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题的基本解法思路(他的数学题我做不出来)

数学学习的诀窍并不是要学得有多快,而是理解透彻,掌握扎实。——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王元

数学是工科理科的基础科目,我国要想在科学技术上取得重大的进步,弯道超车,超越其他欧美国家,就必须在数学方面占据非常大的主动。

为了在数学方面赢得优势,我国在很早之前便进行了奥数比赛。为了鼓励人们参加奥数比赛,在奥数比赛当中获奖的那些人,还能够在高考当中加分。

奥数题的基本解法思路(他的数学题我做不出来)(1)

不过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奥数比赛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了出来,曾经有一位清华大学教授就公开批判奥数。那么他说了什么呢?

这位清华大学数学教授说道:“我孙子10岁,他的数学题我做不出来。”如此看来,奥数题是脱离了数学的本质。

一、清华大学教授都做不出来的奥数题

有一位清华大学数学教授,就曾经在一档节目当中明确的表示,“我孙子10岁,他的数学题我做不出来”。他自己的孙子在参加奥数的时候,曾经拿着一道奥数题跑来问自己。

这位教授拿到题目之后一看,发现这道题目其实是一道高中的数学题,而自己的孙子只有10岁,还在读四年级,这样巨大的差距,孙子自然是答不出来。

而他看了看题目,又动笔算了算,最终发现有些题目凭他渊博的学识还是可以算得出来,而有些题目他看了半天也觉得无处下笔。

奥数题的基本解法思路(他的数学题我做不出来)(2)

他发现有些奥数题并非自己能力不足答不上来,而是因为这些奥数题在出题的逻辑方面存在误差,可以说根本就毫无逻辑,他并不是按照数学家思想当中的那些想法来进行计算的。

这种题目就有点类似于,树上七只猴,猎人开一枪打中一只,问:树上还剩几只猴?

很明显,如果按照数学思维来进行计算的话,应当是还剩六只。可问题是猎人开一枪,其他的猴子肯定都会惊跑,所以最终树上一只猴也剩不下。

这样一来,这种奥数题就根本脱离了数学领域而变成一种文字游戏了。能说它是奥数题吗?这种奥数题对于数学的进步和发展意义在于什么呢?而这位清华数学教授之所以解不出来,也正是由于他有着非常渊博的数学知识。

对于这样一个数学教授而言,凡是计算数学题目,首先考虑的便是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回答。他当然不会想,有些题目是要从文字游戏的方面来着手,这样一来自然会出现左答右答完全一头雾水的情况。

奥数题的基本解法思路(他的数学题我做不出来)(3)

这位清华数学教授,在节目当中公开批判奥数,他认为奥数的题目实在是脱离了数学的初心,不是为了促进数学的发展,而仅仅只是为了考试而已。

其实,不仅仅是这样一位清华数学教授,有很多数学教授都曾经在各种渠道上公开批判过奥数。

可是奥数依然层出不穷,每一年都有无数的学生,无数的家长耗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参加奥数比赛。究其原因,最终自然还是与高考脱不开关系。

奥数比赛的成绩,如果是拿到了省级或者是国家级奖的话,是能够进行高考加分的,这样一来才会有非常多的家长趋之若鹜。

为什么呢?只要想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能知道了。以全国卷二卷来说,高考成绩的总分应当是750分。如此一来,一个人不管多努力,他最终也仅仅只能拿到750分以内的成绩。

奥数题的基本解法思路(他的数学题我做不出来)(4)

可是,如果孩子去参加奥数并且获得了奖的话,这样一来,他不仅能够拿到750分以内,自己平时的分数还能够获得额外的10或者5分分。

在高考这场比赛当中,高出一分便要挤掉千人,高出10分,让自己的成绩上升几百名是不成问题的。

如此一来,如果是想要进入中国顶尖高校的那些学生,他们自然愿意花时间来参加奥数。

尤其是中产阶级家庭,对于中产阶级而言,维持自身优势,并且想要有进一步的提升的话,就只能将注意力都放在培养下一代上了。

那么,中产阶级在将自己的孩子参加奥数时,又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奥数题的基本解法思路(他的数学题我做不出来)(5)

其实,学习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中产阶级家长虽然暗地里着急背地里努力,可是却也只能从环境或者是物质的角度给孩子以帮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孩子自己身上。

二、选择奥数需要注意的问题

前面提到,既然奥数能够让孩子在高考上获得一定的优势,那么参加奥数也并不是一件不可以的事情,毕竟国家层面仍然需要奥数方面的人才,而在筛选数学精英方面,奥数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不过,在家长选择让孩子参加奥数之前,一定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要尊重自己孩子的选择。

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自身就没有思想,只是一个泥娃娃,任由家长来拿捏。

实际上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孩子,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非常大的逆反心理,越是家长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越不想走。

奥数题的基本解法思路(他的数学题我做不出来)(6)

因此家长在选择奥数之前,最好先询问自己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坚决不同意的话,最好不要强求,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虽然学习会让一个人走得很快,但是兴趣却能让一个人走得很远,尤其是对于那些小孩子,过分的压迫只会对他们的内心造成伤害。

一旦这种伤害变成永久的话,那到时候是怎样的后悔都来不及的。比如说抑郁症,孩子一旦患上这样病,即使进入顶尖高校,最终又能如何呢?说不定还会成为父母和社会的累赘,最终使得父母和自己都没能过上很好的生活。

其次,便就是需要调查奥数老师的背景。

现在的奥数教育其实也是参差不齐的,从总体上而言,优良的教育资源都在向大城市集中,而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又集中在少数几个学校或者地区当中。

如此一来,如果真的决定要加入奥数班,最好是首先做一个背景调查,了解一下这个奥数班中老师的身份究竟如何,不要让那些阿猫阿狗的二吊子都来当自己孩子的奥数老师。

奥数题的基本解法思路(他的数学题我做不出来)(7)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亲自与孩子一起听一听奥数课,即使是听不懂,也要感受一下氛围,感受一下老师讲课的方式,将来也能够与孩子在家中沟通一些问题。

而所谓调查老师的背景,主要就是看这位老师手下有没有孩子正儿八经的拿过奥数奖,而这位老师的教育经历又如何?985大学数学系毕业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了。

可是问题在于现在有很多教育机构选举,直接让一些一本二本的大学毕业生来进行教书,而且还非常巧妙的将这些老师进行包装,所以调查这些老师的教育背景跟他学生的去向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便是不要听信奥数机构的过分宣传。

省和国家的奥数比赛就是那么屈指可数的几项,随着国家在高考加分项目上的逐渐收窄。能够通过奥数顺利加分的人,恐怕也不会多到哪里去,而参加奥数的人却有不少,如此以来对于宣传机构那些天花乱坠的宣传,自然是应当分外注意。

奥数题的基本解法思路(他的数学题我做不出来)(8)

小结:

虽然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在批判奥数,认为奥数在摧残孩子的生命。然而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奥数,而在于从整体上看中国缺乏培养数学人才的方式。奥数是一种筛选人才的办法,最终筛选出来的人才,仍然需要回归到数学专业的本质上去。所以在下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出现之前,奥数这样一项数学比赛,应当还会继续在中国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