的士兵,是“可见之兵“,除此以外的山川、河海,自然界的万物,均为“不可见之兵”,亦敌亦友,也不属于任何一方。在战场指挥的筹谋下,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一支看不见的军队。

《孙膑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这句话的意思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没能掌握,即使取得了胜利,自己也会损失惨重。这里的天时、地利乃”不可见之兵“。只有善用这“不可见之兵”帮助“可见之兵”作战,才能更好的取得胜利。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多次用“不可见之兵”来帮助自己的“可见之兵”取得战争的胜利。赤壁之战便是诸葛亮用天时和地利,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斗的胜利也造就了三分天下的局势。

战争开始前,周瑜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十万之箭。十天造十万之箭,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说,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诸葛亮知道是周瑜故意为难,但他还是答应了,并将期限改为三天,同时立下军令状。这三天,诸葛亮也不造箭,只是悄悄的找鲁肃借了20条船,每个船20人和30个草人。

上战场前的练兵(战场上的不可见之兵)(1)

第三天一大早,大雾垂江,诸葛亮就悄悄的带着鲁肃,划着小船去了曹操的阵前。曹老板一看,这么大的雾,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见,远远望去就几只小船跑来挑衅,料定其中必定有诈。

上战场前的练兵(战场上的不可见之兵)(2)

于是派张辽徐晃各带弩兵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曹老板的箭矢齐刷刷地射在了诸葛亮事先准备好的草人身上,诸葛亮便带着这些箭回到了江东,完成了周瑜的任务。

上战场前的练兵(战场上的不可见之兵)(3)

诸葛亮能够成功向曹老板“借”到箭,不仅因为他过人的谋略和胆量,更在于浓雾的兴起,和曹老板对于地形的不熟,不敢贸然出击。浓雾和地形对应天时和地利,正因为诸葛亮巧用天时、地利,才能完成这十万支箭的任务。

战争开始后,诸葛亮再次借用天时,设立祭坛借东风,火烧连营,大破曹军。虽然这一段是演义所编撰,正史诸葛亮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更没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但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和操练水军的黄盖,对于什么时候刮起东风非常清楚,他们也正是利用了这一天时,才大破曹军。倘若赤壁之战,周瑜没能想到用东风,来助自己火烧曹军的话,或许就“铜雀春深锁二乔”了吧。

上战场前的练兵(战场上的不可见之兵)(4)

战场上的决策,不仅仅是排兵布阵,更多地需要上观天象,下察地形。在还原真实三国战场的战略手游【率土之滨】中,玩家进行可以祭风、祭雨、祭雾来祈愿天时,也可使用火攻,落石等计略,用天时和地利来助自己所统帅的“可见之兵”作战,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上战场前的练兵(战场上的不可见之兵)(5)

运用天时、地利这“不可见之兵”,使其帮助自己作战,才能在更好的取得战争的胜利。天时和地利的利用,也不仅仅局限在战场上。在生产、运输、建设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顺应天时,应地利,创造出有助于自己的局面。

#三国##三国演义##诸葛亮##天时地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