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航安全管理(安全文化专家谈)

一、明确民航行业安全文化和民航企业安全文化的异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新时代民航安全管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时代民航安全管理(安全文化专家谈)

新时代民航安全管理

一、明确民航行业安全文化和民航企业安全文化的异同

民航行业的安全文化并不是各个航司安全文化的机械组合,行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考虑全行业的平衡发展和不同层级的安全需求,对企业安全文化具有指引作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风向标。行业内不同单位的安全文化建设形式也不同。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在行业安全文化构建的框架内,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和文化特点。

(一)相同之处:

1.企业安全文化和行业安全文化的构成要素相同

其落点都是“安全文化”,都是通过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等具体形态作用于整个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并在执法和从业人员中形成安全文化氛围。

2.都需要遵守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基本要求

安全法律制度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对各级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职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民航安全文化作为安全文化体系的重要分支,与公共安全紧密联系,民航安全文化建设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基本法律制度的要求。

3.价值取向上步调基本一致

就知情文化而言,行业和企业有着相同的价值观,都希望将安全理念和信息共享传递到基层和个人,提升安全水平。就报告文化而言,行业和企业也基本能做到步调一致,

(二)不同之处:

1.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关注点存在差异

除了“安全第一”这一基本要求之外,企业安全文化也需要注重企业的营利性与安全保障的成本之间的平衡,而行业安全文化则需要理顺行业安全监管与行业发展促进之间的关系。

2.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个体特殊性,而行业安全文化具备普适性

民航行业中的企业包括运输、机场、维修、服务、培训等各类企业,业务范围不同对安全要求的具体内容则有所区别。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不同企业的安全文化必然会受到企业文化和自身发展的影响。行业安全文化则是针对整个民航行业特点和需求所构建,相对宏观,具备普适性和全局性。

3.行业安全文化同时对监管主体和企业提出要求,而企业安全文化更强调发挥自主性

整个民航系统安全责任由各个组织机构分担,民航局作为行业的安全监管者需要发挥指导、引领和规范作用。因此行业安全文化既强调监管主体的安全监管制度、法规的完善,也注重企业的自我管理。而企业作为被监管的市场主体,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一方面是满足行业监管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

二、正确认识新发展理念对新时期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经历了几十年的摸索,创新、协调和开放的理念一直贯穿在安全工作中。面对新时期建设的特点和需求,必须坚定不移继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一)从新时期民航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

创新的着力点是增量的扩张,新时期的建设需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这些无一不同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相关。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持区域协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安全文化建设应该同民航行业发展的需求相协调,在协调中拓宽发展空间。

开放是走上航空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下,民航安全文化既需要适应本国国情又应当同国际标准和要求接轨,引入新的要素和技术,在整合的基础上支持我国民航走出去,增强我国在国际安全文化理论和安全制度构建中的话语权。

绿色发展是人类生存的迫切需求,与民航业近年来的环保要求相一致。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和引入新技术,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安全文化,使之贯穿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安全文化是全行业形成的一种氛围,需要人人秉持安全第一的意识,共同遵守安全规范,集体提高安全能力。安全文化建设也不能是行业内的闭门造车,应充分了解作为消费者和服务对象的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求和感知。通过安全文化氛围的塑造和安全宣传,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民航安全形象,增强大家对民航安全的信赖。

(二)从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来看

结合CANSO对于民航安全文化确立的8个要素,逐一对照分析新发展理念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创新赋能学习文化,激发灵活文化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近些年世界范围内航空安全显著提高,得益于不断创新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创新推动下的科技发展。民航安全一直在学习文化的反馈纠错之中稳步见好,应该继续坚持用创新赋能学习文化,使用创新的科技手段,装备新型的理论知识,在纠错中反思。

面对外部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民航需要创新去激发灵活文化,及时调整和改变以应对诸如重大医疗事件、地缘政治的纷争、行业技术更迭等不期而遇的变化。

2.协调保障安全行为,提升风险认知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民航安全文化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体现在法规制度和自觉认知步调不完全一致。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同时科学设置安全管理体系和程序,防范人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危险。

协调提升风险认知。由于发展的不协调,人员对风险存在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良好的安全文化要求组织各个级别的人员都要对风险严重性有一致的认识和判断。

3.绿色融入安全态度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将绿色理念融入安全态度,使其作为创新安全管理的一个要求。例如,最近一两年首都机场地面电源和地面空调代替APU的工作要求,机组应当将其顺畅融合在检查单和安全环节之中。

4.开放强化知情文化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全世界的民航对于航空安全的追求并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同目标。中国民航应继续加深对外信息交流,增加对外知情渠道,也勇于对外分享我们的安全建设成果。

5.共享牢固公正文化、促进报告文化

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民航行业公平、地区航司公平、航司部门公平、部门人员公平是自上而下可以传导的文化路径。人人尽责,权责相当,会将民航公正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知情文化依赖报告文化,同时报告文化亦是公正文化的基石。我们应当本着鼓励共享的态度切实支持报告文化,处理好违章查处和自愿报告免责的关系。(作者:刘浩 民航安全文化专家组成员 ,焦翔宇;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总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