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1)

鞭,是武术兵器之一,有硬鞭和软鞭之分。硬鞭,一端粗,一端细,一般以钢、铜、铁或坚木制成,鞭头、鞭尾两头皆可使用。软鞭泛指以环串连数节鞭体制成的一类软器械,由缥头、握把、中间若干铁节组成,节与节之间用圆环相连。软鞭按鞭节可分为三节鞭、七节鞭、九节鞭、十一节鞭、十三节鞭和双鞭等,且以九节鞭为代表。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2)

九节鞭

功夫明星吴京不仅在电影《黑拳》和《全城戒备》中使用过九节鞭,在电视节目中也经常表演九节鞭。吴京演练的九节鞭如行云流水一般,引人入胜,很多人由此开始慢慢了解这种传统冷兵器。那么,它具有哪些特点,武术爱好者应如何练习呢?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3)

吴京在影视剧中使用九节鞭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4)

吴京展示九节鞭

奇门异兵,九节鞭

九节鞭最大的特点是灵活多变,收放自如。多以抡、扫、缠、绕、拔、挂以及各种舞花组成套路。在练习九节鞭的同时,还要练习基本动作和基本功,以发展柔韧、力量、弹跳等身体素质。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5)

在演练时,以手臂的摇动和身体各部位为支点的转带、拨打等方法来增加动力和改变圆心及方向。所以,掌握鞭的运行规律是很重要的。练习者一定要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反复练习一些简单易做的抡绕动作,使中枢神经的调节机能逐步得到改善,身体的感觉能力和协调性逐步得到提高,然后过渡到复杂多变的技术动作。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6)

九节鞭表演

九节鞭是奇门软兵,使用起来威力无比,实战时,有“鞭是一根绳,全在缠得精”之说。“缠”不仅是演练者缠绕动作要精确,更重要的是指用法上可缠对方的头颈、手臂、腿脚等部位,一旦得手,立即回拽,随即快速进身实施二次打击,因此又有“九节鞭,软带硬,克敌制胜很管用”之说。

九节鞭不像其他器械那样容易控制,为了安全,初练者可先用一条绳子系一个沙袋来熟悉鞭的运动性能和特点。待各种缠绕动作掌握后,再换九节鞭练习。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7)

藏鞭:先将鞭的正中一节提起,由下而上插挂在后腰裤带上,继而,左手握鞭头,右手握鞭把,分别使两端弯捏一鞭节,接着将鞭头和鞭把放入两边的裤子口袋里,再穿上外衣,鞭就可隐蔽地携带在腰间了。

出鞭:两手先插入口袋把鞭掏出,接着只需向身体两侧分拉,鞭即刻就会离开裤带被拉直,这时,左手释放鞭头,右手挥鞭,突然出击,或使撩击或使抡劈,就可迅速投入战斗。切记,鞭插挂在裤带上时,不可成交叉状,否则不利出鞭。右侧为鞭把,左侧为鞭头,不可置反。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8)

练鞭4要点

手腕灵动:不论是发鞭、收鞭、背鞭、拨鞭等,都需要手腕的灵活转动,使九节鞭顺畅、连贯,否则,不能发挥器械本身的技法特点,也容易误伤自己。例如出鞭甩腕、收鞭扣腕等。

借势顺力:借势顺力是九节鞭的技法原理。因其多是缠、抡、扫、挂、抛等运动幅度较大的动作,速度快、惯性大,所以,九节鞭动作的起动、制动、转动均不如轻小器械灵便。因此,借势顺力为驾驭九节鞭的惯性力、重力、离心力等外力,同时也是动作之间衔接连贯的关键所在。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9)

柔刚皆重:九节鞭演练具有快慢相兼、刚柔相寓等技法特点。柔如一条绳,硬如一根棍。软可折变方向、缠锁对手及器械;硬可抡击、抽扫对手通身要害。

身械合一:九节鞭讲究人和器械要两者互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器械的优势。总之,演练九节鞭必须做到通其理、练其身、体其用,从而使练习者更好地体会和发挥九节鞭技术特点及演练风格。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10)

练鞭重点

:在练鞭时手腕要转动灵活有力,内外运用巧妙,不论是发鞭、扫鞭、劈鞭、背鞭、接鞭和收鞭等,都要求手腕旋转有力。

:做动作时,每一鞭招的变化和眼神,都要跟上鞭梢,鞭到眼到,才能越练越有神。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11)

:步要稳,轻巧有力,前上和后退要相呼应。

身法:鞭招练熟以后,身形需缩小,闪展灵活,以免鞭碰身体。鞭的路线应是前后都在一条线上。抡鞭时光注意贴身走圆还不够,还要留意鞭在左右画立圆的交叉线上,刻意缩小其剪刀差,两个立圆的剪刀差缩小了,才能达到“鞭舞成墙,豆泼不入”的效果。

吴京的武功有多高(吴京的拿手绝活)(12)

九节鞭的站立招式有:老嬷纺线、铜钩挂帘、十字披红、金丝缠腕、张飞骗马、苏秦背剑、凤凰点头、顺风摆柳、浪子踢球、霸王摘盔、里外拐肘、白蛇吐信、狂龙扫尾、狮子摇头等。九节鞭的地躺招式有:乌龙绞柱、狮子滚球、鱼跳龙门、王小卧冰、霸王卸甲、鲤鱼打挺等。九节鞭的凌空招式有:燕子钻天、鲲鹏展翅、猛虎跳涧等。全套九节鞭演练时,起式要突然奇特,引人入胜;收式要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武兵

责任编辑:锦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