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大运河南岸(深壹点因河而生)
齐鲁壹点记者 李梦晴 郭华春
河流的浸润使得城市灵动与妖娆,而河流的通达也让城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也正因此,河流浸入了城市的血脉之中,也融入了文明深处,成为了一个城市人们最深沉的烙印,挥之不去。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见证了中国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更替,也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繁荣。公元608年,伴随着永济渠的开通,德州开启了运河文明序幕,进入了大运河时代。
德州,这座因德水(古黄河名)而名,因运而兴的城市,大运河在其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座被称为“神京门户”的城市
在今天,如果介绍德州,往往会提到两个词:“九达天衢”“神京门户”,大家习惯以此形容德州便捷的交通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大运河,拉近了德州与北京的关系。”德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说,因为大运河,每年400万石的漕粮得以经过德州转运北上;因为大运河,徽班进京、南方举子进京赶考、官员入京述职、商贩们将货物运送至北京、使节们进京面圣等带来的多元文化在德州融合。
明代陈亮彩在《重修德州城记》中的褒扬不吝辞藻:“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赵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
德州,不仅距离北京城一步之遥,又是运河交通和陆路交通枢纽,兼具地理和战略意义的“神京门户”地位。明代德州的建制是卫城,对驻防德州城的漕军而言,看护好皇家仓廒重地,守护住国家粮仓,从政治高度出发,无疑就是担负了拱卫京都的光荣职责。史料有载,朱元璋称帝后,朱明王朝在德州设卫建仓,修筑砖城,精心经营这个大军事基地。永乐年间,德州仓年递运南粮曾达400万石,成为运河历史上与临清、徐州、淮安齐名的四大名仓之一。
在王德胜眼中,“神京门户”不仅意味着德州对于北京重要的战略地位,还意味着文化上的互通。
1791年,四大徽班进北京,京剧开始形成。“徽班进京最后一站实践基地就在德州,徽戏和北方的梆子融合,这也是京剧的雏形。”王德胜说。四大徽班的在德州的“创作演出”,促进了德州在京剧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2008年,德州被授予“中国京剧城”称号。
一条河带给一座城的变迁
7月31日,夏日的清晨,在古运河畔的德州九龙湾公园里,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公园里,是散步和晨练的市民。
汩汩流过的大运河,是德州人再熟悉不过的一条河流了,事实上,如今德州市区位置的选择,和大运河的兴建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在德州的主城区,就是因运河迁移过来的。”王德胜说。
王德胜告诉记者,德州有4次大的行政中心的变迁。“第一次为大禹治水时期,行政中心在如今的禹城市;第二次为秦汉时期,行政中心在现在的平原县;第三次为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主城区逐渐向运河边靠近,行政中心来到了如今的陵城区;第四次是在明朝初年,为了保护北厂的粮仓,享受漕运的便利,又经过了由大运河引发的颇有戏剧性的‘德陵互易‘,也就是说六百多年前,今天的德州(德城区),叫陵县(陵城区);今天的陵县(陵城区)叫德州(德城区)。最终,在明朝洪武30年,德州建立了老德州城,范围大体为今东方红路至共青团路,新湖大街至迎宾大街,面积大概有2.5平方公里。”王德胜说。
据王德胜介绍,永乐九年,德州开始了第一次城市功能规划,而城市第一批的街巷,基本上都和大运河有关。在当时,城市一般都设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而德州城还有一个小西门,这个门比其他4个城门要小上很多,小西门又被称为水门,它与大运河息息相关。
原来,老德州城建成后,官署衙门、官宦豪门的府第宅院,大多集中在城内的西北角,由于老城内的井水多是咸水,但是想要喝到运河的甜水,受城墙的影响,还要绕道大西门,为方便去墙外的运河取水,所以在西门以北又辟一小城门,人称小西门,俗称水门,久而久之,还催生了一个特殊的行业——送水工,这也是胜利街被称为水市街的原因。
城河相依,人水相和。大运河的贯通影响了无数运河城镇的变迁与发展,在德州,城市与运河相拥,古今文明在运河之间相融。
老地名里藏着运河老故事
德州的地名深受运河文化的影响,个个历史悠久、韵味绵长。随着众多古老的地名被挖掘解读,一页页历史扑面而来。这些老地名就像一颗颗星星,散落在大运河的两岸,不仅印证了大运河源远流长的千年历史,更诉说着一个个陈旧但是鲜活的运河故事。
比如,在《德县志》记载中的大竹竿巷,小竹竿巷,这是两条专营竹货的街巷——大竹竿巷和小竹竿巷。“德州城西运河上有一个竹器码头,南方的竹子沿着运河一路来到德州,在德州形成了竹器零售、批发、加工的市场。”王德胜说。
还有位于德城区东风西路铁路地道桥西路北的盐店口街,该街于明及清初(1763年前)系南运河边装卸食盐的码头,因装卸工人居此而形成街巷,故得名“盐店口”。1981年经德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盐店口街”。
除此之外,德州政治中心西移,建设了德州卫城,而城区的建设需要青砖,于是开窑烧砖,故黄河涯镇的伙房村、窑上村、钱庄村等地名因此而来,皆为砖窑遗址。“伙房村就是当时吃饭的地方,窑上村就是烧砖的,钱庄村就是发工钱的。”王德胜告诉记者,大量青砖通过运河被运到了北京,成为了北京老城墙的一部分,在北京德胜门箭楼的军事城防文化展上,王德胜曾发现了一件特殊的展品——城砖,这块的青砖的侧面写有:“明万历四年 德州营造”的楷书,这也显示了德州和北京因为运河联系地更加紧密。
还有对德州市民来说不算陌生,就位于大学路以北的几个村子:驸马营村、胡官营村、 哨马营村……王德胜介绍说,这些跟明朝历史相关联的地名,来源于著名的战争——靖难之役。明代初期,朱元璋死后,孙子建文帝继位。因为“削藩”,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和在金陵建文帝展开皇位争夺,双方展开激战。当时,德州为运河沿线重要仓储基地,为护卫这些物质,沿运河建设了十二连营,当时驻守留下的军营名称被当地百姓使用,并沿用至今,成为了德州历史的一部分。
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碰撞
德州为黄河冲积平原,本属于农耕文化,大运河的贯通,让德州成为了南北文化水乳交融的承接点和中转南北货物的集散地,逐渐形成商贸重镇,明清时期,更成为了全国33个商业城市之一,这给一直处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德州人带来了商业文化。裹挟在历史前行的风口之中的德州人,性格、文化习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开船喽!”伴随着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城运河船工号子传承人陈仲魁的开嗓,我们仿佛穿越数百年,来到了许家渡口(现在的胜利桥),放眼望去,大运河一路蜿蜒,从烟雨江南来到鲁地西北,犹如一条丝带。运河岸上是一队队赤着背的纤夫,雄壮浑厚、高亢有力、奔放悠长的运河号子响起,便知道又有船只要拔锚起航或歇锚靠岸了。千年大运河,白帆蔽日,船歌嘹亮,熙熙攘攘的市声淹没在喧嚣中,构成了一幅热闹繁华的浮世绘。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全线贯通之后,武城运河船工号子应运而生,根据船工们的劳动需要,随着季节、用力、水量、航速、顺逆、正常与险情等的变化,武城运河船工号子分为11种,贯穿到打篷、起锚、行船停泊的全过程,极具文化韵味的运河船工号子和生产生活习俗,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除了武城运河船工号子,在老德州还流传着一首歌谣:“东城穷,西城富,南城的铺子,北城的住。”这形象地说明了在德州的不同方位,人的身份也不尽相同。“西城靠近运河,大家凭借运河谋生,普遍富裕,东城以耕作为生,相对而言比较贫穷,南城的商铺多,但是东家都在北城住,因为北城是达官贵人集中的地方。”王德胜解释道。
繁盛的运河漕运和经济交流,南北文化的交融,对德州人的性格与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影响。
“新兴商业城市与农耕文化城市的观念不一样,商业元素植入,南来北往的人都聚集在这里,塑造德州人的厚道、侠义、包容之风,很多人到德州感受最深的就是德州人不排外,能够很快融入这个城市。”王德胜告诉记者,当时有“西商十之七八”的说法,也就是陕西、山西等“外资”进入德州,在加上城西靠近运河,百姓多经商,街市繁荣、民风浮华,一些百姓虽机智却不失狡黠。
运河不仅给德州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促成了这座城市关心社会、关心政治的风气。“农耕文化就是关起门来过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大运河时代以后,大家崇尚读书上进,明清两代,德州出了近120个进士,更是有‘一门八进士’的芦家,现在的石芦街小学里的‘芦’就来自于这个芦家。”王德胜向记者介绍。
据悉,在清朝末年,随着停漕改革令的颁布、南方战争的发生、大运河的水越来越少,另外,其他运输方式不断发展,漕运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大运河不堪重负,有着千年历史的漕运寿终正寝,大运河的辉煌也变成了历史的记忆。然而,它带给德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一直存在至今。
2021年7月,德州作出了“建好新城、做强德城、突破陵城,东靠新区引领、西靠运河引爆,打造有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城市”的战略安排。
2021年8月,按照中共德州市委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工作安排,德州市组建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全面启动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工作。
2022年2月,中国共产党德州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在报告中指出,德州将以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为牢引,提高文化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打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品牌。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打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赋予城市文化灵感,让“大德之州 好运之河”成为城市新名片。
“对德州来说,复航大运河是几代人的梦想,对整个西部片区的生态建设、城市更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水脉,还是一条文脉,牵起了两岸人民骨子里对这个城市的最深的感情,城市更新、发展离不开大运河,期待大运河重现辉煌。”王德胜说。
备注:王德胜,武城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六百岁的德州》《德州运河民俗》《德州城市文化述要》等图书。获第八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央视四套《远方的家·大运河》访谈嘉宾。
现任德州市政协常委 文史委主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