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养殖技术三大原则(一位蜂农的中蜂区域性研究报告)

二一、天柱中蜂春繁情况

第一要有蜜,第二箱外温度要在四度以上。外界达到十二度的时会出现大量的整齐的子脾。

二二、天柱中蜂停产晚,春繁早

在我地的亚热带气候里基本只有二十多天的停产期,如果气候好的话冬季也繁殖没有停产期。

中蜂养殖技术三大原则(一位蜂农的中蜂区域性研究报告)(1)

二三、新脾与繁殖问题

中蜂脾用一年以上如果继续给蜂产卵容易引起许多疾病或者巢虫,所以要经常换新脾。新脾蜂王喜欢产卵,工蜂个体更大体质更健康所以整个蜂群发展更好。特别在春繁分蜂后换新脾新王蜂群可以获得快速健康的发展。

中蜂养殖技术三大原则(一位蜂农的中蜂区域性研究报告)(2)

二五、快速繁殖的方法

外界有大量的蜜,同时经常加空框可以快速繁殖。例如我2008年的春天分的一群一脾半蜂经过四个月左右就有整八张脾,发展更好的到十张,方法是繁殖期间没有取蜜同时平均每周加一张脾而且在加的脾一般只要造到一半的时候就可以加第二张,保持脾多于蜂。

当加到八框后可以等待一个月左右让蜂全部造满脾然后再加空框。因为蜜源丰富蜂王大量产卵还在没有造好的巢房里都产上卵导致强迫工蜂造脾,所以发展非常的快。而另一群取蜜后只发展到了四框。

所以天柱中蜂繁殖的诀窍就是蜜足加勤加框但是绝对不需要人工巢础。有蜂友反映这样做容易导致巢虫危害所以方法不一定适应其他地方或者其他中蜂品种。但是在我地不怕巢虫危害原因是其抗巢虫能力强特别八框以上基本没有巢虫危害。

中蜂养殖技术三大原则(一位蜂农的中蜂区域性研究报告)(3)

二六、天柱中蜂发展不大的原因。

一般外界38度以上或者15度繁殖减慢,外界一旦没有蜜,马上停止造脾,接下来就会停止和限制蜂王产卵,所以蜂群就停止发展了但是一旦有蜜第二天就开始大量造脾和产卵。当然这可以通过人工喂蜜达到大量快速繁殖的目的。

二七、关于巢虫的问题

许多人都感觉中蜂巢虫是大问题,但是我地中蜂很少这样的问题,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每周给箱里倒入一次水而且水要大量,这样就可以把里面冲洗干净同时蜜蜂也参与清理最后就像人工洗过一样一尘不染。如果感染了也不怕,抽一张脾使蜂密集,这样蜂会自动清理巢虫而且非常快就看到有蜂咬巢虫出来。养了天柱中蜂的朋友可以拿一框感染巢虫脾放进去就可以实验出来很快就有大量蜂把巢虫咬出来了。

中蜂养殖技术三大原则(一位蜂农的中蜂区域性研究报告)(4)

二八、关于新脾繁蜂问题

天柱中蜂的脾一般使用期限一年以内。特别在大蜜源时期要加空巢框到中间让蜂造新脾繁殖而把老脾往两边移,就达到新脾繁殖老脾放蜜的双丰收。值得注意的是新脾繁殖特别快而老脾往往会垮蜂。

中蜂养殖技术三大原则(一位蜂农的中蜂区域性研究报告)(5)

二九、关于整蜜脾问题

有关中蜂书籍和蜂友反应中蜂蜜子脾不能分开,我在饲养天柱中蜂时发现刚好相反,大蜜源天柱中蜂子脾与蜜脾是分开的。这里举例说明,广东老张2008年秋从我地引种四只,到鸭脚木蜜时期好的发展到七框蜂放满十张脾(三张西蜂脾)三天可以满蜜而且有四五张整蜜脾。存蜜习性与西蜂没有太多区别。只要有脾就放蜜绝对不要求是新脾或者老脾,中蜂脾还是西蜂脾。

中蜂养殖技术三大原则(一位蜂农的中蜂区域性研究报告)(6)

三十、关于广东养的天柱中蜂阶段性总结

因为我没有亲自到广东考察天柱中蜂,只能把广东蜂友给我口述的实验经历载录给大家参考。老张说;群势八框以上(即张重2.5kg)没有问题,采集兴奋,同样群势广东蜂无存蜜而天柱中蜂有存蜜,蜜脾成片,子脾密集,中小蜜源优势胜过西蜂,大蜜源生产略差于西蜂,消耗大于广东中蜂。抗病虫能力很强,性情温顺,个体大于广东中蜂。

不喜欢在梁框上造脾和逗留,在空巢框上造脾整齐,一般不接受人工巢础但是大蜜源和春繁时也大量产子。老刘说2009年春发展到12框后人工分蜂了。老洪说2009年春发展到8框后不注意就自然分了。

中蜂养殖技术三大原则(一位蜂农的中蜂区域性研究报告)(7)

三一、关于广西养的天柱中蜂阶段性总结

八月底从我地引二只天柱中蜂王介绍到四框群里,10月初发展到七框。采集蜜粉能力强于本地蜂很多,个体偏黄偏长,子脾好成四方状,新脾老脾都产子很好,蜜脾分开,温顺,安静,抗病虫,一般两侧的脾放蜜中间产子。

中蜂养殖技术 一位蜂农的中蜂区域性研究报告(中)

中蜂养殖技术 一位蜂农的中蜂区域性研究报告(上)

中蜂养殖技术 中蜂的分蜂、换王、换脾技术

中蜂养殖技术 杂交培育蜂王

中蜂养殖技术 中蜂防盗

蜜蜂养殖技术 蜜蜂的发育过程

蜜蜂养殖技术 分蜂行为的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