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仁泰对李小龙的评价(许世友评价武打明星)

开国上将许世友,年少时曾经在少林寺学过武,他在少林寺练过八卦掌、鹰爪功,轻身功夫也是相当了得。战争年代,许世友将军凭借一身过硬的本领,在红四方面军中表现突出,立下了赫赫战功。

红军时期的许世友,打仗喜欢亲自冲锋陷阵,有着一身硬功夫的他,在军队中自然是纵横驰骋,无人能敌的。到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许世友已经做到了副军长、军长,成为红四方面军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

于仁泰对李小龙的评价(许世友评价武打明星)(1)

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在胶东独当一面,表现非常出色,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更是率领山东兵团痛击国军名将王耀武,打出了人民军队的赫赫威风,为山东的最终解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55年的全军授衔仪式上,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可谓是实至名归的。

许世友武功高强,是一位练家子。晚年的老将军,除了喜欢喝酒,另一爱好就是看功夫电影。七八十年代,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三位功夫巨星先后崛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武术爱好者,许世友将军也经常观看,对于这三位功夫巨星,他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李小龙自小练习咏春拳,是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的门下高徒。在美国求学期间,李小龙将咏春拳与实战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套独门拳法:截拳道。截拳道不仅体现了李小龙的搏击理念,还体现了他出色的哲学功底,观赏性十足,实战方面也有着不俗的战斗力。

于仁泰对李小龙的评价(许世友评价武打明星)(2)

1971年,李小龙回港探亲时在电视台表演武术节目,受到了求贤若渴的嘉禾电影公司老板邹文怀的注意。在邹文怀的邀请下,李小龙加盟嘉禾电影公司,主演了自己成年后在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电影上映后狂卷380万票房,比排名第二的邵氏双子星狄龙、姜大卫主演的《拳击》高出了整整一倍,李小龙一时间成为香港最炙手可热的功夫明星。

李小龙的电影当时不仅风靡中国香港,在中国内地、东南亚、日韩、美国等地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世友将军作为专业人士,也曾经观看过李小龙的电影,对于李小龙,他评价道:李小龙看起来是个练家子,确实有股子狠劲,但我不喜欢他乱叫。

李小龙在打斗中经常发出怪吼,这也是他本人的一个标志,但许世友将军对于这种方式并不是很喜欢,毕竟当时的许将军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不喜欢李小龙这种前卫的演绎方式也是正常的。

李小龙去世后,成龙凭借杂耍版的打斗动作,搏命般的演绎方式,迅速在香港走红,成为继李小龙之后的另一位武打巨星。成龙的电影当时风靡全亚洲,并在90年代杀入好莱坞,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望的功夫巨星。

于仁泰对李小龙的评价(许世友评价武打明星)(3)

许世友将军也经常观看成龙的电影,对于成龙,他是这样评价的:别看成龙都是一些杂耍的动作,但没有真功夫打底是不行的,我看他还是有点功夫的。应该说,成龙大哥作为一个演员,能得到许世友这种专业人士这样的评价,足以值得自豪了。

应该说许世友的眼光还是很专业的,成龙虽然是戏班出身,没有真正练过武功,但京剧武生讲究的是功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没有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是不可能出人头地的。成龙作为在于占元的京剧学校下过十多年功夫的人,肯定是有真功夫的。但许世友的用词应该说很巧,他没说有功夫,而是“有点功夫”。有点,也就是说,成龙的功夫实战肯定是不太强的,对付一般人肯定可以,要是和许世友这种练家子比,那可就是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差距了,相当于路人王和姚明打篮球,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于仁泰对李小龙的评价(许世友评价武打明星)(4)

1982年,少林寺一炮走红,当时一毛钱一张的票价,票房却达到了一亿RMB,可见他的巨大成功。主演李连杰也是一夜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功夫明星。对于李连杰的电影,许世友将军当然也观看过,他也曾经对李连杰做过评价,他说道:

这个小青年,我在70年就看过他表演技击,当时仍是个孩子。如今看来,基本功仍是很扎实。

李连杰在进入电影圈前,就是我国著名的武术运动员,曾经取得过武术全能五连冠的伟业,是业界当之无愧的南波万。许世友对他的评价还是非常到位的,作为自幼练功的运动员,李连杰的基本功的确是非常扎实的。但是武术其实就是表演性质的套路功夫,实战比较一般,所以许世友将军没有提李连杰的实战怎样,而且强调基本功,这充分说明了许世友将军作为少林寺出身的功夫高手,在这方面的独到眼光。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