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徽农村工具(安徽有九样老工具)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被长江和淮河划分为皖北,皖中和皖南三部分,同时也孕育出了灿烂的“长江文化”,以及“淮河文化”,而最能体现这些文化气息的,莫过于那些老物件和老工具了。那究竟都有哪些令人怀念“宝贝”呢?看完小编下面的揭秘您就知道了。

老安徽农村工具(安徽有九样老工具)(1)

第一种:劁猪刀。俗话说“猪不劁不胖”,其中的“劁”就是阉割的意思。因为公猪阉割之后就会吃得多,长得快,所以在安徽农村,以前凡是家里要养肥猪过年的,等会特意请村里的劁猪师傅,用这样的专业劁猪刀把公猪给阉割掉。

老安徽农村工具(安徽有九样老工具)(2)

第二种:篦子。篦子是一种具有密齿的梳子,但如今都已经看不到了。在以前的农村地区,因为家里卫生条件不好,所以很多人头上都长虱子和头皮屑。于是,人们有时间就会找剃头匠,用这样的篦子梳头,将头发里面的虱子和头皮屑清理干净。

老安徽农村工具(安徽有九样老工具)(3)

第三种:热水瓶壳。在如今市场上,能买到热水瓶壳都是塑料,但在头几十年的时候,因为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弱,所以竹编热水瓶壳,一直都占据着市场消费的主流。最关键的是,竹编热水瓶外壳,还能在外侧画喜庆的图案,比如“囍”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老安徽农村工具(安徽有九样老工具)(4)

第三种:脸盆架。过去的二三十年,不管安徽农村,还是安徽城里,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木制脸盆架,同时还自带一面镜子,不仅能挂毛巾,还能放牙刷,牙膏和杯子等洗漱用品。如今,随着新式浴室的普及,别说脸盆架了,脸盆或许都没人用了。

老安徽农村工具(安徽有九样老工具)(5)

第四种:搓衣板。搓衣板是个好东西,100%纯手工制品,雕刻出凹凸有致的面板,再绘制上一些美丽的花纹,不仅能洗衣服,关键还能罚跪,反正小编深有体会,跪半个小之后那酸爽终生难忘。可惜现在随着洗衣机的普及,搓衣板也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老安徽农村工具(安徽有九样老工具)(6)

第五种:擂皂棍。擂皂棍在其他地方也叫做棒槌,主要用于洗衣服时捶打衣服,这样更容易洗涤干净衣服上的污渍,同时经过反复捶打后的衣服,在晒干后还会更加得舒展和绵软。另外,擂皂棍除了捶衣服之外,也还是个十分顺手的防身武器。

老安徽农村工具(安徽有九样老工具)(7)

第六种:陶水缸。在以前的安徽农村,还没有吃上自来水的时候,人们的生活用水都来自村里的老井,因此基本上每家都有几口大水缸,用来盛装从老井里挑回来的水。而且更神奇的是,用陶水缸盛水比用塑料桶和木桶,要能保存得时间更长。

老安徽农村工具(安徽有九样老工具)(8)

第七种:顶针箍。对很多男同胞来说,顶针箍是个陌生的东西,因为它在做针线活的时候才会用到,就像戒指一样套在手指上,然后利用其表面密密麻麻的凹槽,将针顶住穿过较硬和较厚的布料,所以对以前的女同胞来说,这是个必须要掌握的绝活。

老安徽农村工具(安徽有九样老工具)(9)

第八种:鞋样子。在以前的安徽农村,女孩子长大后就要学一门手艺——纳鞋,而纳鞋的第一步,就是用硬纸板剪鞋样子,首先让家人把脚放在纸板上,然后画出脚的大小轮廓,接着再剪裁下来进行一定的修饰,最后按照这个鞋样子做鞋即可。

老安徽农村工具(安徽有九样老工具)(10)

第九种:暖手炉。现在一到冬天,很多怕冷的人都会抱个暖手宝,但您要知道的是,在没有充电暖手宝之前,其实也有取暖工具——暖手炉,通常还都是铜制的,在里面放上一些炭火,然后就能揣在怀里取暖,不过这都是以前富家子弟用的。善良的安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制造出了这些工具,虽然它们如今早已消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但并不代表我们就能去遗忘它们,反而更要去发掘其中的价值,进而丰富我们当下的生活。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