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理科班新学期寄语(寄语高一新生高一当高三学)

#新高一#

2020年秋季开学在即,作为年级主任,针对今年的特殊年景,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想对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谈谈个人的想法。我觉得:“高一新生当作高三抓,而且三年一贯抓到底”,学生经过三年的努力,至少要基本上完成学习任务,心无旁骛地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冲刺。笔者对高一新生有如下建议:

一、不否认:高一入学的起始性,但从时间上三年一直都得抓紧

高一确实是高一,是高中的起点,是基础年级,这一点必须承认,我们所有的工作必须从此基点出发。因此对高学生来讲,从初中到高中思维的转型、知识的衔接、学法的调整、习惯的养成都很有必要。

高一理科班新学期寄语(寄语高一新生高一当高三学)(1)

教学上我们必须研究学情,要调查了解,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针对性教学,才能体现有效性,而不是一味拔高、求难、贪多、图快。但是在教学时间内必须抓紧、抓有效。

学生带着家长的期待、更是带着自己的梦想到四中,不仅要学得愉快,有成长快乐,更要有阶段性的特别是3年后的成就感,实现人生跨越!过去“高一玩、高二看、高三起跑再流汗”的思想使许多学生麻痹松懈,误以为进了重点高中门,就意味着进了重点大学的门,高一放松要求,等到高三才恍然大悟,这是大错特错的思想。

现在,我们每年高一新生的指令计划近千人,而每年高考纯文化课上重点大学线人数至今也没有突破90这个数。可以明确地说3年前的指令生并不等于3年后的重点大学生,因此,家长也好、学生也好,不要期望值太高,更不要以为指令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就是北大清华的料,还需要努力多多呀!

刀不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有的中考优生,高中3年期间不抓紧,搞不好连重点大学线都难保啊!

高一理科班新学期寄语(寄语高一新生高一当高三学)(2)

因此从高一必须紧起来,三年一致地不能松懈,真正三年一贯始终如一,实现起跑重心的前移,从进入高中大门一开始,就必须全力以赴地起跑,不存在中考之后到高中调整的间歇期。

二、不否认:高一知识的基础性,但从内容上必须强调三年一贯的整体性

知识的学习有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高一高二知识的积累才有高三的升华,只有高一高二新课的学习,才有高三后期的综合复习、融会贯通、能力拔高。

但是,必须有三年内容的通盘考虑、有计划讲授的三年白皮书,在知识内容上、能力要求上,什么阶段讲什么,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哪些讲了,哪些没有讲、哪些还需讲哪些不需要讲,必须心中有数,着眼高三,讲究有步骤有分寸有章法,这就是强调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一致性、整体性,而不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或者滑到高三再想办法。

我想只要没有特别明显的问题,也应该保持班级学生的相对稳定性、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性,这样师生相互熟悉、讲授知识连贯,达到最佳组合,就可以增强有效性。重复教学不是有效教学、盲目教学也不是有效教学,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的,最终教学都要接受3年后的高考检验。

高一理科班新学期寄语(寄语高一新生高一当高三学)(3)

所以平时教学,必须着眼高三,着力高一、高二,一环套一环,梯度推进,环环相扣,环环有效,毫不松懈。

三、不否认:高一目标的多样性,但更关注三年后主体目标的评价性

作为高一新生,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是高中阶段的唯一目标,但是应该作为主要目标,此外还有为人处世、道德修养、情感价值、理想信念等培养目标,不能3年学下来只剩下分数。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唯分论。过去是这样,现在、将来也是这样。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职业责任,因此在高一高二除了高考科目,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其他课程我们也要开,而且要重视,不仅是课内的,而且有课外的,让学生适当地有引导地全面参与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真正的人!

高一理科班新学期寄语(寄语高一新生高一当高三学)(4)

同时,我们也不能走极端,不能谈分色变。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我们不能武断说他没有生存的空间,提前定论,但是至少我们不能鼓励这种导向。

特别是在当前的国情里,崇高的东西固然令人敬佩、谈起来令人向往,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为我们的求学者、为我们的学生找到将来生存的出路,这才是最实际的、老百姓最欢迎的。

一所失去社会民众支持、向往、关注的学校,办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是走不远的,它再崇高再令人敬仰,也不过是海市蜃楼!还是我们的一位领导说得好;“一所只追求升学的学校将会平庸化,一所不追求升学的学校将会边缘化。”

现实需要我们寻找平衡点和结合点,这既是教育的无奈,也是教育的真实,而我们必须活在理想与现实中。

高一理科班新学期寄语(寄语高一新生高一当高三学)(5)

我无意想表达什么,但是前些年的经历让我们有切肤之痛,让我们受窘过、难堪过、忧虑过。现在,我们的日子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并没有绝对改变,谁也不能麻痹大意!

所以,我们高一新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好日子不远了,当前,紧日子还要过,而且更要理性地过!

(作者:柳建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