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习中的一些常用术语(书法临习中的一些常用术语)
我们在临帖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书法的书。一些老师呢,也常用这些术语来指导学生。但是术语许多不好理解。现在我讲这些术语的整理了一下,并且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表述出来,供大家参考。大约有150个词汇。还有什么需要解释的术语呢,请大家也提出来,我们一并研究解释概括。
摹贴:是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薄物罩在帖上,用毛笔在薄物上按照底字仿写下来。
双钩
先从帖里挑选清楚完整的单字,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雪连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帖字的轮廓,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
描红
把双钩的字作为描红本,或用直接印有红字的描红本,用墨笔依着描红本直接填写。
临贴
是对照着帖或根据对帖的记忆仿写。
影格
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隔纸描写。
对临,就是不用格子,直接对着帖临写。
背临,就是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背临是学书较高阶段的一种临帖,是出帖前的准备。
空临:以手代笔比划着临写。
虚摹实临
是指习书者在临摹过程中,先用空划的方法进行“摹”练习,即以手指对照着范字进行“摹”练习,力争达到“摹”的目的和效果;然后再用实写的方法进行“临”练习,即用毛笔蘸上墨汁,对照范字进行“临”练习,从而达到“临”的目的和效果。这样就使“摹”、“临”很好地融合起来,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加快习书者临摹水平的提高。
意临
对帖的揣摩已经不是死记硬背了,而是建立在对原碑帖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取其一点不及其余。意临实质上就是出帖问题,是脱化,由此而产生质变,最终形成自我风貌。
力透纸背。
是以书写时的渗化深度来表现线条的厚度。力透纸背的线条能够通过纸的半透明性在线条边缘显得立体的厚度感觉;而纸面一扫而过,墨色未及纸张深层的线条则完全没有这种厚度感。|
□法书
书法术语。指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书法作品
□翰墨
义同”笔墨”。
□金石
古铜器、石刻的总称。
□真迹
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墨迹
用墨书写的手迹。
□拓本
从碑刻、铜器上墨拓下来的书迹或图像。实物最早见于唐代。方法用宣纸受湿蒙于器物碑刻上,椎之,使宜纸呈凹凸,蘸墨拓成。又以朱红色拓出的称“朱拓”;碑石初成,或刚出土时所拓的称“初拓”。
□刻石
专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
□碑、碣
刻石中的两类形制。《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
□碑额
碑刻术语。碑头的通称。
□篆额
碑刻术语。汉代以后的各种碑刻之上端,称碑头或碑额,因碑额上所题字多用篆书,遂称“篆额”。汉碑如《张迁碑》、《韩仁铭》等篆额,书风奇肆跌宕,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篆盖
碑刻术语。唐代的墓志铭,通常有石盖,因盖上文字多用篆体,故名。
□碑阴
古代碑刻,除正面碑文外,往往将门生、故吏或出资建树者的姓名镌刻于背面,故称。
□碑版
泛指碑志之属。
□碑学
①亦称“碑版学”。研究考订碑刻起源、体制及新旧异同等学问。
□勒石
碑刻术语。指将法书钩摹本背面加朱复印到石面上的工序。
□朱背
亦称“背朱”。即“勒石”。
□摩崖
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
□剥蚀
指古代碑刻年久风化石有剥落。
□法帖
亦称“帖”。指古代名人的墨迹和摹刻在石(或木)版上的法书(包括它的拓本)。
□帖学
①损崇尚魏晋以 下,如 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等书风体系的学派。以区别于碑学。。
□南帖
碑帖术语。清代阮元分书法为南北两派,以南朝碑碣绝少,而多为启牍之帖,故名。参见“南北派”。
□书丹
碑刻术语。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
□临摹
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临”;以薄纸蒙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或称“影书”
□响拓(影书)
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由于法书墨迹因年代久远,纸色沉暗,字口难辨,故在模制时,须向光照明,以纸覆帖,钧勒其原字笔画,然后再以墨笔填充。响拓亦曰“影书”、“影覆”。
□钩填
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以较透明的纸蒙于法书上,先以细笔双钩,后用墨廓填,故称。
□洗碑
碑刻术语。古碑因风化剥蚀或人为磨损,后人依据原有旧画加以剔刻,谓之“洗碑”。但碑刻一旦被洗,字画精神难免大逊,如今存西安碑林的颜真卿书《颜家庙碑)即是被洗者。
□篆书
字体名。1 泛指汉代隶字以前的古代文字。如小篆、籀文、金文、 甲骨文等。2指春秋战国时通行于秦国的籀文(如石鼓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小篆;汉代的缪篆。如王莽时六书,“三曰篆书,即小篆”。
□籀文
也叫“籀书”、“大篆”。
□甲骨文
亦称“契文”、“卜 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贞卜文字”。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因多镌刻、书写于龟甲、兽骨之上,故名。
□契文
甲骨文之别称。契通栔,因以契刀刻于龟甲、兽骨上 , 故名。
□科斗文
亦称“科斗书”、“科斗篆”。篆字(包括古、籀)手写体的俗称。因以笔蘸墨或漆作书,笔道起笔处粗,收笔处细,状如蝌蚪,故名。
□金文
亦称“钟鼎文”。即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因多铸或刻在金属器皿(如钟、鼎之类)上,故名。书体由甲骨文演变而成,圆浑古朴,富有变化。
□大篆
字体名。狭义专指籀文。广义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钟鼎文
即“金文”。
□小篆
也叫“秦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
□爰书
秦代小篆的别称。
□刻符
秦代一种有特殊用途的篆书体。这类篆体专刻于符节上,因系用刀刻在金属上,不能婉转如意,故笔画近于平直,形体近于方正,如现存阳陵虎符上的文字。
□鸟虫书
亦称“虫书”。篆书中的花体。春秋战国时就有这种字体,大都铸或刻在兵器和钟鎛上。往往用动物的雏形组成笔画,似书似画,饶有情趣。此类书体多用于旗帜和符信,在汉印中也不乏鸟虫书入印的实例。
□缪篆
汉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种篆书体。王莽六书之一。汉魏印采用的多体篆文统称为“缪篆”。亦称“摹印篆”。
□玉筯篆
亦称“玉箸篆”。篆书的一种。其书写笔道,圆润温厚,形如玉筯(筷子),故名。
□玉著篆
即“玉筯篆”。
□铁线篆
小篆的一种。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故名。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为“铁线篆。”
□草篆
书体名。①飞白的别称。②指以草书笔法书写的篆字。
□汉隶
汉代隶书的统称。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 ,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唐人隶书,字多刻板,称为“唐隶”,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以别于“唐隶”。
□八分
即“隶书”。魏晋至唐代,楷书也称隶书,原先有波磔的隶书,则被称为八分
□佐书
即“隶书”、“史书”,亦作“左书”。
□今隶
正书的古称。正书 由汉隶发展演变而成,在唐代仍把正书沿称为“隶书”。
□草隶
草书的别称。今人也有称汉代竹木简上的隶书为草隶的。
□草书
字体名。一般指笔画连绵、书写便捷的字体。
□藁书
草书的别称。
□章草
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今草”的前身。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今草
亦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便。
□狂草
亦称“大草”。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摆脱东晋王羲之一路草书温文尔雅风格,笔势连绵奔突,字形变化多端,极龙飞蛇舞之致,得名于唐代张旭、怀素。传世的张旭《古诗四帖》及怀素《自叙帖》即为代表。
□正书
亦称“楷书”、“正楷”、“真书”。
□楷书(正楷、真书)
即“正书”。
□行书
书体名。相传为汉末刘德升所创。行书一般在楷书形体的基础上,作流畅便捷的书写,既不象草书纵放难辨,又较楷书生动简便,是社会上广泛使用的手写书体。
□榜书
亦称“榜署”。泛指书写于匾额上之大字。古称“署书”。
□署书
亦称“榜书”。
□擘窠书
大字的别称。古人写碑为求匀整,有以横直界线划成方格者,叫“擘窠”。擘,巨擘也;窠,穴也,即大指中之窠穴也,把握大笔在大指中之窠,即虎口中也。小字、中字用拔镫,大笔大书用擘窠。”后用以泛指大字。
□漆书
书体名。① 以漆书写的文字。② 书法形体。清代金农把字的点画破圆为方,横粗直细,似用漆帚刷成。
□飞白
亦称“草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笔画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路清晰可见。今人将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泛称为“飞白”。
□瘦金书
亦称“瘦金体”。楷书的一种。宋徽宗赵佶楷书学褚遂良、薛曜、薜稷而出以新意,运笔挺劲犀利,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腴润洒脱的风神,成一家法,自号“瘦金书”。
□指书
亦称“染指书”。用手指蘸墨作书,故称。北宋时已有。
□院体
书法术语。用以对书法气格的品评,一般含有贬意。
□经生书
书法术语。唐代佛教盛行,信徒多以佛经敬奉,佛经多以端正工稳的小楷手抄而成,抄写佛经的人被称为”经生”,其字则你为“经生书”。
□六分半书
清代郑燮(板桥)法书的别称。郑燮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又时以兰竹面笔出之,自成面目。此书体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送燮谑称自己所创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
□执笔法
写毛笔字以手指执笔管的方法。五字执笔法”(即擫、压、钩、格、抵),认为是符合生理机能而又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
□拨镫法
运笔的一种技法。镫一作灯,故亦有譬喻执笔运指如挑拔灯芯的。
□双钩
书法术语。①复制法书的技法。法书上石,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②一种书写“空心字”的技法。③执笔法的指法名称,与“单钩”相对。今以食指与中指上节、中节之间相叠,钩住笔管,称为“双钩”。
□单钩
书法术语。执笔法指法名称.以食指钩笔管与拇指形成钳制状,余指皆垫于笔管后方。因只以一食指主钩,故称“单钩”。与“双钩”相对。
□枕腕
书法术语。写字时把左手掌背平垫于右手腕下,称为“枕腕”。多用于书写小字
□悬腕
执笔法中的一种。肘部不靠桌面,腕凭空悬起,称为“悬腕”。
□凤眼
执笔法的指法名称,握管时,大拇指节骨挺直,里侧呈微凸伏,与内弯的食指构成狭长形的缝隙,因美其名为“凤眼”。大指骨外凸,虎口空圆者称“龙眼”,是另一种执笔法。
□执使
执笔和用笔的通称,
□运笔
书法术语。指字的点画书写之过程。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大抵执之欲紧,运上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提腕
书法术语。执笔法中的一种。指手腕不靠桌而提起者。其法以肘著案而虚提手腕,多用以写中等大小的字。由于腕虽提而肘部著案,不能尽全身之力,故为大多数书家所不取。
□肘腕法
书法术语。书写时使用肘、腕的方法。“枕腕以书小字,提腕以书中字,悬腕以书大字。
□按提
写字运笔中起落的功作。按,是笔往下顿;提,是笔向上拎,行笔有按提动作,就能保持笔锋居中。
□运腕
由于毛笔性能柔软,因此书写汉字,除要有正确的执笔法,还需手腕上下提按和左右调正笔锋,“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写出的笔道,才坚劲圆浑,富有质感。
□啄
“永字八法”称短撇为“啄”。啄笔的书写宜迅疾。如鸟之啄物,锐而且速,
□磔
永字八法”称捺笔为“磔”。意思是笔亳尽力铺散而急发。又,斜捺叫磔,卧捺称波。
□戈法
永字八法以外的又一笔法。戈画较长,写时从容行笔,否则头尾重,中间轻薄。
□中锋
书法术语。指行笔时将毛笔的主锋保持在点画的中线,以区别于偏锋。用中锋写出的钱条圆浑而有质感。
□聚墨痕
中锋运笔,因笔锋常在点画中间行迸,笔画的中央线着墨最力,凝聚成一道浓重的墨线痕迹,故名。
□侧锋
谓在下笔时笔锋稍偏侧,落墨处即显出偏侧的姿势。
这种笔法最初在隶书向楷书演变时形成。它使方笔字体中增添潇洒妍美的神情。侧锋多用来取势,势成则转换为中锋。晋人多用之。
□折锋
笔画转换方向时的一种用笔技法。指笔势折叠带方者,以别于转笔,即笔锋在转换方向时,由阳面翻向阴面,或由阴面翻向阳面。
□裹锋
起笔呈反方向运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右”。以后凡是取圆势用笔,笔锋内敛于点画中间的称“裹锋”。
□逆锋
为了藏锋铺亳,用逆入的方法,“欲下先上,欲右先左”,以反方向行笔的称“逆锋”。用逆锋作字,往往具有苍劲老辣的意趣。
□蹲锋
蹲,有停留的意思。大致指笔缓行中的蹲势,或欲趯先蹲,退而复进。
□金错刀
①对书法用笔颤掣波发笔道的美称。②字体名。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载有金错刀书一体。具体形式与风貌今已不可稽查。
□筋书
劲键遒丽的点画谓之“筋书”。
□一笔书
指草书文字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如一笔直下而成,故名。
□颤笔
亦称“战笔”,用笔的一科技法,因笔画呈颤动状‘,故名。
□悬针
书写直画下端尖锐,如针之倒悬,故名。与垂露为两种形体。
□垂露
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
口护尾
用笔的一种技法。指行笔至笔画尾部而反收其笔锋。
□逆入平出
笔画起落笔和出锋收笔的一种用笔技法。逆入,指起笔时,笔锋要朝书写笔画的反方向入纸,随即转锋行笔,以达到“藏锋”于点画之中,均匀地万毫齐力,平铺纸上形成中锋运笔的势态。平出,指笔画至末不收,势尽出锋,回腕空收。
□疾涩
用以对笔势的评述。笔势由用笔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笔锋顺逆诸因素产生。疾笔求其劲挺流畅,涩笔求其凝注浑重。
□方圆
指字的用笔和形体上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方中寓圆,圆中有方,既有矛盾,又能统一,才能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若“舍方求圆,则骨气莫全,舍圆求方,则神气不润;方不变谓之斗,圆不变谓之环,此书之大病也”。(《变通异诀》)故方圆也可用来评价书法艺术的优劣。
□燕尾
指章草中的一种波法。如神龙本《兰亭序》“欣”字右下半的“人”,其状似燕之尾,故名。前人将隶书横画出笔的挑脚比喻为燕尾。参见“燕不双飞”。
□柳穿鱼
书法术语。比喻应用啄法的短撇。如形、影、彤、彬诸字,其右侧的竖三撇,须有仰、平、覆三种有变化的笔势,似三条小鱼,用柳枝穿连起来,故名。
□激石波
用笔时平捺称“波”,激石者指字之捺笔似水之自泉口流出遇石激而涌过。这种捺笔称为“激石波”。如《兰亭序》“欣”字捺有章草笔意者即是。
□牵丝
亦称“游丝”、“引牵”、“引带”。书法术语。指书写点画时由于笔势往来留存于先后笔画之间的纤细笔道。纤细如发丝,挺健俐落,起有上呼下应、意气周流的作用,可以表现出书家功力。
□一波三折
用笔时平捺称“波”,一波三折,指凡写捺笔要三次转换笔锋。经过三折之后,笔画才波发矫健。北宋黄庭坚晚年的书法具有明显一波三折的特点。
□一笔三过
指每作一点画虽微如黍米,皆须三折笔锋,始得完成。其法:落笔藏锋为第一折;提笔转锋顿挫引笔为第二折;回锋收笔为第三折。作书忌顺笔平拖,而点画经过三折,始能圆满浑成。
□过折收缩
过折,即指每画一波,常三过折笔的意思;收缩,即北宋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说之略称。运笔切忌直来直去,缺乏内含。
□万毫齐力
指作书时非但主毫要丝丝得力,而且要调动副毫的作用,使笔毛一无扭结地聚结运动。这样写出的点画才力量弥满,圆健得势。
□内擫外拓
内擫,指意在收敛的笔势;外拓,指意在纵放的笔势。内擫是骨(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筋力)胜之书。
□屋漏痕
书法术语。比喻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故名。
□折钗股
比喻用笔的一种技法。钗原系古代妇女头上的金银饰物,质坚而韧:后被借以形容转折的笔画,虽弯曲盘绕而其笔致依然圆润饱满。
□锥画沙
比喻以锥子划沙,起止无迹,具有“藏锋”的效果,而两侧沙子匀整凸起,痕迹中正,形似“中锋”,故用锥画沙以比喻书迹的圆浑。
□壁坼
比喻用笔如泥墙自然坼裂的痕迹,无做作习气。
□绵里裹针
比喻字体笔画肉丰见骨、外柔内刚。
□银钩虿尾
比喻用笔的一种技法。银钩指丁、亭、宁等字的趯笔;虿虿尾尾指乙、也等字的趯笔。趯笔,必先驻锋蓄力而后趯出,获得笔短意长、凝注有力的效果。
□衄
指笔锋退而复进。
□搭
指行草起笔及字与字之间的承接顺应关系。顺势而下,不用逆势的起笔称为“搭锋”
□抢
折锋笔法的虚和者称为“抢”。
□转
笔画转换方向时的一种用笔技法。区别于折锋。一般真书多用折锋,草书多用转笔。
□驻
用笔的一种技法。运笔若行若住,时而意有所顾,因用迟涩出之者谓之“驻”。
□挫
用笔的一种技法。顿后将笔提起,使锋转动离开原处,称为“挫”。是转换笔锋时常用之法。不仅用于转角及趯笔,凡行笔换锋时皆用之。
□顿蹲
停笔重按称“顿”,轻按称“蹲”。
□骨法
亦称“骨力”。指书写点画中蕴蓄的笔力。是构成点画与形体的支柱。
□八病
泛指书写点画经常出现的弊病,俗称败笔。八病都是以接近这类点画的实物形态定目,如: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稜角、折木、柴担等。
□布白
指安排字的点画间架和布置字、行之间空白关系的方法。
□燕不双飞
前人将隶书横画出笔的挑脚比喻为燕尾。一字之中宜用一次捺脚,二次出现就会笔画雷同,字形拖沓。“燕不双飞”即比喻捺脚的不可复用。但也有因隶书横画出锋形如折刀头,和雁尾之齐平相似,故亦称“雁不双飞”。
□散水
俗称“三点水”。书法术语。
□雁阵
书法术语。指字下四点排列之势。
□向背
运笔造型的一种技法。与“向相”相辅相成。要求同一方向之笔画避免平行和雷同,尽量做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既多样,又统一。例:“()”即向相,“)(”即向背。
□展促
指书法结体造型的一种技法。有从单字间笔画繁减悬殊上去理解的。也有从一个字的偏旁结构的处理上去理解的。
□俯仰
指书法结构点画偏旁之间的联系。俯要下应,仰要上呼,使文字组合的偏旁,或字与字之间,书写时有映带顾盼之姿,显得气贯意连,生动有致。
□墨猪
书法术语。比喻字体笔画丰肥、臃肿而乏筋骨。因字如墨团,故名。
□行气
指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映带关系。一般要求笔断意连,联缀成行,积行成篇,在文字的上下、左右、首尾的书写中,既有变化,又能和谐,
□担夫争道
书法典故。意谓略甚狭窄,而又势在必争,妙在主次揖让之间,能违而不犯。进退参差有致,张弛迎让有情。
□计白当黑
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务需有疏密虚实,才能破平板、划一,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
□用墨
墨色有焦枯浓淡干湿之分,作书使毫行笔燥润相间的技法称为“用墨”。
,。
□合作
旧时行家们习惯于将书写得理想和精彩的作品称为“合作”。
□书奴
比喻学书墨守成规而不能创新者
2有书法嗜癖者,寄兴书学,也往往自称为"书奴”。
□集字
指将前代某一书家的字迹搜罗并集成的书法作品
□生熟
书法术语。①指学习书法的熟练程度。②指法书的神采气质。一般认为太熟则媚俗,熟而能生则高雅。
□习气
对书法情调的品评语。泛指用笔、结体等方面流于熟滥的情调。寓有贬义。
□碑志
指镌刻于石碑上的书法、文辞。为安葬设立的称“墓碑”,也称“墓表”、“墓碣”;列于墓道前者称“神道碑”,入墓穴者称“墓志”,或称“墓志铭”、“圹铭”。
□楹联
亦称“楹帖”、“对子”、“对联”。书法艺术的一种幅式。由上、下联组合,是悬挂或粘贴在壁、柱上的联语。
□乌丝栏
指在纸或绢素上画或织成的黑色界格。亦泛指有这种黑色界线的书法用纸。
前人也有把其解释成书法用笔的,《书法三昧》称:“乌丝栏者,锋正则两旁如界。”
北宋黄庭坚服膺五代杨凝式书法,有诗曰:“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题跋
书写于书籍、碑帖、书画作品的品评、追述故事、考证版本及渊源等方面的文字。书写于作品前面的文字一般称“题”,后面的称“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