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

“太真实了”、“这妈太真实了”、“方圆太真实了”……

热播的《小欢喜》,弹幕中最常出现的词就是“真实”。

这部有关教育题材的电视剧《小欢喜》已在7月31日上线。

这一次,故事仍然聚焦典型中国式的小家庭身上,以高考家庭为切口,展现中国式家庭的酸甜苦辣,俨然是一部《请回答:中国高考2019》。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1)

至今,剧播放至14集,猫眼专业版全平台排名第六,豆瓣评分8.0,《小欢喜》剧组为现实剧开了一个不错的头。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2)

在现实题材大热的环境下,《小欢喜》做到了扎根于现实,因此也让观众喜闻乐见。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3)

细节和真实,

小欢喜的两把利器

故意买大一号的高中校服,课桌上堆积如山的教辅书,教室黑板上的高二函数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不惜举家搬到学校周围月租两万的学区房……

在一幕幕感同身受的高三生活图景被生动展现时,观众纷纷为《小欢喜》中层出不穷的真实细节点赞。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4)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一分一秒都在梦回高考6月……

让我们来看看小欢喜是如何用细节打造真实感的呢?

先看这校服: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5)

没有像其他现代剧一样打领带白衬衫,女生也没有裙摆,这种土里土气的polo衫其实才是大多数80后、90后甚至00后高中时期无可比较又拒绝不得的统一装束,家长们担心孩子发育成长过快,还都会特意买大两个号。

童文洁(海清 饰演)在车里教训儿子,老公方圆打电话来时,来电显示上写的是“他爸”。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6)

如同方圆在开头所说“我们就是中国街头巷尾最普通的爸爸妈妈”,成为父母的方圆和童文洁不再是彼此的“亲爱的”,而是从孩子的角度称呼彼此。

看过剧的年轻观众不妨去翻翻父母的手机,看看他们对彼此、对自己的备注是什么。

英子(陶虹 饰演)的妈妈望女成凤,最大的愿望就是英子能考上清华大学,所以连家里的布袋子都印着清华大学的logo。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7)

还有童文洁在剧中的台词,“考的不好是我的错吗”、“他不是我儿子,他是我祖宗”……简直就是现实中我们爸妈的翻版。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8)

而《小欢喜》的这些细节,还来自主创团队,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洞察和对细微之处的敏锐感知。

编剧前后深入到两三千户人家当中进行采访和调研,提取到共性的问题并加以戏剧化的手段进行处理,才有了观众“是不是在我家安摄像头”的亲切和熟悉感。

就像导演汪俊说的,希望《小欢喜》能够承载普罗大众真实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9)

这个希望,显然他们已经做到了。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10)

三个家庭,

折射三种关系

《小欢喜》能够令观众共情的关键,还在于对家庭人物群像的真实抓取。

不仅抓住了家长、孩子的典型性,而且将亲子关系中的矛盾点一一展开。

剧中一共为什么展示了三种现代家庭关系。

普通中产家庭——方一凡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11)

黄磊和海清在剧中饰演的这一对标准的虎妈猫爸。

在家里,虎妈唱红脸,脾气爆,说打就打,但打完就忘,所以对待儿子并不是非常严格;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12)

猫爸唱白脸,无论是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在其中“和稀泥”。

夫妻关系和谐,家庭氛围轻松,生活环境较为优渥。

这样的孩子也是有灵气的,儿子方一凡活泼,鬼点子多,总是和同学打成一片,在学校的外号也是“方猴儿”。

而这样的家庭最为致命的一击,就是成绩。

剧中董文洁告诉方一凡,“爸爸妈妈都没有什么背景,未来你只能靠你自己。”“高考输了,你的一辈子就完了。”

这也显示出作为普通中产家庭对未来发展的一种焦虑。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13)

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就是这种家庭的真实写照。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14)

恋爱式母女关系——乔英子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15)

乔卫东、宋倩、乔英子一家三口则是离异家庭中的典型代表。

婚姻当中出现的问题,令宋倩是缺乏安全感的妻子、压力大的母亲。

于是她将这种压力转嫁到女儿英子身上,控制欲强的母亲和已经有了反叛情绪的女儿之间的冲突几乎是立点即燃。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16)

从衣食住行到高考志愿,宋倩都在拼命将女儿拉向她准备好的康庄大道,甚至就连平时吃什么都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这时候的乔英子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还是听从父母的安排?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17)

女儿和母亲之间的矛盾背后,是足以引人深思的现实问题。

空降爸妈——季杨杨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18)

季杨杨的家庭属于现在大城市多见的一种新兴家庭,即城市留守儿童。

常年在外工作,将季杨杨交给姥姥姥爷和舅舅照顾的季家父母,在高考这一年重拾“家长”的身份。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19)

季区长将父亲面对已经长大的儿子那种手足无措展现出来——在外下属对其指令言听计从,在家儿子却完全不受自己的管束,叛逆中甚至有疏离和冷淡。

季妈妈则将父子之间的润滑剂这一形象拿捏得十分到位。

这也是让人引发最多思考的一个家庭,这种家庭更对应的群体是此前热议的“丧偶式育儿”。

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或母亲长期缺位,导致孩子对亲人有着单方面的抵触。

季杨杨的区长父亲在孩子十八岁时回到孩子身边,也是满腹遗憾:“当初我的选择也许是错的”。

在《小欢喜》中的三个家庭里,映射出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影子。

他们的情况各有不同,可他们又都殊途同归了回到了同一个话题,那就是高考。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20)

无论是干部家庭、单亲家庭还是中产家庭,高考对于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来说,都是一个永远绕不过的话题。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21)

教育题材剧集

拥有“永恒”的热度

今年夏天,可以说是教育题材剧集的“大井喷”。

6月9日,张嘉译、闫妮主演的《少年派》在湖南卫视播出,该剧围绕四个高中生家庭,讲述了家庭中面临高考的孩子们如何在校园的学习、家庭的变故中实现自我成长的故事。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22)

6月13日,在经历了撤档风波后,孙红雷、辛芷蕾主演的《带着爸爸去留学》终于在浙江、东方双台首播,该剧则聚焦海外留学群体的亲子关系。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23)

7月31日,《小欢喜》上线引发全民讨论热潮。

从收视来看,《少年派》在CSM55城平均收视达到1.4%,全国网收视破2,在众多播出剧集中高位领跑。

《带着爸爸去留学》也有超过1%的收视成绩。

网络播放量方面,《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也是包揽一、二位,周播放量均超过5亿。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24)

而在这种持续的剧集背后,其实是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永恒关注

“陪读”、“留学”、“高考”等直击现实教育痛点的热词,永远能够引发观众的讨论潮。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聚焦海外留学,关注升学问题的《虎妈猫爸》《孩奴》,以及聚焦高考的《小欢喜》《少年派》等等,近年来国产教育剧持续聚焦生活中的各个阶段各个阶层,可以说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的教育阶段。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25)

虽然每年只有一两部左右,但这些剧集都展现了当下观众最为关注的、最为现实的学区房、高考、幼儿教育、亲子沟通等等社会议题,在播出期间引起了不小的社会舆论探讨。

而接下来,下一部作品《小舍得》,更是把眼光放在了幼儿园教育的痛点上。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26)

这部作品讲的是报社主编南丽同时面临女儿小升初,儿子幼升小的问题,南丽在身边同学朋友都觉得上民办才是正道的影响下,在追逐名校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停不下来的故事。

故事非常的真实,许多场景就是17年上海幼升小的翻版。

比如一所小学让家长们做那些匪夷所思的智力题,另一所让家长们填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履历……

光是看这些剧情,都让小谷觉得已经又痛又痒了。

不管是之前的《小别离》,这次的《小欢喜》,还是未来的《小舍得》。

这些剧集的背后,其实都是万千中国家庭与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缩影的描摹,而其所展现的亲子关系的连接、家庭情感的交融等,是每个时代都会面临的现实话题。

看完小欢喜感慨(过于真实的小欢喜)(27)

未来国产教育剧集,还会有那些更加精彩的表现,非常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