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派男旦赵荣琛(记程派传人赵荣琛)

二十年代,北京《顺天时报》专栏作家什听花于报端举办了京剧旦角评选活动,票选结果:梅畹华(兰芳)、程御霜(艳秋,后改名砚秋),尚绮霞(小云)、荀慧生(词),当选“四大名旦”。揭晓后,文化界纷纷撰文祝贺。而京剧爱好者中,有人认为徐碧云(名琴师徐兰沅之兄,工花衫)也应入选,合称“五大名旦”,又有人表示著名花旦筱翠花(于连泉)亦应列为名旦之一。这些观众的反映,说明:京剧旦角艺术家技艺高超者,并非仅此四位而已。

程派男旦赵荣琛(记程派传人赵荣琛)(1)

王幼卿、筱翠花、尚小云、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之《五花洞》

四十年代初,北京报界又举行了一次“四小名旦”的选举,结果是:被誉为“小梅兰芳”的李世芳与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当选。之后,李世芳赴青岛演出,期满返京时,由于飞机失事而不幸殒命。四十年代末,又补选了一次,结果,张君秋、毛世来、陈永玲、许翰英四人获选。广大观众引以为憾的是,两次“四小名旦”的当选者,竟没有一位程派青衣演员应选,岂不是美中不足吗?

说来奇巧,无论是四大名旦,还是四小名旦的选举,都是在京剧的发源地——北京进行的。而当选的名伶,也都是久在北京演唱的。所以素有“南欧北梅”之誉的上海名旦欧阳予倩,并未列入“四大名旦”之林;而誉满西南的“重庆程砚秋”赵荣琛,也遥居“四小名旦”之外。这是熟谙京剧艺术的观众与老顾曲家,常引以为憾亦可以理解的事。

赵荣琛自幼酷爱程派艺术,为此竟放弃了学业,予三十年代初考入了王泊生主办的山东戏曲学校习艺。卢沟桥事变后,他巡回演出于我国西南一带。一九四〇年,他以精湛的演唱艺术获得“重庆程砚秋”的美誉。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自己的艺术造诣达到更高境界,他不畏千里之遥,修书叩拜息影舞台蛰居京郊青龙桥的爱国艺术家程艳秋先生门下。程氏接函后,颇为感动,欣然复信表示愿意收留这位“带艺投师”的高足。

程派男旦赵荣琛(记程派传人赵荣琛)(2)

赵荣琛

“八一五”后,在胜利的氛围中,师徒欢聚,研习身段动作于氍毹之上,探讨念唱旋律予粉墨之中。教学相长,其乐何如!忆当年予姻弟陈永玲(言菊朋之婿)曾语予云:“程先生对荣琛,极为器重,他不仅为获得此得意高足而喜出望外,并夸赞赵之舞台艺术是‘青出于蓝,尤胜于蓝’呢!”这就是程氏对赵荣琛的评价。

程派艺术的特色是注重继承传统,又敢于大胆革新。吐字准确清晰,唱腔美妙动听,旋律丰富,节奏鲜明,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扣动观众心弦,使人们受到强烈的感染。

御霜幼年从荣蝶仙习花旦及刀马旦,后改习青衣。弱冠时,突然“塌中”(倒嗓),出现一种狭窄而低闷的嗓音。幸得戏曲教育家王瑶卿与着名剧作家罗瘿公的指点,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加上程氏以惊人盼毅力,勤学苦练,终于进入“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

程派男旦赵荣琛(记程派传人赵荣琛)(3)

程砚秋根据个人嗓音条件,发挥了沉郁、含蓄的特点,创造出幽咽婉转、低回曲折的唱法。他曾从剧作家罗瘿公研究音律,唱腔一字一韵均严格遵循四声,即使用新腔,亦以字带腔,力求唱出韵味来。此外,在剧目、唱词、音乐和服装(包括水袖)方面也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古语说:“长袖善舞”,程派戏装水袖的长度超出一般,而用长袖表演时,又须有深厚的功底和娴熟的技巧。所以,程派艺术的深入人心,绝非偶然。

赵荣琛多年来研习探讨程派旦角艺术,其天赋、造诣和素养,在程门弟子中是出类拔萃的。程砚秋是最擅于演悲剧的,从《贺后骂殿》、《荒山泪》、《窦娥冤》、《梅妃》、《文姬归汉》、《英台抗婚》等程派的保留剧目,即可显示出这种特色。

而赵荣琛所塑造的上述剧目中的舞台艺术形象,正是符合戏剧里所需要表现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受压迫、受凌辱的善良妇女的形象。

《六月雪》原系京剧皮黄传统剧目中的一出折子戏。清末,梨园行中专工青衣的老艺人时小福、陈德霖、余紫云等经常演出此剧。程砚秋曾加上结尾,改名《金锁记》,三十年代时子北京前门外粮食店街中和园演出。五十年代,他又根据关汉卿原着改编为《窦娥冤》。程氏改编此剧是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艺术特点加以发展。而赵荣琛则是在程派艺术的土壤中,运用自身条件加以发挥。

程派男旦赵荣琛(记程派传人赵荣琛)(4)

程砚秋之《六月雪》

如在《法场·刑斩》一场中,赵荣琛用哀怨凄婉的念白,结合僵直失神而有气无力的身段,痛苦绝望的面部表情与凝眸悲愤的目光,表达了一个善良无辜的妇女惨遭迫害,叫天不应、入地无门的沉痛心境。赵氏遵循乃师的唱法,在那段「反二黄慢板」中,运用换气的技巧,唱得若断若续、如泣如诉。低回尽处突起高昂之音,悲叹声里又含激昂之情,荣琛在这里把窦娥含冤愤、怒不平、嫉邪恶的满腔愁绪都倾吐出来,给人们留下极其难忘的印象。

一九五九年,为纪念程艳秋逝世一周年,北京举办了程派艺术会演。宗程的演员们如:赵荣琛、王吟秋、李蔷华、李玉茹,侯玉兰、江新蓉、李世济等都参加了这次盛况空前的程派青衣大会演。

赵荣琛演出的程派名剧《荒山泪》,以他清秀的扮像、嘹亮的歌喉、婉转的唱腔、优美的身段所塑造的张慧珠这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

程派男旦赵荣琛(记程派传人赵荣琛)(5)

赵荣琛之《荒山泪》

古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说法,听了赵荣琛的《荒山泪》,确实给人如此的感受。

“寓刚健于婀娜,行道劲于婉媚”,刘勰的名句,用来形容京剧程派传人赵荣琛的舞台演唱艺术,可谓恰如其份。

录自 《京华感旧录》

作者 李克非(1924-199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