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片段 菜菜电影说艋舺
万华,旧名艋舺,清朝时期北台湾最繁华的地区,也是今天台北的发源地。台湾人常说“一府二鹿三艋舺”,清代台湾最繁华的三大港市,指的就是台南府城、彰化鹿港,以及台北艋舺。
然而在电影《艋舺》上映以前,我都没听说过艋舺。知道的只是现代名称万华。印象中的万华是个龙蛇混杂之地,名副其实的龙蛇混杂——彪形大汉身上是龙形刺青,夜市里蛇店云集。
小时候去过万华,是因为华西街。那年头还没有所谓的观光夜市,华西街已是受欢迎的观光景点。街市上每晚有免费“表演”,蛇店老板吆喝着生剥蛇肉,肝肠外露,手势利落地取出蛇血、蛇胆,围观的顾客当场接过,豪气十足地茹毛饮血,空气中都是血腥与杀气……
如此惊悚的场面,看在童稚的眼中,绝对是前所未见,触目惊心,直到今天还印象深刻。
那时候的万华,女人都特别妖艳,男人都凶神恶煞,迷魂阵似的窄巷间仿佛隐藏着某些不见光的秘密,连灯光也格外暧昧。
2010年台湾电影《艋舺》上映,重现了80年代的万华景观。还记得我是在香港电影院里,一个人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出来,只觉得少年流氓、黑帮格斗的故事,还不如港片来得精彩。期待能看到台湾的怀旧情怀,而电影中的昨日显然并不美好。
回头想想,既然选了艋舺的主题,就不可能有玫瑰色的唯美。妓女与流氓、黑帮的斗争,赤裸裸的黑暗面,这就是万华。
后来有一次路过台北,有机会停留一夜。预订酒店时,只知道地点是“西门町附近”。一看地址是中华路,上网再查,是在广州街一带,走过去就是龙山寺。酒店周边环境,最大卖点应该是艋舺吧,但宣传点集中在西门町。那一刻就决定,此行要好好看一看万华,写一写艋舺。
抵达台北时天色已黑,从万华路过,车窗外闪过华西街的红色牌坊,夜市里明亮热闹,店铺整齐划一。老巷子间依稀还有些暧昧灯光,没来得及多看几眼,已经抵达酒店。
第二天上午起个清早,沿着广州街走去。数分钟内来到剥皮寮的乡土教育中心,原订计划的参观起点。一看,开放时间未到。于是沿着昆明路,老松国小旁边随便走走,不知不觉来到贵阳街二段。翻开手上资料,电影《艋舺》中的不少场景,都集中在这条街上。
剥皮寮老街早期是商业交易极为繁忙的地区,是从清朝至今保留得最完整的旧有街型和建筑。
走进电影场景剥皮寮范围包括康定路、广州街及昆明街所包围的街区,是台北市今日硕果仅存的清代街道,保存着相当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传统店屋、日治时代及光复后改建面貌,见证了艋舺市街的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艋舺特色老街。
独特地名,有人认为是剥树皮,因为早期砍伐的木材运到艋舺后,在此地进行剥皮;也有人认为是剥兽皮,因为此地曾有宰杀动物制造皮革的产业。不过据学者考究,则认为“剥皮”与“北皮”台语同音,应是由前者衍生而来。
剥皮寮早期是商业交易极为繁忙的地区。这个街区紧临老松国小,日据时期,政府把这片土地规划为学校的校区,不得进行改建或增建,因此整个街区无意中获得保留,造就了从清朝至今,最完整的旧有街型和建筑。
2009年8月底,剥皮寮老街历经六年的整修,终于落成,正式开放供游客参观。加上电影《艋舺》在这里拍摄,拍摄时搭设的道具实景,杀青后还留下来供民众参观,吸引不少年轻人来这里拍照打卡,顿时成为台北最热门景点之一。
店面挂着旧时商号。
老街复制了当年景观,街上贴着怀旧电影海报,老式商号招牌林立,仿造三四十年前的美发院、裱框店、钟表行、糊纸店、西药房,其中还可见早年的时报周刊、药包药箱、假发等实物。不过,走入这些“商店”里,内部装潢已是焕然一新的面貌,室内空间作展览用途。街区里也有更具规模的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长期主办各种相关主题展览。
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长期举办相关主题展览。
要更好地了解实际的历史场景,建议在参观时先索取一张简介说明。地图上印有历史场景原貌的解说,永兴亭经营船商贸易,经营了80多年的秀英茶室是当地著名的传统茶桌仔店,威灵坛是进行法事的道坛,宋协兴经营米谷贩卖,凤翔浴室是传统澡堂,其中还包括艋舺名医吕阿昌的住宅,以及章太炎旅台时期的居所……边走边对照,可以大略想象老街当年的风貌。
剥皮寮老街复制了当年景观,街上贴着怀旧电影海报。
艋舺三大庙电影中庙口帮据点的“庙口”,是在艋舺清水岩拍摄,寺庙前面的小空间是电影搭景的地方。电影海报上也清楚看到寺庙的牌坊。
即使没有看过电影,历史悠久的艋舺清水岩也很值得一访。清水岩俗称艋舺祖师庙,与艋舺龙山寺、大龙峒保安宫合称为台北三大庙门,也与三峡祖师庙、淡水祖师庙合称台北地区三大祖师庙。
清水岩始建于1787年,奉祀清水祖师。祖师庙前殿中门前,有一对粗壮的龙柱;两侧的山墙,有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砖雕图案,是庙中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品。此外,在梁架、石壁、龙柱上,也都刻有清朝的帝号年代,因而艋舺清水岩曾被称为表现清代中期最具特色和艺术水准的台湾庙宇。
艋舺清水岩,寺庙前面的小空间是电影搭景的地方。
从清水岩可步行到艋舺青山宫,电影宣传片段的拍摄地点。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的青山宫诞辰是万华一带的盛大庆典,活动从前一天开始举行,这期间迎神赛会、绕境游行,人山人海。
艋舺地区最著名的寺庙莫过于龙山寺,始建于1738年,在当时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无论是祈福消灾、集会议事,甚至昔日械斗郊拼,都以龙山寺为指挥中心,而凡是盖上龙山寺印的文件,也都具有相当正式的效用,可想见该寺和艋舺的历史发展真是息息相关。
寺庙建筑历经多次大修,不论是石雕、木雕、彩绘和格局样貌,都极为精致。走访其中,印象尤其深刻的是络绎不绝的游人与香客,各殿堂香火鼎盛,祭品摆满一桌,不同肤色的各地游客、男女老少手持香柱,摩肩接踵,人潮不断。
特色行业街道《艋舺》电影中两名男主角家里分别经营青草店与佛具店,反映出早期龙山寺周围衍生出特色行业街道的风貌。
龙山寺一带由于香火旺盛,形成佛具店聚集的特色。西园路一段林立着不少佛具店,店里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神像,有不少多代承传的老字号,甚至百年老店。
西昌街的小巷子内,则聚集了十多家草药店,随处可见葱绿苍翠的药草,各种各样的树根、果实、种子等等发出阵阵天然青草香,是艋舺地区最富传统古风的专业巷道。
艋舺开垦之初,传染病很多,合格的医生很少,民众都以汉方草药来治病。龙山寺一带是市民活动的中心,又因为寺内附有药签,许多信徒向观世音菩萨及华陀仙师求签治病,因此在龙山寺附近,就聚集了许多药贩。相传当时有许多俗称“赤脚仙仔”的药贩,骑着人力车在这一带兜售青草药,渐渐地在巷子内形成了青草市集。
医疗设备发达的今天,青草巷内仍有不少人潮,不只是全台最多的青草药集中区,也是万华地区著名观光景点之一。走累了到这里喝一杯青草茶,感受空气中弥漫的独特味道。
艋舺最著名的街道当然就是华西街,也是台北市最早的市街。由于华西街距离码头很近,成为船夫与码头工人的落脚处,往来的人潮也很多,不少娼寮、妓楼、酒楼便在此相继开张。日治时期,更被划入“游廓”(风化区),艳名远播,光复后改名“宝斗里”。1997年,台北市政府决议废除公娼,才使得华西街特种营业萧寂下来。
华西街夜市以小吃为主,从山产到海产一应俱全。由于早期靠近寻芳客密集地,夜市出现了许多以去毒壮阳为号召的蛇店及鳖店,形成当地小吃的特色。摊贩更以杀蛇、斗蛇等表演吸引游客,现场售卖蛇胆、蛇酒、蛇羹,成为游客必到的另类观光点。华西街在1987年规划为台湾第一座观光夜市,在入口处建造了朱红色的中国传统宫殿牌坊,成为游客对万华的第一印象。
被遗忘的历史记忆逛完整个街区,往西门町方向慢慢走去,不经意间来到一个广场,繁华闹市中残余着几座日式建筑遗迹,不由的大感好奇。
翻查资料,才知道这个“万华406号广场”的所在地,日治时期称为“新起町”,后来被日本真宗本愿寺派开教使决定作为寺院的预定地,正式名称为“净土真宗本愿寺派台湾别院”。
不经意间来到一个广场,繁华闹市中残余着几座日式建筑遗迹。
真宗本愿寺派最早是随军布教来台,主要是慰问日本军人、为亡者举行丧礼等仪式服务,后来局势稳定后开始正式派驻台湾各地,希望透过宗教的力量,教化台湾人民接受日本的思想。
1901年,本愿寺获得日本政府核准,在现址附近建立起临时本堂、集会所、宿舍等,称“台北别院”。后来数次扩建、重修,发展成规模宏大的西本愿寺,成为当时台湾最大的日本佛寺。
战后,西本愿寺由台湾政府接收,曾用作交响乐团办公室、监禁囚犯的黑牢、军队眷属及退役军人的眷村。1975年发生火灾,寺院烧毁。火灾后仍有民众陆续迁入,利用西本愿寺残存的建筑,自行隔间及装修,做为临时生活住所。直到2005年政府拆迁违建时,赫然发现这片违章建筑里隐藏着一座日本佛寺及其附属建筑的残迹,部分建筑还保持完整。西本愿寺残存的旧建筑物才重见天日,也勾起了被遗忘的历史记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