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论语易解4.15,特稿论语易解4.15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呀!我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别的学生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他老人家的思想,就是忠和恕罢了。”

【注释】

(1)《朱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2)《钱解》:“贯,串义,亦通义。如以绳穿物。孔子言道虽若所指繁多,实可会通,归于一贯。”“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

(2)《杨注》:“‘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用孔子自己的话,便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读】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以“忠恕”解之。这种解释对吗?历来有争议。按说,孔子之思想,以“仁”为核心;如以一字概括,或以“仁”为最合适。但窃以为,这两种解释看似矛盾,其实并无二致。《周礼·大司徒疏》云:“中心曰忠,如心曰恕。”朱子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恕均从心,可见都发于吾人一心之仁,或尽之,或推之,皆仁心之发用也。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特稿论语易解4.15,特稿论语易解4.15(1)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论语易解》学而 第一篇(索引)

《论语易解》为政 第二篇(索引)

《论语易解》八佾 第三篇(索引)

「特稿」《论语易解》4.1“里仁为美”

「特稿」《论语易解》4.2“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特稿」《论语易解》4.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特稿」《论语易解》4.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特稿」《论语易解》4.6“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特稿」《论语易解》4.7“观过,斯知仁矣”

「特稿」《论语易解》4.8“朝闻道,夕死可矣

「特稿」《论语易解》4.9 "士志于道,而......"

「特稿」《论语易解》4.10“君子之于天下也......”

「特稿」《论语易解》4.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特稿」《论语易解》4.12“放于利而行,多怨”

「特稿」《论语易解》4.13“能以礼让为国乎?“

「特稿」《论语易解》4.1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