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的横向发展目标(幼儿园结构化第二节)
第二节 观点辨析(包括教育理论和名言警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幼儿园教育的横向发展目标?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教育的横向发展目标
第二节 观点辨析(包括教育理论和名言警句)
一、答题思路
1.应提炼题干表述的内涵,即提炼出自己所理解的观点(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作出评价)。
2.应论证所提炼观点的合理性;论证方式主要有援引观点、补充角度、反面论证等。
3.单观点时可以对所论证观点进行补充(即仅有该观点并不够,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帮助或结合才能更好)。
4.可以运用主体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论证观点的合理性。
5.应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表明工作态度。
二、答题套路
具体含义——分析论证——联系实际——提出对策
三、经典真题解析
1.“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至理名言”的认识。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有一桶水”,这句话曾经在教育界非常的流行。意思是老师要比学生懂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但在信息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对于这句话,还应该有更新更深的理解。
第一,如果老师没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她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了。否则老师给完一杯水后,就剩不下多少了。老师先要有知识,这样才能传播给学生,如果老师只有一杯水,那么能给的也只有一滴水了。
第二,教师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应该说,都已经把自己的一桶水装满了,装满了这桶水并不表示万事大吉,其实在今天围绕一桶水,还有很多要研究:比如水质好不好、水量够不够、会不会倒水等等。大家都听过这句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教师的一桶水,是不是活水呢?如果不是,那我们怎么保证我们倒出去水的水质呢?这无疑就要求我们不光要不断地充实这一桶水,还要保证水源的清醇。
第三,新时期的教师要有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随时“添水”、“换水”,不要使自己的一桶水成为“陈年老水”。尤其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老师仅仅满足于原有的一桶“陈年老水”,不及时地把自己的一桶水更换成更有营养价值的“优质矿泉水”和“活水”是不行的。
第四,新时期的教师要不停地学习,通过学习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学生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地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学生在思考什么,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丰富的学识。向老教师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今天,我们生活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处于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已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能力,这已是当今时代对个体素质的必然要求。从教师传承文明、教书育人的使命和承担的社会角色来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教师应该是人类终身学习的楷模和示范。教师的终身学习尤为重要。高频率、快节奏的时代脚步,带来的是教育内容面临的问题,很多新鲜的事物会鳞次栉比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课堂里和讲台上。新知识、新理论、新现象、新问题使我们应接不暇。一朝受教、终身受益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学习就和吃饭一样重要,填充自己,充电加油和补充,才能适应这个变化频繁的时代。教育的对象——学生的成长不再简单,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在拓宽:林林总总的书刊、无时不在的电视、庞大而系统的计算机网络。他们自己会学习,会思考。在这样的社会宏观背景下,教师的素质面临严峻的挑战。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教师必须面对的职业需求。学习不单单是书本,也还有书本和知识之外的更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和接纳你,同时才能接受你传输的知识,这也都在教师的学习研究范畴之列。教育学的原理、学科的知识、心理学范畴甚至社会学、经济、家庭、国际、林林总总的知识和信息,老师的大脑得富有才行。做研究型教师,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学生是变化发展中的主体,教师的研究是时时需要的。一个高效的教学法可能适应这个学生、这个班级、这节课堂,但是却不一定能够适应所有课堂,研究是时时必须的。这是由教师职业角色和需求决定的。学习要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
2.老师不光是讲课者,还应该是引导者,你怎么看?
正确。
第一,传道授业解惑是做老师的基本。扎实的专业知识,会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促进智力的发展。网络时代对老师的要求更高,新媒体教学,远程授课等等。
第二,新时代更需要老师做引导者,不仅仅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这里的引导,不仅是如何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在培养良好品德,以及应对困难等等。
第三,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全面发展,老师要与时俱进,提升自我。
3.怎样理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
第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
第二,教育公平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社会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也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有关。虽然我国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在不断改善,但目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幼儿园之间,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小,部分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
第三,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牵涉面特别广,只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教育公平也是这样。必须按照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4.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老师担负着重大的使命,“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
第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实施启发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教师要通过自己引导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长进、有所创新,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第四,教师通过教与学、学与学、学生自我反思的反馈,来实现学生学习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通过与学生沟通情意,激发学生潜能,使其充分地发挥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以便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5. 有的人认为,全面发展等于全面平庸,你赞成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全面发展”不等于“全面平庸”。
第一,全面发展与个体追求并实现优秀、杰出乃至卓越是一致的
这种一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本身就是优秀、杰出乃至卓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个体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多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个体如果比群体中其他成员得到了更多方面素养的提高,那么他往往是更为优秀和杰出的人。学生也只有在身体、智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才可能成为优秀、杰出的人。
第二,全面发展是个体追求并实现优秀、杰出乃至卓越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人是否优秀受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个体所处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等是影响其能否追求并实现优秀、杰出乃至卓越的外在客观因素。在这些外在因素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个体能否成为优秀的人才则取决于其内在素质是否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一个人的各方面素质得到了越充分的发展,就越可能超越众人。
第三,幼儿园阶段是启蒙阶段,需要全面的能力发展
幼儿园教育属于启蒙阶段,也是影响将来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应当结合幼儿特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起点,在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阶段中,幼儿教育也是个体的人生起点教育。幼儿处在人生发展的最初阶段,幼儿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是幼儿基本素质的培养,这些基本素质应该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而不仅是单纯的智力训练,或者是对琴棋书画等单方面的训练。
6.有人说,社会环境复杂,对育人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而幼儿园的影响变小。你认为对吗?
我认为这句话比较片面。社会环境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各种社会关系、社会风气、习惯势力、文化设施、家庭条件、亲友关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确实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如社会上对官员、富豪的推崇,导致了武汉某班的二十多名小学生们在谈及理想时均说要“当土豪”、“做大官”。可见社会环境确实会对育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园教育的影响就变小了。
幼儿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因此,幼儿园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幼儿园环境。环境育人已是教育界人人认可的理念。在一定的幼儿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学生们时刻都在受着影响。好的校园环境更能造就优秀的学生。
第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职业水平高低和是否爱岗敬业,决定着他是否能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也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能力的提高;教师的道德行为、习惯以及精神面貌也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和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是幼儿园教育制度对学生的影响。制度管人育人也是时下的一种教育理念,一套科学而健全的学习管理制度能给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更有秩序更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幼儿园是教育的主战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创设教育主体环境,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环境的主导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美好的校园环境、有益的教育活动以及健康向上的校风、班风等。
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因为学生个体素质模式的建构和塑造,有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教育的引导、开发和优化选择。良好的环境能使人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不良的环境能使人产生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环境,发挥其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克服不良环境,限制其消极作用。
7.有话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话不对。
此观点可以作为激励教师的名言,但却并不是判断教师合格与否的准则。因为学生的成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幼儿园之外如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成绩、素质等具有差异性,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尖子生,有些学生会因为智力、家庭教育、学习动机缺乏等因素而成为学困生。中国的考试制度实行优胜劣汰原则,也不可能让所有考生都通过。教师只能把将所有的学生培养合格作为终极目标,而不能把能否将所有学生培养合格作为评判教师合格与否的标准。
学生具有差异性,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施赏识教育,肯定学生的进步,多加鼓励学生,发现其闪光点,不把成绩作为考查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缺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对所有的学生一刀切,让学生在沐浴赏识教育的春风下,不断进步。
学生成绩的提高与否虽然和教师有密切关系,但并非绝对关系。从哲学上说,事物的发展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教师这个外因对学生无论施加多大的影响,如果学生这个内因不发挥任何作用,不做任何改变,那么学生将不会有进步。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还是要一切为了学生。
8.有人说老师对学生太亲切不利于教学。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教师对学生深厚而广博的爱是师德最基本的内容,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学生亲切不一定对教学不利,关键在于教师应该拿捏住与学生关系的尺度。
教师的爱是宽大无私的,但也应该是有理智、有原则的。没有原则的爱往往会形成“溺爱”,溺爱的结果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教师的“溺爱”会引起偏袒、包庇、纵容、放任,会使学生有恃无恐,扭曲他们的是非观念,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注重“严”与“爱”的统一。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其实也是师爱的一种方式。教师的严应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度”、“严之有情”。“严之有理”是指让学生懂得是非、美丑,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为什么不该做,明白其中的道理,要以理服人。“严之有度”是指要注意尺度,严而不酷,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能求全责备,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严之有情”是指严格管理中要渗透着教师的满腔热情,使学生懂得教师是真心为自己好。
教师应正确把握好“严”与“爱”的关系,既充分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和学生做朋友,又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者的身份,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感到教师有父亲般的严厉、母亲般的慈爱、兄长般的关怀、朋友般的理解。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就一定会形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而不疏远、亲密而不随便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9.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作为教师你对此怎么看?
我认为题中所述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客观现实性。而之所以产生这种说法,也是有着一定的客观原因。
一方面,现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孩子在家有求必应,家长对其溺爱有加。长此以往,造成孩子固执己见、任性的性格。不听从公正、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在幼儿园也不听从老师的教育指导。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常常偏向于过分溺爱,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吃一点苦,对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甚至容忍、迁就孩子的错误。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与老师的矛盾,从而引起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
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教师和父母共同做出努力,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第一,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要做好榜样,对于孩子的长处要多加奖励和表扬,而对一些错误要及时指出其危害,并帮助引导孩子及时改正,为幼儿园教育打下基础。
第二,幼儿园教育在于教书育人,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教师应该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切勿用极端的做法,而应该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完善自己。
第三,教师还需要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加强与学生父母之间的沟通,引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健康发展;而作为家长,也应该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和老师一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10.“适当的惩罚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这句话你怎么看?
我赞同。适当的惩罚也是一种教育。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教育惩罚是必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实施教育惩罚,矫正其不良行为,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教育惩罚有利于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教育惩罚让学生明辨是非,也明白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行为是应该学习的,什么行为是令人唾弃的。教育惩罚更使学生学会负责,让他们建立起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心。
但教育惩罚不等于体罚。体罚会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而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惩罚对象的性格类型,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同时教育者要明确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最终目的。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维护纪律,使受惩罚的学生改过自新,使大多数学生受到教育。真正的教育者应当将奖励与批评两者结合起来。只要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1. 爱的教育,对漂亮孩子要爱,对不漂亮孩子更要爱,谈谈看法?
赞同。
第一,教师应该一视同仁。作为教师,一般容易喜欢学习好的、聪明伶俐的学生,对差生易产生厌烦、歧视等情绪,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做法。教师应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第二,一视同仁的对策。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巧妙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思维。捕捉学差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待差生要有耐心和爱心。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训斥,不要使用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
第三,如果教师能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的态度对待所有学生的话,班级的气氛也会更加融洽,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增添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更有热情地投入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建立和培养师生的感情。
12. 现在有人认为老师不仅是老师还要当父母,你怎么看?
正确。
第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们的基本职责所在,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第二,老师还要当父母,因为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间特别的长,学生对于老师的崇拜和模仿,要求老师还要肩负起一部分家长的职责。例如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等等方面。
第三,教师爱呈现出较强的教育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爱与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同,保持师爱的理性。
13.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区别,最主要是人格,不是专业知识,你怎么看?
赞同。
第一,原因在于专业知识很容易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但人格方面的差异不容易改变。
第二,一个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体现在情感特征、意志特征等方面。优秀教师的情感特征是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热爱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绪稳定,充满自信;意志特征是目的明确,执着追求;明辨是非,坚定果断;处事沉稳,自制力强;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第三,我未来要如何做一个优秀教师。
14.很多人都说幼儿园老师谁都可以做,只要看好小朋友们,不让他们受伤就可以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错误。
没有清楚认识到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照顾幼儿的身体,保安全和健康,做好保育工作。更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如游戏,故事,舞蹈,绘画等对幼儿进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教育和引导,我们要做好保教相结合,促进儿童心理和身体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