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 奇山秀水红色土地

【县名由来】

古诗云:“荔枝荫庇千千岁,荔泉波涌万万年。”古人从中撷取二字作为县名,荔波之名由此而得。

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 奇山秀水红色土地(1)

荔波鸟瞰图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荔波于为象郡毋敛县地。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置婆览县(治后水婆,即今三都恒丰,原属荔波);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改置劳州和莪州(劳州即今捞村乡,莪州在县城附近);

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置羁糜荔波州;

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5年),荔波为蒙、皮、雷三土司领地割据。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统一蒙、皮、雷三土司领地,荔波并入广西思恩县;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置荔波县,属广西庆远府;孝宗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撤荔波县,置方村、蒙村、 窘来村三巡检司,易十六埲为十六里,改属广西河池州;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荔波改司设县,仍属河池州;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县治设在喇轸村(今时来旧县),改属贵州都匀司;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重定荔波、南丹地界,立石碑定县界。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荔波县属贵州;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县治里袄村(今方村乡)改属广西庆远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荔波县改属贵州都匀府;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县治迁蒙石里全亨村(今县城),并设荔波营,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置游击署、守备署、千总署。

【近代变迁】

民国时期,荔波县直隶贵州省长公署,先后属贵州第十一、第八和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均驻独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荔波。1950年2月4日成立荔波县人民政府。

1949年12月至1951年属独山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以后,属都匀地区专员公署。1956年8月,都匀地区专员公署改建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仍辖荔波县。

1959年3月,荔波合并到独山县。1961年6月16日,恢复荔波县建制,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行政建制】

2014年8月,荔波县辖1个街道、5个镇、2个乡(其中1个水族乡、1个瑶族乡):玉屏街道、朝阳镇、佳荣镇、甲良镇、茂兰镇、小七孔镇、瑶山瑶族乡、黎明关水族乡。县政府驻玉屏街道。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荔波县人口18万人,非农业人口1.36万人。

民族——

2016年,荔波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7%,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布依族是县第一大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5% 。

【地理地貌】

荔波地处贵州广西两省区的交界处,地形聚集了贵州高原和广西丘陵的综合优势,既有高山,也有丘陵,属于喀斯特地形地貌。

【主要河流】

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 奇山秀水红色土地(2)

打狗河水系

荔波境内河流均属龙江水系归珠江流域。全县较大的河流水系有:打狗河水系(包括樟江干流和方村河支流)、三岔河水系和甲料河水系。全县集雨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或河道长于10千米的河流共30条。县内河道总长1048千米,其中各河流主河道长483.95千米,河道密度0.47千米/平方千米。全县总面积中属上述三条水系的县内流域面积为2375.1平方千米。

【气候概况】

荔波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南高北低。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大致下降0.55℃;河谷地带比同高度的山地,东西向槽谷比南北向槽谷,南坡比北坡,封闭型谷盆地比同高坡地气温高。全县年平均气温18.3℃。全县常年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7月平均气温为27.0℃以下,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40.0℃;1月平均气温各地均在5.5℃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在-10.0℃以上。

荔波县内霜期少,无霜期在270天以上。平均初霜日期和平均终霜期分别在12月中旬及2月上旬。县境内冬季降雪较少,且多为冰粒,其次为雪花,平均每年降雪日数在一个月左右。冰雹在荔波也较少出现,一般一年1-2次,大部分出现在3-5月,且都为小冰雹,降雹的时间短,范围也不大。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各月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占全年总雨量的50%左右;冬季(12-2月)仅占全年总雨量的5%左右;秋季(9-11月)占15%左右;春季(3-5月)海洋季风逐渐增强,降水占全年雨量的30%左右,但3月份降水量只有50毫米左右,4月份增至100毫米以上。常年于4月下旬进入雨季,4-10月份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1%。10月份以后,海洋季风减弱,逐渐为南下的大陆季风取代,降水量显著减少。

【主要资源】

矿藏资源——

荔波县境内主要矿产有:煤炭、铁、铅锌、碳酸钙、方解石、石灰石、白云岩等,分46个矿点。其中以煤炭分布最广,储量最多。另外还有冰洲石、硅、铜、水晶以及贵重金属异常反映现象。

水资源——

荔波河流落差大,水能理论蕴藏量34.9万千瓦,可开发量24.43万千瓦,截止2010年已开发4670千瓦,占可开发量1.34%。

生物资源——

荔波常用的材林树种有42科126种。其中经济林树种有11科17种;灌木林树种13科23种;竹类1科14种;水果树种有5科114种;另外引进树种8科11种。

【经济发展】

2015年,荔波县生产总值达45.3亿元,是2010年的2.56倍;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8.76亿元、12.92亿元、23.62亿元,比2014年增长6.7%、12.6%、15.5%;财政总收入完成5.55亿元,比2014年增长6.0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亿元,比2014年增长14.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8亿元,比2014年增长11.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53.26亿元、35.99亿元,比2014年增长23.41%、15.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3.01亿元,是2010年的3.37倍;固定资产投资达68.37亿元,是2010年的4.0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88亿元,是2010年的2.07倍;财政总收入达5.55亿元,是2010年的1.99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3.26亿元、35.99亿元,是2010年的2.77、3.91倍。

【遗址遗存】

穿洞抗战遗址——

是荔波军民抗击日寇、阻击日军进犯荔波,威胁都匀、贵阳的主战场。1944年12月2日-3日,在永康乡的穿洞附近,我军民毙敌100多人。穿洞在抗战期间是进入县城的必经之地,现在还可以在洞内看到当年留下的军事堡垒,从洞中穿越,可直达山后,山下是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名胜概览】

小七孔风景区——

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 奇山秀水红色土地(3)

小七孔风景区

位于荔波县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景区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为一体,秀美幽静,加上浓郁的土家和瑶族风情,使得小七孔景区名声大震。

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特有的古朴,幽静等特点令中外游客赞不绝口。

茂兰的喀斯特景观——

作为我国乃至世界唯一的风景资源,千姿百态的山光水景、地下溶洞与碧绿的森林景色糅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完美的自然景色,有着“山水贵族”之美誉。

这里生长乔木树种达500多种,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鹅掌楸等多种珍稀树种,并保存有林麝、猕猴、香獐、华南虎等许多古老的野生动物。

除了山野美景,尧古村寨和布依族村寨、拉桥水寨散落期间,能体验到纯正的少数民族风俗和表演,冬日的茂兰,则被七彩梅花染红半边天。

大七孔景区——

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的景区,沿着恐怖峡打狗河直下,可见吊桥,右边的栈道一面靠山,一边临水,蜿蜒曲折,凹凸不平,十分凶险。

大七孔最为震撼的还是那高穹耸立的天生桥,走过栈道的三分之二处,有一横跨河两岸的天然巨岩,是喀斯特地貌奇观之一,俗称天生桥,被专家们誉为“大自然神力所塑的东方凯旋门”,仰观桥孔下,只见巨型钟乳悬挂,桥脚、桥侧的裂隙石缝长出绿石草丛灌木,藤萝花卉缠裹桥身,五颜六色。

荔波古镇——

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 奇山秀水红色土地(4)

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坐落在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建设村南门坝上菜园,是一处仿古旅游综合体项目。是一个融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艺术、贵州荔波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展演为一体的,集旅游、运动、商务、休闲娱乐、商业及配套住宅于一身,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

水春河风景区——

全长6公里,是小七孔风景区的一部分,是樟江风光最为秀丽的一段,以布依族古寨水春寨而得名。水春河由险峰、峭壁、洞穴、沙滩、急流、缓滩、密林组成了二十九道独具一格的峡谷景观。两岸峭峰挺秀,纤巧玲珑。岸间古树密布,杂花纷呈。

水春河已成为贵州著名漂流景点之一,黔南州的首府都匀市,原名“都云”,苗语意为“彩云之城”,剑江清流穿城而过,文峰古塔和新建的文峰园及廊桥、百子桥、东山魁星阁、西山九龙寺以及尧林洞天等景点让您领略到这个玲珑秀美的小城风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